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20年在将乐县白莲、高唐等5个乡镇开展了中稻、烟后稻机械穴直播试验示范,6个示范片水稻机械穴直播平均每667m2产量达550.66 kg,比同示范片机械插秧简比田每667m2增产14.6 kg、增加收入42.92元.机械穴直播比机械插秧平均每667m2节约作业成本84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杨建云 《北方水稻》2013,43(2):38-39
通过水稻旱直播氮肥的基追比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肥力水平同等下,全生育期施P2O54 kg/667 m2、K2O 2kg/667 m2,全部一次性基施,氮肥基施65%、追施35%和氮肥基施35%、追施65%为宜,产量分别达到681 kg/667 m2和731 kg/667 m2,试验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七星农场探索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的适应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与常规栽培相比较,生育期短25d,茎数多145.5个/m~2,株高平均高6 cm,穗长平均短0.1 cm,结实率平均低16.69%,空瘪率平均高16.69%,单株分蘖数平均少0.4个/株,千粒重平均低0.37 g,产量平均低12.4 kg/667 m~2,经济效益平均高130.5元/667 m~2。品质方面糙米率平均高0.26%,精米率平均高0.68%,整精米率平均高0.47%,白度平均低1.87,直链淀粉平均高0.04%,其秆抗倒伏性较强,利于机械收获。龙粳31、三江一号适合本地旱直播种植配合滴灌模式能正常成熟,可作为本地区旱直播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在滨海盐碱土上设置不同水稻旱直播密度,观察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直播密度的变小,前期生长量变小,中后期生长量显著增加,有效分蘖期及分蘖高峰期后延,穗粒数显著增加。最佳直播密度为5kg/667 m~2,产量为667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三系粳型不育系863A与自选恢复系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 ,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审定。溧阳市2000年引进试种 ,连续3年种植表现为杂种优势强。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结果简述如下。一、产量表现86优8号2000年在溧阳市种植13.3hm2,平均单产610kg/667m2;2001年示范种植450hm2,平均单产615kg/667m2;2002年示范种植480hm2,平均单产606.2kg/667m2。溧阳市南渡镇百亩丰产示范方 ,平均实收单产680kg/667m2;上黄镇坡圩村百亩丰产示范方 ,平均实收单产696.5kg…  相似文献   

6.
通过麦后水直播稻15 kg/667 m2、18 kg/667 m2、21 kg/667 m2、24 kg/667 m2不同用氮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总施氮量15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明显不足,施氮量21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略显偏多,施氮量24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明显偏多,而施氮量18 kg/667 m2处理不仅使水稻各生育期的生长清秀稳健,而且穗粒结构较为协调,同时还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从而初步明确麦后水直播稻施氮量以18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农活用工也越来越紧张,已经影响了机插水稻的育秧和栽插环节,因此直播稻近年来又逐步兴起.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近几年引进西瓜种植后,水稻种植的茬口分为西瓜-小麦茬和水稻-小麦茬.为了解不同肥料运筹对当地不同茬口直播稻苗情动态、群体质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设计了水稻-小麦茬施氮量21.0、24.0、27.0 kg/667 m2 3个水平,西瓜-小麦茬施氮量19.0、22.0、25.0 kg/667 m2 3个水平,每个施氮量水平中有穗肥1遍(倒2.5叶施用)和2遍(分别在倒3.5叶、倒1.5叶施用)2个处理.结果表明:水稻-小麦茬直播稻施用纯氮24.0 kg/667 m2、2遍穗肥处理的RN2S2产量最高,为583.43 kg/667 m2;西瓜-小麦茬直播稻施用纯氮19.0 kg/667 m2、2遍穗肥处理的WN1S2产量最高,为642.81 kg/667 m2.因此,水稻-小麦茬直播稻一生用氮量在24.0 kg/667 m2左右,西瓜-小麦茬直播稻一生用氮量在19.0kg/667 m2左右,且在倒3.5叶、倒1.5叶施用2遍穗肥时取得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浙优1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适宜直播栽培的高产杂交粳稻组合。2009年在福鼎市白琳镇直播栽培0.7 hm2,平均产量530.5kg/667m2,比移栽的产量495kg/667m2增产35.5kg/667m2。介绍了该组合直播栽培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上海水稻精量机械穴直播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地区主推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精量机械穴直播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小区试验和示范,明确了精量机械穴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抗倒伏性、群体建成和产量表现,并分析了采用水稻精量机械穴直播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水稻生产经济效益。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精量机械穴直播水稻生育期明显缩短,单株分蘖力强,群体结构合理,穗粒结构协调,干物质积累多,抗倒能力较强,增产优势明显,节本低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是目前极具生产潜力的一种新型高效低耗种植模式,适合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也顺应了水稻低碳种植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插方式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群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4):18-24
为探索杂交水稻制种母本适宜的轻简播插方式,采用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人工撒直播和机械移栽,研究了其对3个制种组合母本秧苗素质、苗数动态、群体穗粒构成、抽穗动态、异交结实率、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精量穴直播的秧苗素质地上部分如苗高、苗基宽和苗鲜重等优于机械移栽秧苗,而地下部如白根数、根鲜重和根系活力等,以机械移栽秧苗优于起垄精量穴直播,起垄精量穴直播优于人工撒直播。起垄精量穴直播处理的分蘖盛期较机械移栽和人工撒直播处理延长3~5 d,且群体分蘖数最多;播始历期较机械移栽短5 d,较人工撒直播长0~1 d;群体抽穗历期与机械移栽无差异,比人工撒直播长1~2 d;主茎叶片数较机械移栽多0.25~0.97叶。起垄精量穴直播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抗倒伏能力优于机械移栽和人工撒直播。说明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适用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  相似文献   

11.
以杂交晚粳稻甬优8号、常规粳稻武运粳19为材料,在机械化精量直播方式下,研究了不同播量对其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播种量甬优8号1.5~2.2 kg、武运粳19号2.2~3.0 kg处理的产量最高;其群体均能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够苗,拔节期达高峰苗,且数量适宜,最终成穗率较高(75%左右);最大叶面积指数均出现在孕穗期,数值适宜;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多,成熟期生物学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以丰两优香1号为材料,在赣北地区开展了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都昌示范基地平均每667 m2头季稻产量达602.4 kg、再生季产量375.5 kg、纯收入1194.6元,投入产出比为1∶2.06;永修示范基地每667 m2头季稻产量为552.3 kg、再生季产量277.5 kg、纯收入685.6元,投入产出比为1∶1.62。  相似文献   

13.
天龙优1340是四川西科种业股份公司与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以三系不育系天龙13A为母本,与高生物量、高配合力恢复系天龙恢140配组,共同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2-2013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5.5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平均增产6.9%,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8.4 kg/667 m~2,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7.0%,增产点次达100%。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不同施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珣  付立东  齐春华 《北方水稻》2010,40(4):19-21,24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通过氮(7水平)、磷(4水平)、钾(4水平)"3417"试验,探讨了滨海盐碱稻区高中低级土壤基础地力条件下,三要素不同施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大洼县西安农场的高、中级土壤肥力条件下,N、P2O5、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0、7.0、6.0 kg/667 m2,其比例为1︰0.39︰0.33,基础地力较高的土壤可获得750kg/667 m2左右的产量,基础地力中等的土壤可获得700 kg/667 m2左右的产量。在基础地力较低的土壤条件下,N、P2O5、K2O的最佳施用量为22.5、7.0、6.0 kg/667 m2,其比例为1︰0.31︰0.27,可获得650 kg/667 m2左右的产量。在高、中、低三级基础地力条件下,氮素均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位于第二、三位,但磷钾的影响程度远小于氮。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22个,其中,籼型常规稻20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80个、籼型两系杂交稻84个、粳型常规稻113个、粳型三系杂交稻15个、粳型两系杂交稻3个、不育系7个;每667 m2产量籼型常规稻为463.35 kg、籼型三系杂交稻为539.70 kg、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57.03 kg、粳型常规稻为584.80 kg、粳型杂交稻为629.95 kg;品质优质达标率粳稻为58.78%,明显好于籼稻的39.08%,常规稻为59.40%,明显好于杂交稻的38.30%。达优质1级的品种有7个,分别是宏科79、吉农大878、金穗9号、泰优390、五优华占、黄华占和粤齐新占;综合抗性表现优异的品种不多,但有些品种对单个病害的抗性表现较突出。对2013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与2010-2012年审定的品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镁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区试验研究了钾镁肥对水稻生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可增加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处理6、处理7在各时期的干物质生产量较大,明显高于对照;提高了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处理6、7、8叶面积指数均较高;减缓叶片衰老,增加了后期的叶片含氮量;垦粳1号处理7产量最高,稻谷产量65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9.7%。空育131处理4产量最高,稻谷产量658.3 kg/667 m2,其次为处理7,稻谷产量649.3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10.4%和8.9%。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稻的营养需求设计了A、B、C 3种水稻全营养配方肥,设30 kg/667 m~2、40 kg/667 m~2和50 kg/667m~23种施肥水平,进行田间试验,以筛选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并且提高产量的配方肥,确定其适宜施肥量及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施用A肥能够促进水稻结实,提高实粒数,同时不增加秕谷数;施用B肥在促进株高、茎粗及有效分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施用C肥无明显优势。施肥量30 kg/667 m~2明显不足,施肥量50 kg/667 m~2的处理水稻长势最佳且产量较高。综合分析,以B肥总体效果最好,且施肥量以50 kg/667 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钾肥不同施量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人钾肥(K20)4.5kg/667m。的处理K1.5获得单产613.6kg/667m2,比K2、K3、Kl、K4、K0处理分别增产了0.1%、0.8%、1.1%、2.6%、2.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以及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钾肥利用率均较高。试验条件下的适宜施钾量(I(20)为3.0-4.5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