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典型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UAP是AMI的前期表现,动脉粥样硬化(AS)是UAP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症,病情较重,预后较差,部分患者易发展为AMI和猝死.本文应用降纤酶治疗UAP2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变化多样,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以迅速发展为AMI或猝死,因此,对UAP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型(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部分可发展AMI和猝死.1.6-二磷酸果糖 (FOP)联合小剂量肝素(LD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国内尚未见临床观察报告,现将我院近年来使用EDP和LDH治疗老年人UAP获得满意疗效,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5.
胡香金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6):768-76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汀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玉芹 《广东医学》2003,24(9):100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临床治疗及预后较差,可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2年8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严重程度介于稳定心绞痛与 AMI之间,有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防止AMI发生,改善病人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地尔硫卓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梗死前心绞痛[1]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不稳定型心肌缺血综合症,也是心脏意外发生的前驱信号.这类患者是发生心脏意外的高危对象,约有10%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发展为AMI[2],而老年人的UAP患者中存在患病率高、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AMI等特点,因此,对老年UAP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尤为重要.对老年UPA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为探讨老年UAP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中所产生的不同护理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UAP)是一种严重的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它代表一组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心脏性猝死 (SCD)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包括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其它各型心绞痛。由于UAP病情变化多端 ,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也可能迅速进展为AMI或SCD ,因此UAP正确诊治 ,具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1 病因和发病机制1.1 病因 UAP是冠心病心绞痛中的类型之一。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固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或坏死…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与丹参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丹参注射液治疗UAP患者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并且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判定.方法 根据WHO的UAP诊断标准,对41例UAP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对UAP患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结论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抗凝方法(经t检验,p<0.05)疗效显著,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预防和防止了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心脏猝死.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vocar-dial infarct,AMI)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UAP患者的发生与冠脉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有关,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AMI或猝死,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改善UAP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祁斌良 《微创医学》2002,21(1):65-6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由于其病情多变化,可逆转为SAP,但亦可迅速进展为AMI或猝死,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为探索路路通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1999年4月至20 00年12月观察了路路通与丹参注射液对UA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异质性较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展成AMI或猝死[1].对UAP患者的肌钙蛋白Ⅰ(CTn Ⅰ)检测能更好地对UAP病情进行监测,指导临床诊治,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本文通过对部分UAP患者、SAP患者及健康人血清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定量测定,以探讨CTnⅠ在UAP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安徽医学》2005,26(3):252-25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生猝死,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预防其进展为AMI或猝死非常重要。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治疗UAP,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 2 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和 2 1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入院时即予抽肘静脉血 1.0ml ,放入有EDTANa2 抗凝管中 ,摇匀后应用瑞典产AC -90 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血小板计数 (PLT )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并与对照组 3 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UAP、AMI患者的PLT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SAP、UAP和AMI患者的MPV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 ,其中UAP和AMI增大更显著 (P <0 .0 1)。提示冠心病患者PLT和MPV变化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个中间综合征,易发展为AMI或猝死(SCD),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我们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重叠肝素治疗UAP38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学会及WHO临?..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又被称为中间综合征,临床表现较重,易导致AMI或猝死.主要包括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中间综合征及梗死后心绞痛等多种不稳定的临床状态,其病情发展既受病变程度的制约,又受治疗与护理的影响.若正确处理,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否则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梗、严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我科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老年UAP患者50例,通过早期有效的监护、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表现。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处理 ,病人可能发展成为 AMI,甚至猝死 ,故临床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1] 。近年来对 UAP的治疗研究较多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UAP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 ,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改善疾病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2 ] 。我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采用扩冠、抗凝、溶栓、降脂等措施联合治疗以观察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治疗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其中男 40例 ,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