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小数乘整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2.达成目标:通过完成教师发布的作业、微课视频的观看及学习任务单的完成,唤起对小数及整数乘法相关的知识回忆,经历在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优化、比较、尝试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做好了准备。本节课内容包括课本第28、29页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整数和半整数分频以及双模前置小数分频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模前置小数分频算法,并对改进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采用改进算法进行任意小数分频器设计,可以在一个计数循环内达到相位平均偏差等于0,其相位抖动均方差也要远小于双模前置小数分频器,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年级第三章"应用设计文档的设计"第一节"制作作文选"部分的内容。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封面、卷首语的制作,本环节教师将指导学生制作作文选的目录页。此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是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及其属性的设置,目录页的制作步骤,在本章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节内容较多,需要两课时。●学习者分析初中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比较感兴趣,通过前面插入文字、图片,文档的编排等内容的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第八单元第三节《制作基本动画》的最后一课时。前几节课主要介绍两种基本动画: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动画。本课旨在复习与提升,主要解决学生对动画的理解问题,培养制作动画合理设计步骤、次序的良好习惯。所以,我把这节课定性为“巩固复习课”。教学素材选用了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了Flash制作给他们带来的陕乐。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在纳米级分辨力激光外差干涉测量中,由于倍频计数限制引起的在大量程条件下测量分辨力难以提高的难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锁相环倍频和相位解调技术相结合的整数、小数结合计数式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字电路式对顶、错位脉冲消除预处理法得到外差信号的整数相位,再采用高分辨力的鉴相方法获得小数相位,并实现整数、小数相位的正确结合。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激光外差干涉测量系统,动态测量分辨力达到10 nm,与HP5528在1.2m的测量范围内比对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0.09μm,静态测量相位分辨力为0.011°,对应的静态测量分辨力优于0.1 nm。应用提出的测量方法,为大范围高分辨力的动态位移测量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同时,提高了激光外差干涉系统的测量分辨力。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第八单元第三节《制作基本动画》的最后一课时.前几节课主要介绍两种基本动画: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动画.本课旨在复习与提升,主要解决学生对动画的理解问题,培养制作动画合理设计步骤、次序的良好习惯.所以,我把这节课定性为“巩固复习课”.教学素材选用了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了Flash制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针对小数乘法器的低功耗设计算法,其优化指标为综合后小数乘法器内部寄存中间运算结果的寄存器位宽,解决了目前低功耗设计中算法自身逻辑单元被引入系统从而降低系统优化效果的问题.该算法能够在不降低系统工作效率、不损失系统运算精度、不增加额外逻辑单元的条件下,大幅降低系统功耗和面积.在使用该算法对某一射频模块进行优化后,硬件测试结果显示该射频模块对某型号FPGA的逻辑占用率相比优化前降低17.9%,寄存器总数降低30.7%,存储单元占用率降低21.5%.该算法适用于对含有大量小数乘法运算的系统进行低功耗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与导读《小数的性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小数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让学生有目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比较简洁,是对上一节内容的承接,主要是通过对整个程序设计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编程加工的内在机制,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透视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坛新秀评比课.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五章第三节的<多媒体的数字化>中的内容,是综合性、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二进制和图像的特点,为这节课打下基础,所以在上课时直接导入主题.  相似文献   

13.
微课选题分析本节微课内容选自北京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4课《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本课内容主要分为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登录电子邮箱及收发电子邮件三部分,其中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是开展本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本课的重难点。但是受网络实名制政策影响,在申请邮箱时需要进行手机验证,这部分操作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所以需要借助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背景透视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坛新秀评比课。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五章第三节的《多媒体的数字化》中的内容,是综合性、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二进制和图像的特点,为这节课打下基础,所以在上课时直接导入主题。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内容为该教材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共1课时。本节课是教材的开篇章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到信息的重要性、归纳出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本节课的内容而言,与上机操作课相比显得相对枯燥,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十进制分数转化成二进制小数的一种简捷的方法,这对于初学者掌握数制转换关系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A的一种改进型小数分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亮  陈宗义 《软件》2012,(1):34-35,38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现有小数分频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累加器小数分频法,以实现更高精度的小数分频。最后利用VHDL语言在ACTIVE-HDL仿真软件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clk_out与clk1023频率基本一致;每个clk_out时钟周期有48或49个clk_in时钟,达到了分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以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第十七课的<冷战时代>为例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和社会主义阵营(苏联)的对抗,所以课件的开始画面就要体现这两个国家在本节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改变照片大小、旋转照片及给照片添加文字,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并为后面制作电子相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介绍基于FPGA可编程单元设计的一种占空比在整数范围内可调、分频比最小单位为0.1的可控分频器的设计,并对该分频器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小数分频精度的改进型双模小数分频法——整数/半整数转换双模小数分频法。设计在通过仿真、综合、后仿真后,在Xilinx FPGA上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