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鲜血浆100份,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对上述两组标本进行PT,APTT,TT,TP,Fg,FⅤ,FⅧ的测定。对照组,新鲜冰冻血浆(FFP)组,不进行病毒灭活,直接进行检测;试验组,先对其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再检测。结果试验组中APTT、FⅤ、F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降低(P<0.01);PT、TT、TP、Fg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MB-P法病毒灭活对于新鲜血浆中内源性凝血因子,特别是不稳定因子FⅤ、FⅧ及APTT有显著影响,对外源性凝血因子及Fg、血浆蛋白成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白细胞过滤及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分析,探讨制备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市中心血站于2015年9月采集的全血80袋(400 ml/袋),均于采集后6 h内制备成新鲜血浆(200 ml/袋),将80袋新鲜血浆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新鲜冰冻血浆)和灭活组(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将两组血浆使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制备成冷沉淀,分别检测每袋冷沉淀中的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常规组制备的冷沉淀和灭活组制备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分别为(119.72±6.47)IU和(103.72±5.67)I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24.30±6.70)mg和(222.62±6.38)m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灭活组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合格率分别为97.5%、100%,常规组合格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及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值得在血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在冷沉淀病毒灭活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2袋新鲜血浆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加入终浓度1μmol/L亚甲蓝溶液按照50 mA,15 min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不做灭活处理,分别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冷沉淀,贮存7 d后分别检测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clotting factorⅧ,FⅧ)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含量。结果实验组FⅧ和Fib的含量分别为(193.79±24.95)IU/U,(85.00±6.50)mg/U,对照组FⅧ和Fib的含量分别为(218.55±16.61)IU/U,(114.00±9.70)mg/U,两组之间FⅧ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ib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方法是否可应用与冷沉淀病毒灭活,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4.
黄蓝生  庄文  陈镇奇  林昂 《血栓与止血学》2011,17(4):169-171,174
目的了解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中部分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为临床选择不同血浆输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23袋(200 m l袋/)ACD-B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4 h内分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各袋均留2份标本;1份同新鲜冰冻一起置-35℃保存,于第3天速融后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Ⅷ、Ⅹ含量;1份置4℃保存21 d后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Ⅷ、Ⅹ含量;新鲜冰冻血浆于第3天取出制备冷沉淀,留取去冷沉淀血浆标本1份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Ⅷ、Ⅹ含量。结果去冷沉淀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含量均低于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P〈0.001),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中的血浆蛋白无差别(P〉0.001),普通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含量低于新鲜冰冻血浆(P〈0.001)。结论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有效成分各不相同,在临床上不能等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总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双缩脲蛋白血浆测定法,用日立7080生化分析仪直接测定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的数据。结果分析测定数据,最初数据显示,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入分析后,最终结果显示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亚甲蓝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总蛋白变化无差异,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新鲜血浆40袋,每袋准确均分为100ml×2,分别作为A组、B组。A组立即置于低温血浆速冻机中速冻保存备用,即新鲜冰冻血浆组;B组用MB/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后,再速冻保存备用,即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组。将A、B两组血浆分别制成A组、B组冷沉淀速冻保存备用。而后分批分量取出,置37℃水浴箱完全融化,立即无菌留样各1ml,用血凝仪快速测定凝血因子Ⅷ(FⅧ)和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结果比较发现,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其FⅧ和Fg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然符合国家标准。结论以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对FⅧ和Fg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其质量可靠,能够确保临床输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解决冷上清行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时滤器堵塞的处理问题.方法 当冷上清亚行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发生滤器堵塞时,可用"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的过滤器,采用无菌接管技术将其连接在"一次性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材"的的上方.冷上清通过输血器的过滤后,已经滤除了造成堵塞的冷不溶解物质等,再经过滤器,滤除亚甲蓝后自然流入血浆储存袋,制备成去冷沉淀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并留取标本,检测血浆蛋白含量和亚甲蓝的残留量与随机抽取的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各20份)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 血浆蛋白含量和亚甲蓝残留量差异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3、0.327,P>0.05).结论 冷上清行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时,连接一个"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的过滤器,可以滤除造成堵塞的冷不溶解物质等,避免冷上清行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时滤器发生堵塞,且不会影响血浆质量.  相似文献   

8.
宋敏  赵树铭  刘凤君  郭辉  蒋天伦 《重庆医学》2012,41(11):1092-1093,1102
目的探讨亚甲蓝(MB)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对主要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以及血浆病毒灭活后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16袋400mL全血成分分得的新鲜血浆均分为两份,分别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MB进行病毒灭活,对照组不加MB但仍然进行病毒灭活光照过滤,检测各阶段标本凝血因子Ⅷ(FⅧ):C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FⅧ:C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病毒灭活后实验组血浆中FⅧ及Fib损失较大且含量未达制备冷沉淀的理论要求。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对血浆中FⅧ及Fib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且其损耗主要来自MB光化学反应,血浆病毒灭活后不宜用于制备冷沉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分析延长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冰冻血浆共40人份,制备的时间分别是6 h、8 h、10 h和12 h,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为10 h和12 h,观察组中的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为6 h和8 h,两组均使用多美达速冻机对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进行速冻,并用新鲜冰冻血浆进行冷沉淀的制备,检测两组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以及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Ⅷ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因子Ⅷ含量,以及冷沉淀中的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冷沉淀的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差异影响不大(P0.05)。结论延长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含量有着很大影响,而对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的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甲蓝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比较同源新鲜冰冻血浆在灭活前后制备的冷沉淀的质量得出结论。结果亚甲蓝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Fbg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FⅧ留存率为(62.5+8.8)%,Fbg留存率(62.0+11.7)%,而vWF、FXⅢ、Fn与同源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亚甲蓝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两种主要成分FⅧ和Fbg含量均有损失,如果从降低输注冷沉淀传染病毒风险的角度考虑,则应对病毒灭活冷沉淀降低标准,加大临床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