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物联网的工程应用为研究背景,介绍物联网体系架构,并分析化工园区安监防灾物联网的系统需求,设计了安监防灾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其组网方案。最后分析该系统在工程建设和应用中尚存的问题,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业务体系架构演进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彭巍  肖青 《移动通信》2010,34(15):15-20
文章在深入分析物联网运营支撑的新需求和现有M2M管理平台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物联网参考业务体系架构,并对该架构下各功能模块进行解析,对物联网业务模式的实现方案、移动通信网优化的要求及部署策略进行了剖析,对物联网通信协议功能扩展和标准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特点是多个学科的集成,其技术应用也是百花齐放,而其缺点是缺乏统一的体系架构和技术标准。本文研究现有的各类物联网项目的体系架构和解决方案特点和共性,并展开对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包含物联网架构、智能网关与ONS、统一编码与IPv6技术融合等。分析其共有的技术特点基础上,提出开放式物联网体系架构模型,对现有的物联网技术提出优化和调整,该方案作为一个开放的通用架构模型,将为物联网的普及应用及与INTERNET融合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公安物联网体系架构过于老旧,很多功能在时代的发展下已经无法使用的问题,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功能改革。通过对比不同物联网体系架构在公安系统中的适用性,设计一种面对资源的公安物联网体系架构,选用Web技术下的REST接口增强体系架构的开放性,设计三角型架构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整合公安系统模块工作流程使模块数据互通,实现模块聚合,并进一步描述功能实体。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面对资源的公安物联网体系架构中,各模块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协同作业,且各项功能均能正常实现,可靠性与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物理网络,其中沿用大量交换机和路由器来控制数据转发的网络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低效。针对此问题,文章将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网络架构引入物联网中,提出一种具有感知层、转发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的4层物联网体系架构参考模型,并对各部分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讨论。最后,选择了Open Flow协议作为南向接口协议,分析了数据在体系架构中的转发过程。通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的参考模型,使得物联网的网络部署和管理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公司信息化科学发展,保证管理过程中平稳持续的信息系统,重庆市电力公司以SG186信息化工程为基础,通过元模型方法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公司级信息化架构,包含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在SG-ERP基本架构的基础上,结合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有情况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通过架构资产梳理与差异化分析等步骤,建设并实施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化SG-ERP架构。通过实践论证了公司信息化SG-ERP架构的可行性,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了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TOGAF标准体系架构框架为指导,采用ADM架构开发方法,开发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等企业架构资产,并通过差距分析、迁移规划、实施治理及变更管理,实现复杂制造类企业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究实践也为制造类企业进行企业架构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引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通讯是时代的象征,它记载着我们的成长,智能信息的成长也是时代的标志,要想加强企业的发展实力,就必须扩大物联网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其实,随着物联网的诞生,它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落实,简单明了地对物联网架构智能信息进行分析。本文将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智能信息理论与关键技术两个方向来做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IBA融合技术架构是基于全量数据的新型技术架构,其在传统的物联网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了互联网人机数据,丰富了数据的来源和内容,并采用分层认知和四向协同的新型架构体系,为满足不断升级的应用创新,应对数据的复杂性、场景的多样性、算法的局限性创造了条件,是万物互联的基础。IBA融合技术架构拓展了物联网应用的范围,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进步是物联网技术架构智能化的必然产物,必将为实现万物互联打下坚如磐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传统电力传输线路安全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物联网环境下的电力传输线路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分层架构及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了系统主要部件的变化及逻辑分站的概念和意义,指出要真正实现电力传输线路安全监控系统的物联网化,还需要解决规程和标准、传感器的低功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天基网络的成熟催生了天基物联网的概念。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出为天基物联网的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自然资源调查、时空信息服务、应急救灾服务等为天基物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天基物联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建设基础。介绍了国内外天基物联网的发展现状,结合物联网的定义阐释了天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分析了天基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可为天基物联网的技术研究和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方案。在本方案中提出了网络和设备透明、有线与无线互联、教师与学生互通、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现代数字化校园建设。论文对数字校园系统模型进行了设计,以及详细介绍了云计算和物联网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NB-IoT商用部署进程的不断加快,基于NB-IoT网络的物联网安全防护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介绍了NB-IoT技术特点和系统架构,并通过业务平台及业务安全、NB-IoT网内安全及互联网终端设备安全3方面进行安全防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B-IoT网络的物联网安全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4.
梁凤仪 《移动信息》2023,45(5):29-31
LTE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是一种容量大、覆盖范围宽的信息通信科学技术。使用无线信息系统,可以将LTE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融合,不但可以发挥两种技术的优点,进一步提升网络架构资源的总体效率,还可以推动卫星信息技术和网络架构体系的整合发展,增强互联网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从而实现对移动应用信息系统的改造和革新。文中对LTE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领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够为物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显著,其廉价、安全且科学的计算与存储能力,能够突出技术应用优势。依靠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相互协调,能够建立起更优质的物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计算物联网网络环境,调整分布式技术应用方案,展现大数据的属性。在构建信息化框架期间,建立起大数据感知层做好重点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物联网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完成系统功能与实体模块的配合。技术融合的效率增强,能够有效提升物联网信息化建设水平,文中将结合实践深入探索其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3G-WLAN网络和物联网的概念和关键技术,设计出3G-WLAN交互系统网络,并把交互系统和物联网相结合,研究出3G网络、WLAN网络与物联网融合的系统架构.融合的系统充分利用了3G网络、WLAN网络的优势,提高物联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叶宁 《无线互联科技》2021,(4):16-17,60
无论是机场还是车站,安全检查工作面向的都是全体的乘客,而采用传统的检测方式,无法满足现代乘机人、乘车人的流动需求。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实现智能安检,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整体检测质量。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行李安检系统,希望可促进我国安检工作的质量,提高通行效率,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文章梳理了当前标准化组织对于卫星通信网络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设想和研究进展,并结合主流卫星运营商对于未来网络架构的规划和建设,分析了卫星通信网络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驱动力。参考当前网络架构融合的过程,对未来网络融合的过程进行判断,并总结未来可能的网络架构形态共性,从理论角度助力“新基建”,提升卫星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卫星互联网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延平 《电子科技》2011,24(8):131-134
在阐述物联网的概念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其关键技术,并指出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就信号泄露和干扰、节点伪装、数据融合与安全、数据传送安全以及应用安全等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物联网今后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孙红  杨丽 《电子科技》2015,28(9):175
介绍了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概念,分析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结合的基本平台,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了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针对安全威胁给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并且给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应用层云用户认证的认证方案,即引用数据库技术中对于模式的划分规则和权限分配方法,可以对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用户进行严格认证,保证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