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金梅 《江西建材》2024,(2):274-276+296
转体施工技术是跨线连续梁施工的常用方法,具有施工过程安全、对既有铁路运营影响较小的优势。文中以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跨线转体连续梁建设工程为例,阐述转体结构设计,依次分析连续梁转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从转体体系施工、称重配重、转体施工等方面总结跨线转体连续梁墩底转体施工技术重难点,为跨线转体桥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跨既有铁路桥梁工程,国内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为墩底水平转体法施工;但是对于小曲线半径高墩墩顶连续梁转体的施工,施工技术还尚未成熟,没有相应的参考经验,对于墩顶施工作业面积小、边墩临时支架及支座安装难度大和安全风险高等,这些都未在施工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正8月24日,由中铁十七局集团承建的张(家口)呼(和浩特)铁路2标段管段内,怀安站特大桥两片重约5 600 t、主跨100 m的混凝土连续梁在墩顶同步转体,经过顺时针旋转60°后,成功跨越既有线京包铁路,实现精准合龙。标志着该项目连续梁墩顶转体施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张呼铁路客运专线怀安站特大桥全长7 094.71 m,  相似文献   

4.
渝昆高铁八家村2号特大桥采用(70+128+7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既有沾昆铁路,该桥21,22号墩连续梁T构采用水平转体法施工.既有繁忙铁路上跨新建铁路施工,受既有铁路运营与工期等因素影响,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以八家村2号特大桥转体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工难点,对转体球铰选型、转体过程中的受力、牵引系统牵引...  相似文献   

5.
桥梁上跨已运营公路、铁路,采用先悬臂浇筑连续梁T构、再转体合龙的施工技术,有利于减少对运营线路干扰,提高施工效率。结合某上跨高速公路的铁路单线桥梁转体施工过程,较系统的介绍了适用于重量不大、墩底操作的转体施工技术,可供其他类似工程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转体合龙精度和实现接触网不停电进行中跨合龙施工,在张呼客运专线蒙古营印河特大桥跨集包线、京包线墩顶转体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激光投线仪精确对中研究,无需测量人员上桥操作即可实现转体梁的精确对中及姿态调整。通过对中跨合龙段绝缘板吊架新技术应用,即便合龙位置邻近铁路线接触网也可在其不停电的环境下,施工人员可安全地进行施工操作。  相似文献   

7.
水平墩顶转体是上跨既有线重要的施工方式之一,不仅降低了转体结构配重,降低转体牵引力,还缩短了既有线上施工作业时间,提高了转体过程安全可控性。以水曹铁路上跨迁曹铁路特大桥为例,针对其所进行的水平墩顶转体的试转过程,进行过程总结和数据分析,既为本工程正式转体提供了试验数据,也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试验数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伴随国内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的新建和改造升级,上跨和下穿既有线铁路变得更加常见,转体桥施工对既有线影响小,安全可控,但临近既有线施工作业时间短,施工风险大,对转体桥的各项控制参数要求高,以上跨迁曹铁路墩顶转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墩顶转体施工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为上跨既有线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转体连续梁施工关键在于控制转体结构的施工精度,转盘结构施工是直接决定转体能否顺利完成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介绍石济铁路客运专线跨石德铁路特大桥跨越营业线转体连续梁转体结构中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等部位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连续梁挂篮法施工中墩梁固结是普通采用的形式,墩顶临时固结的形式选择和计算直接影响到悬臂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为保证悬浇连续梁施工安全和便捷,选用了安全可靠简单易行的墩顶临时固结方式,并通过严格的受力计算,确保了悬浇施工安全,保证了成桥质量符合要求,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TDVRMV8i建立钢-混结合连续梁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其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分别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2种材料,以及桥梁顶推到位后先浇筑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和先浇筑跨中桥面板2种施工顺序对钢-混结合连续梁成桥后墩顶负弯矩区钢箱梁和桥面板受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钢-混结合连续梁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并采用先浇筑跨中桥面板法施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悬灌连续梁临时固结的常见形式,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管混凝土临时支墩与墩顶临时固结块进行比选,指出钢管混凝土临时支墩适用于墩身较低的连续梁施工,而墩顶临时固结块适用于墩身较高的连续梁。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京沈客运专线跨大秦铁路连续梁工程实例,介绍了连续梁的转体系统设备,并从下转盘施工、下球铰安装、滑道安装、牵引反力座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连续梁的转体工艺,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对铁路运营的干扰,上跨既有铁路桥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转体及顶推,转体法需要时间短,施工过程无体系转换,在条件不受限的情况下应是首选方案;当桥位处受既有建筑物影响无法转体时,可考虑采用顶推法。考虑到后期养护维修需要,一般不宜采用钢结构跨越既有线。采用顶推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时需考虑顶推临时束配置、导梁与混凝土梁连接、永久墩及临时墩刚度、梁底合理线形等;顶推施工时易出现顶推力过大、滑道变形、滑块无法塞入、墩顶位移过大、墩底开裂、导梁与混凝土连接处梁体开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湖南衡山湘江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为斜拉桥和连续梁,采用两岸双向顶推方法施工。通过设置临时墩,将通航主跨转化为顶推跨径,待箱梁预制、顶推到位后,浇注索塔、挂索、张拉斜拉索,拆除临时墩,完成连续梁到斜拉桥的体系转换过程。项推法施工斜拉桥,工艺比较简单,为扩大顶推法在大跨径桥梁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周斌  刘媛 《河南建材》2009,(6):128-129
结合某顶推施工连续梁的桥墩顸水平位移的观测与监控,分析了顶推施工过程中,墩顶水平位移过大、正负位移交替出现以及出现水平负位移较大的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效解决了墩硕水平位移偏大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一座半径为60m的曲线桥进行148°转体的设计与施工过程。由于曲线桥半径较小,转体时偏心力矩较大,因此在结构设计时通过墩梁固结并设置高强预应力锚杆、转体结构设置预偏心、墩顶梁体内填充铁砂混凝土等措施,平衡偏心力矩。该桥的曲线半径与转体角度均创造了桥梁转体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延伸工程沪宁高速公路大桥转体法施工实例,重点阐述了转体系统的选择、钢球铰转体体系、转体施工安装精度控制、转体施工控制、线形控制等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工程最终顺利完成大跨度连续梁转体施工,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加密,跨越既有线时桥梁的转体施工法被广泛采用,为确保桥梁在转体施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桥梁转体施工前进行不平衡称重试验至关重要。文章以某(40+56+40)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转动体的偏心距、不平衡力矩、摩阻力及摩擦系数等参数,制定合理的配重方案,最后总结了大吨位铁路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不平衡称重的现场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在1~#墩边跨距离梁端4 m处需配重3.64 t,偏心距为2.5 cm,偏向边跨侧;2~#墩梁体系原偏心距为0.96 cm,偏向中跨侧,理论偏心距很小,但为了确保转体过程的安全,将目标偏心距定为2.5 cm,偏向边跨侧。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实施不平衡称重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8月27日凌晨1:20,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胜利完成。这是京雄城际铁路全线第一个跨既有高速铁路转体,也是雄安新区第一个桥梁转体,对京雄城际铁路按期通车及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据京雄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施工采用(48+80+48) m旁位支架大节段现浇+墩底逆时针转体工法,转体梁长78m,转体总重量8 900t,转体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