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所谓无碴轨道,是指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等取代散体颗粒道床而形成的轨道结构形式。Rheda型无碴轨道于1972年在德国Rheda车站铺设并命名,最新的Rheda型无碴轨道形式为Rheda2000型。计算机仿真计算,具有投资小、无风险、可重复等优点,是研究高速铁路非常有效的工具。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目前国内设计中24m单孔箱型梁上Rheda2000型无碴轨道结构进行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调研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无碴轨道的特点,高速铁路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研究、应用现状及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结合现行客运专线有碴轨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初步提出客运专线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就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与传统有碴轨道相比,客运专线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后,对路基工程的沉降变形控制、基床结构、过渡段设置及铺设前的综合评估有明显的差别。本文在调研分析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沉降变形控制中工后(残余)沉降的概念、标准、组成及控制方法,路基基床承受的动应力水平及传递规律,不同工程类型衔接处过渡段的设置形式、长度及设置方法;无碴轨道铺设前的沉降观测分析方法及评判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并参照客运专线工程设计国际咨询成果资料,结合我国多条客运专线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提出了指导客运专线路基地段无碴轨道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碴轨道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评估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中,对无碴轨道铺设后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一般应≯15mm"的严格要求.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已成为判断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关键技术.研究沉降观测资料,可以找出路基沉降过程的一般变形规律,并对无碴轨道铺设后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的全面建设,无碴轨道以其稳定性、高平顺性和耐久性好的特点,成为客运专线轨道结构的主流。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的特点,对无碴轨道的长钢轨铺设技术及设备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为今后无碴轨道长钢轨铺设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解决关键技术发展无碴轨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践与应用,无碴轨道已成为世界各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首选.我国铁路无碴轨道应从严格控制工后沉降,连续、成段铺设无碴轨道,严格控制结构变形,优化无碴轨道结构,严格控制制造质量,配备先进成套施工设备,优化扣件系统等7个方面解决无碴轨道关键技术,并与相关专业密切配合,发展无碴轨道.  相似文献   

7.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铁道部决定建设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系统试验研究无碴轨道结构、轨道电气特性、扣件系统、路桥线下工程、100m长定尺钢轨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及长期测试等关键技术,通过成区段铺设无碴轨道并进行实车试验,取得无碴轨道工程成套技术和科学数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有目的地设计了CRST-I型平板式、框架型板式、纵连板式轨道和CRST-I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等多种类型。试验段于2007年1月进行了实车试验,动车组试验最高速度232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141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碴轨道试验段建设成功,并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技术再创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高速铁路发达国家无碴轨道的特点、标准、应用现状及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并结合现行客运专线有碴轨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提出客运专线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建议,同时还就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无碴轨道结构将松散的道碴换成了刚度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使得无碴轨道结构对路基的变形和刚度极其敏感,因此路基面的支承刚度是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根据无碴轨道结构特点及路基动应力的衰减特性,对无碴轨道路基支承刚度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探,对路基支承刚度合理加载面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无碴轨道施工平面控制主要技术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对无碴轨道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提出适宜的建议。研究方法:结合无碴轨道平顺性铺设精度指标要求,从10 m弦正矢不超过2 mm的限差分析入手,依据误差理论,对平面控制的主要技术标准进行理论分析和估算。研究结果:得出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轨控制基标、施工精密导线以及GPS平面控制的主要技术标准,并提出投影变形控制及施工坐标系统设计的建议。研究结论:客运专线对无碴轨道铺设精度标准的较高要求,进而对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标准要求也显著提高。系统建立适宜精度标准的平面控制基准,是保障无碴轨道铺设精度指标顺利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