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据FAB分型为M3型。骨髓象特点为含有异常颗粒的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染色体检查多有t(15,17)易位,APL除具有急性白血病的共同特点外,出血症状十分突出,易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合并APL较为罕见,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临床处理面临诸多困难。吉林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9—2005年应用三氧化二砷(As_2O_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细病(APL)26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未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1年7月~2013年4月入院患者,复诊一次以上、年龄14岁、都符合进入临床路径[依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白血病学组)]患者48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予以巩固治疗,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未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所得数据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实验组病人感染、出血相对减少,恶心呕吐、贫血,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知晓率明显提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2.5%明显少于对照组37.5%(P﹤0.05,exp﹤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含1)。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知晓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5.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3例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细菌谱及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疗效的影响。结果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为94.3%,革兰阴性(G)杆菌占42.4%。革兰阳性(G^+)球菌占49.2%,真菌占8.4%;血培养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感染主要与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降低有关;AL患者并发感染总死亡率为6%,发生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患者病死率增高,而使用G-CSF的病死率较低。结论Al患者是并发感染的高危人群,影响因素主要是N减少,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CSF有助于提高抗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苯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提示人们应对接苯作业工人定期做血液系统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7.
8.
邢健  王际亮 《工企医刊》2001,14(3):18-18
我院自1994年~1999年6年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112例,现对其合并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旨在发现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 1 材料与方法本组112例均系我院6年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淋36例,急非淋76例(M_110例,M_218例,M_36例,M_46例,M_531例,M_65例)。平均年龄41.39岁。男72例,女40例,男:女=9:5。将体温37.5℃以上有明显感染灶者或体温在38.5℃以上者定为感染。 2 结果 2.1 感染率及病死率 112例急性白血病中86例合并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药物诱导治疗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32例高白细胞APL患者应用As2O3联合柔红霉素(DNR)或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诱导治疗缓解情况。结果经As2O3与DNR/IDA双诱导高白细胞APL后,缓解率为90.6%。结论As2O3与DNR/IDA双诱导高白细胞APL,缓解率高,死亡率低,相关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罗贞 《现代保健》2011,(20):27-28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将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42例,平均分为3组,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A组单独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B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C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组两种联合治疗方案优于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该使用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黄枝宁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62-1562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取得显著进展,基于危险分层不同的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被证实疗效确切.目前国内外基于诱导治疗的药物诸如维甲酸和砷剂、阿糖胞苷和砷剂等,在巩固治疗后明显提高了复发率,改善了预后.国内外医学界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研究取得的进展列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血病治疗领域最关键的突破之一,其突破之处在于提出了分层诱导治疗方案.本文简要阐述了APL发病和治疗机制,重点从诱导治疗方案优化和新型制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探讨了APL临床治疗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92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情况,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学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入院时已发生感染占63.0%,发生医院感染率为41.3%,感染死亡率为4.3%;合并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47例次,肺部感染26例次,口腔感染11例次,肠道感染6例次,肛周、皮肤感染各5例次,泌尿道感染6例次,感染灶不明13例;病原学监测情况:感染病例中42例次有细菌学资料,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8株,革兰阳性球菌12株,真菌2株;抗菌药物使用率90.5%,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70.7%,≥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28.2%,多数需>三代头孢,以及>三代头孢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药物才能控制感染。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感染率高,且常合并医院感染,感染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感染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多见,治疗上需早期、联合和足量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49例APL患者中6例合并CNS浸润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APL合并CNS浸润的发生率是12.2%.1例发生在ATRA诱导缓解阶段,4例发生在缓解后治疗阶段.另有1例在缓解后65个月发生骨髓复发,再次完全缓解(CR)后5个月发生CNS浸润.对6例CNS浸润患者给予氨甲喋呤(MTX)+阿糖胞苷(AraC)+地塞米松(DXM)鞘内注射、联合化疗和全脑全脊髓放疗后,3例获得缓解,生存期分别是34个月、53个月和106个月.3例死亡.结论 APL合并CNS浸润的发生率较高,CR后应采用预防性鞘内注射,鞘内注射、联合化疗和全脑全脊髓放疗是治疗APL合并CNS浸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范华  张影 《中国保健》2007,15(17):51-51
目的应用小剂量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12例第1次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每日1次持续静点2h,28d为一疗程.治疗前及治疗中如出现高白细胞血症(白细胞≥20×109/L),则给予小剂量MA方案化疗,化疗药物的剂量和应用天数根据外周血象的变化而定.1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复查骨髓象,观察其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1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3.33%,其中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结论小剂量三氧化二砷对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即M3型。其特点是出血倾向严重 ,常易发生DIC ,由此常导致患者死亡。我院自 1 994年以来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APL共 1 8例 ,取得良好疗效。1 一般资料 APL患者共 1 8例 ,均为住院病人 ,经血象及骨髓象确诊 (符合FAB标准 )。无严重心肾或肝功能不全。治疗前未使用过砷剂或可能包含砷剂的药物。患者男 1 2例 ,女 6例 ,中位年龄33岁。发病时白细胞中位数为 31 .4×1 0 9/L。2 临床表现 APL具有急性白血病的共同症状及体征 ,出血症状十分突出 ,…  相似文献   

16.
自维甲酸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取得巨大成功 ,完全缓解 (CR)率可达到 85 % ,除少数患者条件允许行异体干细胞移植外 ,大部分采用不同方法巩固、维持治疗 ,完全缓解后治疗方法各异 ,主要有 :维甲酸维持治疗、维甲酸与联合化疗交替治疗、单用联合化疗、砷剂维持治疗。我科近 4年来采用维甲酸与化疗交替巩固治疗 ,化疗方案中间断选择给予As2 O3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 自 1998- 2 0 0 3年在我科诊断并长期治疗的APL患者 12例 ,均按FAB分类标准确诊为APL ,12例中 11例染色体核型为t…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性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为探索小儿急性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7 年587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43.4% ,从1980~1993 年医院感染率随着化疗强度增强而增加,但1994 年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后下降。结论 应用G-CSF、消毒、隔离、改善环境卫生能降低医院感染;大部分医院感染细菌对头孢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2009年血液科612例AL患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科612例AL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07例、277例次,感染率为33.8%、例次感染率为45.3%;感染患者中以初治者、难治者及复发者为主,占64.3%;入院时住走廊及>6例大房间者占66.7%;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占首位,感染率为55.2%;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35.2%、革兰阳性菌占25.9%、真菌占38.9%;感染时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2.0 × 109/L者占84.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初治、难治及复发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中性粒细胞数低下是主要危险因素;呼吸道是重点监控部位;控制加床数、缩短住院日、减少陪护与探视不可忽视,采取积极的全面综合性预防与针对性预防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对降低AL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减轻经济负担、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均进行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生存时间、无事件生存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91.67%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达到CR;三年OS率与三年EFS率分别为94.44%、86.1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表现(52.78%),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死亡(8.33%),原因为1例重症肺炎、2例颅内出血。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关键因素是尽早确诊后给予正确治疗方案,应用氧化二砷联合化疗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满意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大多能达到三年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