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驾驶舱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神经中枢,包含直观的企业运行监测、动态的关键指标体系、一站式的决策支持系统。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管理驾驶舱的大数据平台的四层架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管理、数据计算平台、数据应用服务,并介绍了项目综合指挥调度、安全生产态势感知、经营决策分析预警等相关应用场景,有助于通信工程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视化的安全态势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视化技术为安全态势感知、大规模网络安全预警提供了十分现实的解决方法.人作为信息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视化技术提供了让人有效参与安全态势分析并做出正确决策的有效途经.文章重点研究了基于业务影响度进行安全态势评估的方法,并提出多种3D可视化模型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展现,从不同的角度加强人对安全态势的感知能力.最后给出构建安全感知系统所经常采用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流程.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我国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向政务部门提供网络接入、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等服务能力,已有12项国家政务部门业务在政务外网上运行,20多个省区市已建省级政务外网,部分已覆盖到地县基层政务部门。  相似文献   

4.
监控预警电力网络信息,动态感知潜在风险,能够有效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目前提出的预警方法故障位置定位能力较差,无法实现精准定位,导致预警实时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网状关联分析技术研究了一种新的电力监控网络信息安全智能预警方法,采集处理态势数据,在深入理解电力监控网络信息安全态势后,呈现感知结果,根据态势感知结果进行数据融合。深入挖掘网状关联规则,追踪电力网络安全信号,确定安全预警范围,建立关联矩阵,计算信号权重,分析指数变化,根据指数变化定位故障区域,实现安全预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网状关联分析的电力监控网络信息安全智能预警方法能够在0.5 s内确定故障区域,对于故障点定位准确率普遍在90%以上,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能够很好地保证电网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监管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利用网络爬虫、信息提取、知识图谱、态势感知和多源预警分级等技术,设计具有设备运行信息采集、预警信息分级、故障辅助处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突发事件处置、维护报告生成等功能的智慧运维平台,以保障监测监管业务的高效开展,并为资产管理、设备选型和安全播出事故分析等场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务网体系全国一体化的推进,现今跨域共享交换数据的需求不断上升。政务内网和外网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很低、缺乏安全高效的传输解决方案、安全性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可信的跨域隔离交换方案。首先分析现有跨域交换关键技术。然后设计跨域隔离的总体方案,并对高可信认证方案、数据过滤及格式化方案、隔离交换方案、跨域交换审计方案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把跨域隔离交换方案应用在政务内网安全防护体系中,实现了政务内外网数据可信、高效、安全地传输。  相似文献   

7.
李明桂  肖毅  陈剑锋  许杰 《通信技术》2015,48(3):346-350
安全态势感知是掌控网络空间的听觉和视觉,安全事件的获取是安全态势感知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安全事件的挖掘是一个典型的大数据问题。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网络安全研究,构建了一种安全事件挖掘框架,结合在线反馈和离线分析两种方式,从海量、多源、异构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效的安全事件,发现安全风险、潜在威胁和未知攻击。挖掘结果可用于安全态势感知、攻击追踪溯源、攻击知识学习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徐枫  邱黎  林红 《电声技术》2022,46(3):124-128
多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多网络、多平台、多业务系统数据的全面共享和全程管理,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但是,由于系统开放性和数据交换量增加,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多.对此,研究基于多业务系统互联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防护方案,强化网络安全数据采集、态势分析与监测预警的能力,使安全防护更主动、更精准...  相似文献   

9.
一、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目标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的目标是建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交换平台,并结合外网的具体需求构建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各市按省统一规划和标准,建设各市及县政务外网,从而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务外网体系架构。为省电子政务综合门户网站和各级政务部门网站提供网络安全支撑;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促进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和业务互动。  相似文献   

10.
风暴中心作为全网安全态势感知的中心,能够对全国在线网站安全进行安全监测,并从全网安全数据中提取分析感知有价值的数据。2016年的3月期间共监测我国站点2,096,289个,整体安全状况属于高危,需要引起注意。下文从多维度进行安全态势分析:3月网络空间高危端口探测情况3月对我国网络空间中的高危端口进行探测,发现存在以下端口数量规模较大,存在严重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一)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有效的促进了分布式管理系统在政务机构办公中的普及和使用,已经开发了党务管理平台、招投标系统、金融银行系统、公安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系统等,形成了一个自动化、信息化和共享化的电子政务集群平台.电子政务为政府机关单位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安全威胁,传统的防火墙、安全访问控制列表等防御技术不能够足以支持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运行需求,亟需引入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个主动防御系统,为普通群众从外网接入电子政务平台和访问电子政务集群系统数据资源提供防护支撑,避免非法用户盗取系统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务外网的安全接入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规范与标准体系。而SSL VPN做为其中一种安全接入方式,政务外网用户接入统一使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颁发的数字证书进行认证登陆。SSL VPN设备自动同步LDAP的证书公钥信息可便捷有效的实现对证书用户的管理授权,充分保障用户接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的提出,推动了态势感知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作为实现态势感知的重要平台和物质基础,态势图对数据和信息复杂的需求和特性构成了突出的大数据问题.从大数据的高度思考,解决态势感知面临的信息处理难题,是研究联合作战态势感知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联合作战态势感知的数据类型、结构和特点,得出态势感知面临着大数据挑战的结论.初步探讨了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最后对关键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于“大数据”在军事信息处理和数据化决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15.
1.需求背景政府作为国家的职能机关,其信息系统安全跟国家安全紧密结合在一起。信息的可用性、可控性尤为重要。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网络系统,由国家信息中心同全国省级、副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级政府部门信息中心构成的完整体系架构。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物  相似文献   

16.
李昶 《移动信息》2023,45(9):132-134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发展。同时,在信息安全威胁不断扩大和攻击手段日益复杂的影响下,工控网络安全形势呈严峻趋势。相比常规网络安全措施,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工控网络安全现状有所改变。该感知系统可及时发现网络安全预测及监视等多个环节中存在的漏洞,能够正确评估现有的网络现状,并对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评估,将未来特定时段内的网络状况加以预测。网络,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受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影响,不可避免存在安全问题。基于此,文中在研究中首先分析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及技术。其次,总结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研究的框架。最后,研究了基于大数据的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研究模块及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电力系统网络运行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的感知效率较慢,边界值较高,为此文章提出了考虑数据特征聚类的电力系统网络运行安全态势感知方法。针对实际的感知需求及标准,预处理电力系统网络运行标定数据,提取聚类安全态势感知特征,部署关联网络感知节点,构建数据特征聚类安全态势感知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感知方法测试组得出的感知边界值相对较低,证明该方法感知速度快,边界偏差可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广西政务外网的建设历程,阐述了政务外网建设的迫切性、紧要性,得出广西政务外网建设需求紧迫、时机成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部门、各地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独立性,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初期遇到一些难题。政务外网市级骨干网络平台建成后,保留原有各市级委办局、区县政务外网内部网络结构不变,整体接入到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实现在统一物理网络平台基础上的互联互通,完成了市级层面、区县层面,以及与国家政务外网的对接。  相似文献   

20.
基于5G CU分离架构,结合5G ULCL分流技术,建设政务外网双网双域5G专网,实现人(2C)和物(2B)“双网”接入,内网(政务外网)和外网(互联网)“双域”访问。对接AAA服务器实现二次认证,强化5G接入安全,建设一网多平面的5G+政务外网架构。双网双域5G专网融合固网接入,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接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