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试验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h,再灌注9h;预适应组:先缺血90min,再灌注60min,再缺血3h,再灌注9h;预适应加caffeine组:缺血90min,再灌注20min后加入caffeine继续缺血40min后,再缺血3h,再灌注9h。分别测定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损伤情况。结果检测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MDA水平和SOD活力时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和预适应加caffeine组的培养液中LDH活力、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而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则是降低。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的HE染色可见缺血再灌注组细胞体积变小,胞核浓缩,胞质嗜酸性增强,其病理学改变比预适应组和预适应加caffeine组严重。结论缺血预适应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预缺血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发现,经预缺血诱导的心肌细胞超氧化歧化酶活性升高,与缺血再注组比较,经典预适应组和延迟预适应组乳酸脱氢酶释放减少,  相似文献   

3.
后适应是在缺血后再灌注早期机械地阻断血流从而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现象.本文对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增加及与之相关的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成为临床心脏病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施加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可有效抵抗MIRI。缺血后适应及药物后处理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主要的后处理方式,该文将对这两类后处理方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溶栓疗法、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冠脉搭桥术等方法的临床应用,急性心梗后缺血心肌能够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心肌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然而随之带来的再灌注损伤,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如何保护缺血心肌免于再灌注损伤已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性肢体缺血后适应(RPOC)是否具有减轻大鼠心梗后再灌注时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 所有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L/R)、再灌注前冠脉缺血后适应组(CPOC)和再灌注同时无创性肢体缺血后适应组(RPOC).观察再灌注期间心电、心肌缺血范围(AAR)、心肌梗死范围(IA)、梗死范...  相似文献   

7.
人参总皂甙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检测其中的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并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甙干预。以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甙对其保护作用。结果:(1)人参总皂甙对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无明显影响;(2)单纯缺血损伤中无明显心肌细胞凋亡,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细胞浓度范围(0-160ng/L)内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吴松  吴熹 《铁道医学》1999,27(6):376-378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0在结合低温高钾时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非工作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comtrol)为实验对照组;B组(IPC),37℃下行单次5min停灌注加5min再灌注,建立IPC;C组(腺苷受体非造反阻断剂葳茶碱加IPC)建立IPC前预灌苯茶碱(100μmol·L^-1)5min;D组(腺苷),预灌腺苷(10μmol  相似文献   

9.
缺血后适应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脑缺血后适应具有缺血预适应等同效应,临床可操作性强,更具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尤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实施溶栓治疗或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时,适时予以脑缺血后适应干预,可有效地赢得溶栓时间窗、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本文旨在简述缺血后适应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相关机制和临床应用,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黄连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研究黄连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于缺氧 2 4h复氧 1h造成缺血再灌注 ( I/ R)模型 ,观察细胞损伤情况 ;并将黄连素以 1.5× 10 - 6 m ol/ L、1.5× 10 - 5m ol/ L、1.5× 10 - 4 mol/ L 三种浓度分别加入培养基中 ,预处理 2 4h后 ,再置于上述缺氧复氧环境中培养 ,检测以上不同条件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 ( L DH)、丙二醛 (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含量 ,并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缺血及再灌组细胞上清液中 L DH、MDA含量明显升高 ( P<0 .0 1) ,SOD活力则显著降低 ( P<0 .0 1) ,缺血组和再灌组凋亡率均升高明显 ( P<0 .0 1)。而用黄连素预处理后缺血及再灌组的 L DH、MDA显著低于用药前 ( P<0 .0 1) ,SOD则高于单纯缺血和再灌组 ( P<0 .0 1) ,上述作用在本实验黄连素浓度为 1.5× 10 - 6 m ol/ L~ 1.5× 10 - 4 mol/ L 范围内 ,随浓度升高而更加明显。特别是用黄连素 1.5× 10 - 5mol/ L 浓度预处理后 ,缺血组和再灌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 14.4%和 2 0 % ,分别与用药前 ( 17.4%和 41%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黄连素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与浓度有一定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la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所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缺血后适应组(IPo组)和腺苷组(Ado组)4组,C组仅行右肾切除,左肾蒂游离,其他3组除切除右肾外,IRI组为大鼠肾脏急性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于再灌注之前行6个10 s无限制灌注 10 s再缺血循环,Ado组于缺血前10 min经静脉给予腺苷.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流式细胞术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与C组相比,IRI组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P<0.05);与IRI组相比,IPo组和Ado组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而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后适应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心肌细胞缺血后适应(IPost)模型并观察IPost对心肌细胞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正常对照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用烟酸己可碱(Hochest33342)及碘化丙啶混合溶液染色后观察细胞凋亡率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IPost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改善,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降,Bcl-2/Bax显著增加(P均d0.05)。结论IPost能通过抗心肌凋亡有效地减轻离体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进行药物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垫扎球囊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再灌注180 min.所有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1)假手术组;(2)心肌缺血再灌注组;(3)心肌缺血后处理组;(4)动脉给药1组(依达拉奉3 mg/kg主动脉根部给药);(5)动脉给药2组(依达拉奉10 mg/kg主动脉根部给药);(6)静脉给药组(依达拉奉10 mg/kg右股静脉给药).于再灌注3 h末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伊文思蓝和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的方法确定梗死以及缺血的心肌范围.结果 后处理组、动脉给药1组、动脉给药2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比缺血再灌注组(17.2±5.7)%分别减少了54%(8.5±2.4)%、42%(9.9±3.9)%、45%(9.3±4.0)%,CK-MB水平分别降低了59%、55%、58%(P<0.01),MDA、NO的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SOD活力增加(均P<0.05).静脉给药组(12.8±5.9)%比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少了25%,CK-MB水平降低了42%,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增加(P<0.05);而NO减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的心肌,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进行药物后处理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强度与缺血后处理接近,均具有清除活性氧、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的能力;主动脉根部注射途径可能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药物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燕琳  杨祥胜  林曦  黄元华  李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598-1599,1605
目的:探讨体外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方法,建立研究心脏疾病的基础实验平台。方法:取新生小鼠心脏12只,利用胰酶和胶原酶双消化6次,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离心纯化分离细胞,贴壁培养1h,分离层纤维细胞,抗体标记分离后的心肌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结果:分离新生小鼠的心肌细胞的纯度为91.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获得心肌细胞的分离效率高,存活时间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将丹红注射液以2%、4%、8%、16%四种浓度分别加入培养基中,预处理24 h后,置于缺血再灌注(I/R)环境中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基因Bax及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组细胞凋亡率及Bas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则显著降低;而用丹红注射液预处理后呈浓度依赖性地下调凋亡率及Bas表达,上调Bcl-2表达。结论丹红注射液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且与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SR·Ca2+-ATPase,SERCA2a)的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基固调控在。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与I/R组,利用离体心工作模型进行灌注,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SERCA2a蛋白的含量,利用Northern-Blot方法测定SERCA2a mRNA相对含量。结果I/R心肌细胞的SERCA2a蛋白含量(0.538±0.006vs1.020±0.015)及其mRNA相对量(062±0.008vs0.95±0.009)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34.7%与47.3%,其变化状态与其心肌功能变化一致。结抡 缺血再灌注过程严重影响了心肌细胞 SR·Ca2+-ATPase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SERCA2a基因表达显著下降可能是心肌I/R损伤的重要机制;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基固调控,增强SERCA2a基因的表达,可能起到保护I/R心肌细胞、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IPost)在离体小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C57/BL小鼠通过主动脉弓缩窄4周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利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小鼠肥厚心肌I/R模型,稳定灌流10 min后分为3组,空白组(SH组,给予灌流液持续灌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予30 min全心缺血随后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予30 min全心缺血后,采取缺血10 s及再灌注10 s的3次IPost周期,再灌注120 min)。使用微球囊进行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采用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的方法确定梗死心肌面积及生化法测定心肌酶、检测心肌细胞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与SH组I、/R组比较,IPost组小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max显著改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心肌酶释放减少,调亡指数显著降低(P均<0.05)。与I/R组比较,IPost组透视电镜下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IPost能通过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线粒体损伤、抗心肌凋亡而有效地减轻离体小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Ma XJ  Zhang XH  Luo M  Li CM  Shao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4-117
目的研究梗死前心绞痛(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h内接受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6例,分为3组,有梗死前心绞痛症状者为预适应组(35例),接受缺血后适应干预者为后适应组(32例)、单纯再灌注组29例,测定校正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术后8周测定室壁运动记分。结果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的CTFC(27±6,27±6)明显快于单纯再灌注组(31±7,均P〈0.05),CK峰值与CK—MB峰值明显低于单纯再灌注组(1242U/L±801U/L,1237U/L±813U/LV81697U/L±966U/L,均P〈0.05);122U/L±78U/L,117U/L±76U/LV8172U/L±93U/L,P〈0.05);各组患者入院时丙二醛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均低于单纯再灌注组。术后8周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室壁运动恢复优于单纯再灌注组(1.2±0.2,1.2±0.2V81.4±0.3,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与预适应一样可以改善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MI/R)模型,缺血30min,分别再灌注1h、3h、5h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5只,对照组(1组,n=5)用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心室支但不结扎;MI/R组(2组,n=15;再均分为3个亚组)MI后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左旋卡尼汀治疗组(3组,n=15;再均分为3个亚组),MI后将左旋卡尼汀3.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1)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2)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及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3)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mm处左右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1)2组和3组均出现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2组比较,3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2)在对应的时间点3组与2组相比,FFA含量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增高;HSP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利用游离脂肪酸进行β-氧化,优化能量代谢,可能是左旋卡尼汀保护心肌的机制之一;左旋卡尼汀可能是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缺血预处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BL - 310多通道记录系统处理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在不同时点兔血流动力学的有关指标。结果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 30min ,再灌注 2 0min ,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呈进行性下降 ;结扎前行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降低。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兔左室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