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辐射导弹利用被动导引头角跟踪系统捕获跟踪辐射源目标,是毁伤辐射源目标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简述了反辐射导弹与雷达辐射源的电子对抗过程,详细分析了反辐射诱偏技术,研究了基于捷变频的角闪烁技术,并对其干扰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点源布站形式,雷达和诱饵辐射源均采用捷变频体制,可以有效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根据红外成像导引头角跟踪系统控制回路各部分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建立了导引头的数学模型。对导引头角跟踪回路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从跟踪回路的跟踪性能、参数变化对回路性能的影响、考虑射手模型时角跟踪回路的性能、隔离度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导引头跟踪回路的超调量、上升时间、隔离度等性能已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对导引头角跟踪系统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建议,为红外成像导弹制导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和总体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被动单脉冲导引头对噪声调频干扰的角跟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被动振幅和差单脉冲导引头对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源的响应和跟踪特性,并重点研究了主波束内存在两个非相干干扰源的情况下导引头的角跟踪规律,最后提出了在存在两个噪声调频干扰时导引头提取角信号的一种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主动雷达导引头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以PD体制导引头为例,分析了导引头单脉冲角跟踪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同步闪烁干扰和交叉眼干扰这两种能够有效进行角度欺骗的干扰手段,并对干扰性能做出了仿真。  相似文献   

5.
0328523反辐射导引头试验与评估[刊,中]/俞静一//航天电子对抗.—2003.(4).—29-32(D2)在简述反辐射导引头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反辐射导引头的抗干扰技术和对抗反辐射导引头技术,最后提出反辐射导引头试验与评估方法。参2  相似文献   

6.
王勇军  柯凯 《舰船电子对抗》2015,(1):98-100,117
两点源诱偏是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首先采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的原理,讨论了两点源诱偏作用下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瞄准方向,给出了两点源诱骗反辐射导弹的脱靶距离模型和案例分析,为研究靶场诱偏系统的试验方法和使用原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1):106-110
反辐射导引头是反辐射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陀螺稳定平台导引头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引头,给出了制导控制所需的视线角速度信息。但由于平台的随机扰动和被动导引头的测向噪声,导致导引头无法实现视线角速度的准确测量,因此需要对跟踪回路进行滤波,以得到满足制导要求的视线角速度信息。惯性环节滤波器和矩形窗平均值滤波器是2种常用的数字滤波器,通过Simulink仿真对采用这2种滤波器的跟踪回路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时域和频域的差异性,给出滤波方法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象限探测器角跟踪误差对激光制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四象限探测器对目标进行主动探测时的角跟踪误差计算公式,得出了适合于半主动制导时角跟踪随机误差的计算方法,并以激光半主动制导导引头为例,计算了随机误差对导引头跟踪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鹏 《现代导航》2011,2(2):111-114
本文介绍了反辐射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几个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快速捕获目标的宽带数字瞬时测频方法,同时对宽带多路测向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用工程方法和工具来评估扫掠音频(SA)干扰对抗隐蔽接收(LORO)角跟踪导引头雷达的电子对抗效能,分析了SA电子对抗与LORO导引头的交战过程,表明工程分析方法和工具可用于电子对抗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1.
空地反辐射导弹抗点源诱偏全弹道作战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空地反辐射导弹在多点源诱偏作用下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瞄准方向,建立了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抗诱偏模型,分析了影响反辐射导弹抗诱偏效能的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减小导引头分辨角是实现导弹抗点源诱偏的有效途径的结论.最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及导引方程对反辐射导弹抗三点源诱偏进行了全弹道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反舰导弹导引头伺服系统对于目标搜索、目标跟踪和目标参数测量起着重要作用,它的精度直接影响反舰导弹制导精度.首先根据导引头伺服系统结构,在干扰条件下对导引头角稳定回路、角跟踪回路和角预定回路进行分析,建立导引头伺服系统数学模型;为提高导引头抗干扰能力,在角跟踪回路中引入Kalman滤波器,通过滤波可以为系统提供精确的目标数据;然后结合工程实际,构建导引头伺服系统的Simulink控制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最后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导引头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为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点源诱骗抗反辐射导弹合成场计算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反辐射导弹在三点源诱骗及多点源诱骗情况下被动雷达导引头处合成场的计算,分析了多点源诱骗系统抗反辐射导弹的条件,对三点源诱骗抗反辐射导弹合成场强和相位进行了推导计算,最后采用Matlab对导弹实时飞行过程中导引头处的合成场的幅度和相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反辐射导弹对抗诱饵系统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诱饵诱骗ARM的原理,提出采用ARM双模导引头对抗反辐射导弹诱饵的技术。通过改变导引头的工作频率使之由微波波段适时跳变到毫米波波段,利用主动毫米波导引头的窄波束分辨目标,直接摧毁敌方的雷达或诱饵站。理论分析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反辐射导弹飞行过程中雷达导引头接收信号的变化,将导弹的抗诱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提出了复合抗诱偏的方法。将单脉冲测向、超分辨DOA估计结合起来,分别运用于相应阶段中,理论上可以克服采用传统单脉冲测向体制的反辐射导弹容易被诱偏的缺陷。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复合测向技术的雷达导引头在实现反辐射导弹抗诱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被动单脉冲雷达导引头主波束内同时存在两个干扰源时导引头被干扰源诱偏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预警机诱偏反辐射导弹的数学模型,重点推导和分析了诱偏的效果与预警机和诱饵的飞行速度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选取合适的速度和间距诱偏反辐射导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反辐射武器攻击多点源诱偏系统飞行轨迹,判断其最终落点只与空间分离点位置及反辐射武器自身运动参数有关,提出了利用飞艇搭载反辐射导引头模拟反辐射武器攻击的试验方法,给出了空间分离点位置计算公式以及影响空间分离点位置的参数,对如何确定诱骗系统的诱骗能力或是反辐射武器抗诱偏能力的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源干扰样式,高重频脉冲可有效压制宽带接收机,实现对反辐射武器的干扰以保护雷达的安全。除了对导引头前端的信号处理过程产生干扰,高重频干扰同时会降低分选参数测量精度使反辐射武器无法锁定雷达辐射源。为明确其干扰机理,首先分析高重频脉冲信号特征,接着针对被动导引头分选参数测量过程研究了高重频脉冲的干扰机理,并结合导引头工作过程建立了干扰效能与脉冲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最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重频脉冲的频域特性及进入导引头后产生的类噪声效应是干扰作用的重要原因,加大干扰功率、提高重频是强化干扰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雷达电磁诱饵不能诱偏加装红外制导导引头反辐射导弹的问题,提出了雷达红外诱饵弹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法,分析了雷达红外诱饵弹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红外诱饵弹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能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效能模型,对红外诱饵弹在实际中的运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反辐射导弹(ARM)导引头的信号检测、预分选、分选原理,提出了一种针对新型雷达抗ARM的诱偏源诱骗方法,分析了时序设计原理,论证了其有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最后给出了动态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