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20例,比较康复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初次评定各主要指标间两组无差异(P>0.05),末次评定Fugl-Meyer运动评分(FM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修订的巴塞尔指数(MBI),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功能再建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200例,治疗组1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修订的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间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BI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ugl-Meyer运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功能再建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优于单一的现代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功能再建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200例,治疗组150例,对照组50例, 治疗组予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修订的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间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BI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Fugl-Meyer运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功能再建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优于单一的现代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电针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电针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UA评分、BMI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UE评分、BM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FMA-UE评分、BM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电针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应用传统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经络导平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运动功能按照Fugl-Meyer (FMA)评分法评定,肌力按Lovett评定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肌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1个月后有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治疗2个月后两组间评分差异有差异显著(P<0.01).结论 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西结合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4例(接受康复指导).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后,两组分别接受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Fugl-Meyer(FMA)和Berthel指数评测.结果:经3个月后,康复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FMA和MBI提高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并有助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偏瘫九针"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B组仅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下肢,C组除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外,在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时施治"偏瘫九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星期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和简化的Fugl-Meyer(FMA)量表的下肢功能评分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星期3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C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A组、B组对应时间点作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九针"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磁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选用磁极针及普通毫针在患侧取穴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依据简化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积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中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Ⅱ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Brunnstrom分级、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测(FMA)(上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和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1)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治疗组FMA评分、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runnstrom分级、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 I~II期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的探讨头针结合运动想像疗法对脑梗死早期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动组(头针+运动想象疗法+运动疗法)和运动组(运动疗法),每组各45例。治疗前和治疗28天时,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分,并采用F-Meyer量表(FMA)评价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使用量角器测定患侧手腕主动活动范围(AROM),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FMA、AROM和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治疗后针动组各项评分均优于运动组(P〈0.05);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la(6-Keto—PGFla,6-K—P)的含量,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TXB2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配合头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促进脑梗死早期偏瘫上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1.
瑜伽排毒     
胡元骏  安利 《东方养生》2007,(5):106-109
人体内的毒素有80%藏在肠道之中想要彻底排毒,首先要保证肠道清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推拿功法易筋经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体质的影响,为推拿功法易筋经干预骨骼肌减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71名骨骼肌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推拿功法组和空白对照组,推拿功法易筋经锻炼8周前后分别进行EPESE体能评价量表及6min步行试验、双侧肩关节柔韧度、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测试对比。结果推拿功法组治疗后,日常活动能力及3项体质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空白对照组观察8周后,双侧肩关节柔韧度较前有显著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及坐起次数较前有明显降低。结论推拿功法易筋经对改善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整体活动能力、下肢骨骼肌耐力及上下肢关节、韧带柔韧度等均具有明确疗效,是干预该疾病的有效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莉 《西部中医药》2014,(12):124-125
目的:观察肢体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护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表量(ADL)评分、WHOQOL-BREF评分2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杨中良  胡庆禧  周怡  李剑  曲晓璐 《新中医》2012,(10):128-130
目的:探讨金威消石颗粒对大鼠肝肾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金威消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浓度的金威消石颗粒混悬液和蒸馏水,12.5mL/kg,每天2次,每周给药6天,连续3月。然后经腹腔动脉取组1mL,检查肝肾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金威消石颗粒低剂量组大鼠血浆白蛋白降低(P〈0.05),中剂量组碱性磷酸酶增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生物学意义。各剂量组大鼠血浆转氨酶、肾功能及P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金威消石颗粒给药3月对大鼠肝肾及凝血功能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牡丹皮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牡丹皮小鼠增强小鼠免疫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清洁级ICR级昆明种小鼠,免疫调节试验各设3个剂量组,分别为52、26、13mg/kg体重,即高、中、低剂量组,另设蒸馏水对照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免疫调节试验选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调节免疫实验提示,中、高剂量组抗体积数显著增加,高剂量组耳廓肿胀度和中、高剂量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吸光度差值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单核一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增加,高剂量组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结论:牡丹皮对小鼠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6.
配伍对黄连临床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在治疗某一特定疾病时,往往只需要发挥其部分功效。本文阐述配伍对黄连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避免临床医生运用黄连的随意性,提高遣方用药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頔  奚香君  王进进  张永宁  袁立超  詹臻  马红  佟书娟 《中医药学刊》2013,(10):2171-2174,I0003
目的:探讨宁心红杞和香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KM雌性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香菇多糖组、免疫低下+香菇多糖组、免疫低下+宁心红杞组。除正常对照组和香菇多糖组,其余3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低下模型,两治疗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给药1周。检测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卵巢指数,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胸腺和卵巢的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的胸腺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香菇多糖组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免疫低下+宁心红杞组的卵巢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HE染色观察模型组生发中心明显减少,髓质胸腺上皮细胞的减少比皮质胸腺细胞的减少更明显;用药后均有改善,宁心红杞组稍明显;模型组小鼠卵巢中原始卵泡明显减少,闭锁卵泡增多;免疫低下+香菇多糖组见多个生长、闭锁卵泡,偶见原始卵泡;免疫低下+宁心红杞组少见原始、成熟卵泡。免疫组化法观察模型组胸腺ER杂乱分布,较多萎缩;用药后ER表达均有一定提高。模型组卵巢IL-1R分布杂乱,范围明显缩小,形状萎缩;免疫低下+香菇多糖组稍有改善,范围变广,形状变饱满,但不及宁心红杞组。结论:宁心红杞和香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及内分泌功能均有影响,但影响的大小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肝主调节论     
何利宣 《山西中医》2012,28(8):61-62
肝位处中焦,以疏泄条达为顺,以藏血为本,疏藏协调,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此称为调节功能。肝的调节功能失职则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如不及时平衡则可变生五脏六腑多种疾病。简述了肝主调节的功能,强调临证要注重调理肝的功能,以恢复机体气机及各系统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伤寒论》甘草汤的作用脏腑、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而对甘草汤的功用进行重新认识。方法:从甘草汤在《伤寒论》中主治少阴病,及对方中的药物甘草的认识入手,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质疑古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甘草的作用脏腑、作用机制、配伍应用及在"甘温除热"治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甘草汤的作用脏腑在肾和胃;作用机制在于肃降虚浮之气;在"甘温除热"治法中,用来肃降胃、肾虚浮之气。结论:甘草汤的作用关键即在于肃降虚浮之逆气,这个气包括肾气和胃气,通过肃降虚浮之气,使气收蕴于内,然后重新回到正常的外达以温养肌表的途径上来,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通过降以为补,以恢复脏腑阴阳之正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语言功能训练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配合语言功能训练组(针康组)30例、单纯针刺(针刺组)30例与单纯语言功能训练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定患者语言功能,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观察患者失语商(AQ)和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4项基本语言功能。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AQ和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针康组患者自发言语、复述和命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有积极作用,且提示对自发言语、复述、命名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