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儿童牙科作为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的专业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口腔医院都开设了患儿牙科诊室。这样,对儿童口腔治疗专业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结合近3年专业从事儿童口腔治疗护理的实际,对不同年龄性格患儿的治疗表现和口腔治疗前、中、后护理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讨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期,口腔卫生保健对预防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预防龋病、牙周病和错■畸形。一、儿童的口腔摄护口腔摄护指的是对口腔的摄养与保护,目的是广泛加强口腔防御能力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口腔摄护包括以下内容。(一)定期作口腔健康检查儿童生长发育快,处于乳牙与恒牙交替期,经历着儿童龋病高峰期,口腔健康检查对儿童特别重要。一般对2~12岁儿童应隔半年检查一次。发现疾病立即治疗,护士对无病儿童也要对家长作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二)纠正不良习惯①咀嚼不充分,指儿童在进食时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日间门诊全麻下护理癫痫儿童配合进行口腔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门诊74例须行口腔治疗的癫痫患儿,术中护理重点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全麻及诱导药物的安全使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74例癫痫患儿全麻术中均无癫痫发作或麻醉意外情况发生。结论经过针对性的术前准备、治疗及处理,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指标稳定,治疗过程中没有意外情况发生,癫痫患儿在日间全麻下进行口腔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潘碧燕 《妇幼护理》2022,2(1):169-171
目的 探讨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儿童龋齿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检查的 75 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 例)和观察组(3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 施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儿童治疗配合度;牙齿养护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儿童治疗配合度为 94. 7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4. 86%(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儿童对口腔保健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正确刷牙率更高,而龋齿 的发生率更低(P<0. 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 74%)显著高于对照组(75. 68%)(P<0. 05)。结论 对儿童实施综合 口腔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儿童及家属对口腔保健知识和正确刷牙的方式的掌握程度,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莲芳  严娟  林泳希  梁金玉 《全科护理》2020,18(22):2866-2868
[目的]探讨儿童化语言在儿童口腔诊疗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儿童化语言行为管理方法,对进行口腔治疗的60例患儿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行为诱导。[结果] 60例患儿结合运用儿童化语言的行为管理后均完成了主诉牙或全口口腔患牙的治疗。[结论]用儿童化语言来创造"游戏化"的流程和场景,有意识地引导,会大大提高患儿在口腔治疗中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彭英  熊秀娥  郭铁 《临床医学》2011,31(3):39-40
目的探讨环境干预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儿童龋齿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龋齿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背景音乐及观看动画片,缓解紧张情绪及分散注意力。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完成率、所需时间及心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环境干预可改善儿童口腔治疗患者的心理障碍,对其完成口腔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维吾尔族儿童及家长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转变他们的健康观念,本文通过对538名维吾尔族儿童牙病治疗情况的统计分析,浅谈我区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对牙科畏惧症儿童的镇静作用.方法 选取牙科畏惧症的患儿100例,50例采用笑气吸入,50例未吸人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50例吸入笑气的患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配合良好,未吸人者,表现为焦虑、恐惧,不能很好的配合牙科治疗.结论 笑气吸入安全、有效,对于牙科畏惧症儿童有很好的辅助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合作患儿束缚下口腔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首次口腔治疗的非合作患儿300例,年龄为3~5岁,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施束缚下口腔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束缚下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项目分别为龋齿充填、乳牙根管预备、乳牙根管充填,对比两组口腔治疗时长、治疗后患儿对下次治疗的接受度、家长对本次治疗及医护配合默契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龋齿充填、乳牙根管预备、根管充填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对下次治疗的接受度、家长对本次治疗及医护配合默契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合作患儿的首次口腔治疗时,选择束缚下治疗配合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及提高对口腔治疗的认知,提高疗效、再次就诊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儿童因其年龄小,对牙病治疗恐惧,不能配合治疗加之不少家长认为儿牙总是要换的,治不治没关系,因此临床上儿童龋牙早期治疗率低,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门诊的多发病,根管药物疗法是这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本组采用碘,氢糊剂行乳牙根管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急诊的各种常见病及其分别所占的比例及常见病因。方法:收集临床资料672例,年龄为新生儿至12岁儿童,将疾病分为龋齿及其并发症、颌面外伤、颌面炎症、粘膜病及其他等五类。结果:龋病及其并发症和颌面外伤占比例较高,约占总数的70%,其病因多由于儿童喜好甜食及不良口腔卫生、好动、偏食及家长疏急等。结论:根据病因,预防和减少儿童口腔急诊的发病率,使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王瑞永  陈金良  王娜 《疾病监测》2016,31(6):485-487
目的 了解海淀区351名5岁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情况,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整群抽样,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北京市海淀区351名5岁城乡常住儿童的乳牙患龋齿状况。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351例受检者总患龋率为64.10%,其中男、女童患龋率分别为61.49%和66.67%,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率为31.54%,女童龋齿充填率高于男童龋齿充填率(P0.05)。结论 5岁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严重,应当重视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家长应督促孩子做好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病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幼儿期乳牙龋病早期充填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和分析厦门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492名3~6岁幼儿期乳牙龋早期充填就诊情况中相关的因素.结果父母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4.4%;父母对幼儿期子女乳牙龋病早期充填中配合治疗所持态度:坚决68.7 %,迟疑20.9 %.放弃10.4%;幼儿期牙科畏惧症占77.4%;在医护人员的规范的接诊医疗行为下使乳牙浅龋充填率达到92.5%,中龋充填率为83.7%,深龋充填率为76.8%.结论加强父母对幼儿期龋病早期充填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是提高幼儿期龋病早期充填的关键.规范医护人员的接诊医疗行为也是提高龋病早期充填就诊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口腔健康宣教活动,制定口腔疾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黔北红花岗区8所村级幼儿园608名学龄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5岁组儿童口腔健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有608名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完成口腔健康检查,存在口腔问题的儿童较多,主要以龋病居多,患龋率高达69.41%;患龋牙位中,前牙51及61最为多见,后牙以74、75、84、85最为多见;其他存在的口腔问题包括:错牙合畸形6.74%,色素沉着2.63%,牙结石1.48%,因龋缺失0.99%,乳牙滞留1.48%。在口腔疾病干预情况中,龋病充填率极低,充填率仅有1.45%。结论黔北地区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口腔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应重视及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的口腔健康宣教,强化干预措施,提高及改善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15.
行为诱导疗法在儿童口腔外科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莲  居云  妥东哲  李宏存 《现代护理》2004,10(4):320-321
目的 探讨行为诱导疗法在儿童口腔外科拔牙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 ,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将 30 0名拔牙的儿童患者根据年龄、合作程度进行分组 ,对不合作者进行行为诱导。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分组的儿童经过行为诱导后 ,合作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行为诱导减轻了儿童的拔牙恐惧 ,使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城市和乡村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城乡5岁儿童口腔健康的行为状况,为儿童龋齿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的问卷调查方案,调查城市和乡村5岁儿童各216名的口腔健康行为,比较城市和乡村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别。结果城市儿童在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父母检查孩子刷牙效率、饮食习惯、口腔治疗、父母口腔保健知识方面明显优于乡村儿童(P〈0.01)。结论城市与乡村5岁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是影响儿童患龋齿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7.
影响幼儿期乳牙龋病充填率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幼儿期乳牙龋病早期充填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和分析厦门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 ,4 92名 3~ 6岁幼儿期乳牙龋早期充填就诊情况中相关的因素。结果 父母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 4 .4 % ;父母对幼儿期子女乳牙龋病早期充填中配合治疗所持态度 :坚决 6 8.7% ,迟疑2 0 .9%。放弃 10 .4 % ;幼儿期牙科畏惧症占 77.4 % ;在医护人员的规范的接诊医疗行为下使乳牙浅龋充填率达到 92 .5 % ,中龋充填率为 83.7% ,深龋充填率为 76 .8%。结论 加强父母对幼儿期龋病早期充填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是提高幼儿期龋病早期充填的关键。规范医护人员的接诊医疗行为也是提高龋病早期充填就诊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琦 《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12):1128-1128
目的 了解儿童在口腔科就诊时的心理行为。方法 分析患儿治疗时的合作程度与治疗手段关系。结果 实践证明,在儿童口腔诊疗中,能否有效地处理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决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口腔治疗时应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取得信任和配合,才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儿童牙病要经过诊查-麻醉-牙科处理,要用精密或锐利的器械伸入患儿口腔,所以治疗的前提必须是患儿自觉张口合作。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除了掌握儿童的各年龄阶段的性格特征外,医生、护士的语言交流和操作还需一定的技巧,配合应默契。现对我院250例3岁~12岁患儿治疗及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儿童偏[牙合]常由单侧反[牙合]引起的,下颌向反[牙合]侧偏斜。此类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及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的损伤及影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有可能由功能性的下[牙合]偏斜转为骨性的下[牙合]偏斜,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亦影响正畸治疗效果。本文着重探讨儿童反[牙合]加偏[牙合]的早期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