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及肝功能异常的病因,临床医生首先想到的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以下简称为药肝)的发生率也在增加。临床医生更应该重视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严格来说,酒精性肝损害也属于药物性肝损害的范畴,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包括酒精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以下简称为药肝)。  相似文献   

3.
王馨 《浙江医学》2014,(8):722-723,732
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药物或/和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大约有1100多种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2], DILI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DILI患者的发病原因,疾病过程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及用药指导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损伤35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药物种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0年DIL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使用药物、临床表现、肝损害及治疗转归。结果:35例DILI中男12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1∶1.9。平均年龄53.5±15.0岁,其中55岁及以上者占57.1%。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药17例,西药18例,降脂药、抗生素和抗肿瘤药为引起DILI前三位的西药。男性患者的GGT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55岁以下患者的ALT水平明显高于55岁及以上年龄组。结论:中药引起的DILI不容忽视,DILI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在使用具有潜在肝损伤的药物时需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5.
李卓敏 《北京医学》2012,34(9):858-860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药物对机体的一种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DILI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药物的药理学特性、隐匿性疾病的遗传背景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异质DILI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因而目前无法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然而,对于有DILI病史者需用药时,临床医生应考虑药物可能的肝毒性。化学结构相似的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害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对本院4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时间及服用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肝损害的分型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前3名依次为:中草药及中成药14例(32.6%),抗生素10例(23.3%),降压药5例(11.6%)。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13例,占31.7%;胆汁淤积型15例,占36.6%;混合型12例,占39.3%。结论临床上多种药物可导致肝损害,因此在使用有肝损害副作用药物时,应及时检测肝功能,以求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95-696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m,DILI)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疾病。肝是在药物代谢上起到中心作用的脏器,是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场所,是药物由消化道吸收后经门静脉以最高浓度积聚的部位。药物在此进行聚合、氧化、还原、羟化以及脱甲基化等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因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很容易导致肝损害,肝脏也是最为频发药物性损害的器官。在美国,药物特异质反应引起的DILI占急性肝衰竭的18%,在发展中国家也属于临床常见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hepatitis)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1],是由于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对肝脏引起的损害,也称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确切定义为: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2,3]。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DILI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4]。在临床工作中,DILI因与病毒性肝病的临床表现类似,易被诊断为“急性黄疸性肝炎(病原未定)”收入院。故在遇到有乏力、发热、尿黄、纳差等症状,化验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注意DILI的可能。同时,药物性肝炎也成为当前结核病治疗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最为常见的用药不良反应,当前结核病初治病例多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应用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有较强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达10%~20%,占所有药物性肝炎的8%~13%,以致少数患者因肝损害而不能顺利进行抗结核治疗[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抗结核治疗中更易出现肝损害,所以如何有效鉴别及提供确实有效的抗结核方案以及应选择肝毒性低的结核药,已成为结核病防治一线工作人员头痛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得不重视与思考的问题。现将我院住院治疗1例药物性肝损伤合并病毒性肝炎活动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约占肝功能衰竭患者的10%~52%,病死率约11.9%。DILI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可逆的肝损害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ILI 4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物诱导的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损伤模式,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有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难以鉴别,而两者的治疗却截然不同,需要积极甄别。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近期诊治的2例罕见模式的DILI,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1.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坤 《苏州医学》2009,32(2):67-69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药物性肝炎。25%的暴发性肝衰竭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我国药物性肝炎所占的比例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机体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的毒性作用,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肝损害。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药的推广应用,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源性肝损伤的基因学研究进展,DILI诊断新理念及DILI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抗结核药对肝损害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勇  李志丕  张俊峰  易明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53-54,57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诱发肝损害(即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L)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669例结核病在使用抗结核药中诱发的69例(10.3%)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观察与分析肝损害情况。结果该组肝损治愈缓解率这98.6%(68/69)、死亡率1.4%(1/69),结论抗结核药物诱发肝损害应引起重视,对HBVM阳性者选用抗结核药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显效33例,好转3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中草药、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心血管疾病药物、化疗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比例分别为:41.25%、18.75%、15.00%、11.25%、5.00%、3.75%。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多,如抗微生物药、中草药等,临床早期发现、确诊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阳性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8年10月~2012年6月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31例,患者均进行自身抗体检测阳性及肝活组织检查.急性DILI患者14例,慢性DILI患者17例.统计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指标,并对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与慢性DILI患者比较仅血清球蛋白(G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自身抗体最常出现的是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急性DILI患者肝活检病理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肝细胞损伤型和胆管损伤型,慢性DILI患者主要表现为混合型.结论 免疫介导的DILI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及时的肝穿刺活检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捷壮 《中外医疗》2012,31(15):50+53-50,53
目的通过对药物性肝病(DILD简称药肝)病例的分析,对药物性肝病的病因、病理、临床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调查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近十年收治的诊断药肝的住院病人共238例,分析引起药肝的药品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西药致肝损害病例238例(69.2%):致肝损害最常见的西药有:化疗药、降糖药、解热镇痛药、皮肤病类药、心血管类药、避孕药等。在及时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总有效率〉96.5%。结论①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和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是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两方面因素。②根据临床特征表现,损肝药物的种类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③大力开展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建立系统规范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各类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DILI)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DILI的病例,对患者性别、年龄、引起DILI的药品、实验室指标与主要临床表现、发生DILI的时间及给药途径、DILI转归及治疗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85例DILI中,男性116例(62.70%),女性69例(37.30%)。平均年龄45岁;引起DILI主要药物类型为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用药、抗肿瘤药物;引起DILI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阿昔洛韦、异烟肼注射液等;在DILI的转归中,其中治愈好转86例,结果不明、出院的为85例,未好转14例。应用保肝药物的患者治愈和好转的构成比更高,占治愈和好转的81.40%(70例)。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加深对导致DILI药物的认识,合理用药;而对于DILI的患者,应及时停药,并积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志丕  易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5):2392-2392,2395
目的 提高对抗结核药物诱发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简称药肝)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457例肺结核诱发药肝的临床资料。结果 457例中有33例(7.2%)诱发药肝。其中急性药肝26例(78.8%),慢性药肝7例(21.2%)。15例肝损害较轻无症状和10例转氨酶在200u/L内轻症者,在严密监测肝功能,护肝保护治疗下,继续抗结核治疗;8例重症者调整药物种类、剂量和/或暂停药,积极护肝、保肝治疗,药肝治愈率97%(32/33),死亡1例(3%)。结论 抗结核药物诱发的肝损害应引起重视,大部分药肝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板式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DILD)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决根据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对2009—01-2009—12陕西省lO个县级DOTS实施单位,在采用免费板式组合抗结核药治疗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100饲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蚌果接受抗结核治疗760例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100例,占13.2%,其中肝功能异常61例(56%),轻度肝损害22例(22%),中度肝损害13例(13%),重度肝损害5例(5%),肝衰竭2例(2%),其中死亡1例(1%);在760例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者68例,其中24例出现肝损害,占35.3%,HBsAg阳性者药物性肝损害高于阴性(P〈0.01);结论板式抗结核药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联合用药可增加药物的毒性;HBsAg阳性及老年患者是肝损害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对药源性肝损伤(DILI)住院病例用药资料的详尽调查、核实及其肝生化检测数据的分析,探讨本地区DILI发生的原因与规律性特征,进而对DILI,特别是中药DILI的报告提出规范性建议。方法自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金山医院消化科住院的60例DILI病例,逐一详尽调查用药资料及其肝生化资料,进行分类、分析、总结,报告DILI的相关药物及影响因素,判断DILI的依据包括因果关系的明确、时间顺序关系的合理:即用药时出现临床症状、肝酶指标的异常升高或肝功能的恶化,停药后病情好转或正常。结果 DILI病例有肝酶指标的异常升高,平均年龄63.1岁。除DILI外,患1种以上疾病者60例,患2种以上疾病者56例,例均患病3.3种。例均用药5.7种,在致DILI的主药中,解热镇痛药27例,占45.0%;确定为纯中药相关者2例,占3.3%。DILI患者血白蛋白低于正常平均值者55例,占91.7%;前白蛋白低于正常平均值者58例,占96.7%;纤维蛋白原低于正常平均值者30例,占50.0%;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平均值者53例,占88.3%;抗凝血酶活性共测45例,低于正常平均值者30例,占66.7%。结论 DILI病例以长期用多种药物的老年病例为主,大多数有以白蛋白水平降低为代表的慢性肝功能损害、有前白蛋白降低代表的新近肝功能损害,说明DILI的大多数是在有慢性肝损伤基础上产生的新近肝损伤。DILI的主要病因是解热镇痛药,而不是中药。报告DILI时,尤其是中药DILI,必需提供药物的生产厂家、批号,若是中药材必需提供足够的鉴定信息或来源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