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公英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细胞突变作用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蒲公英(TM)抗突变作用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观察蒲公英水煎液对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的影响。结果:①环磷酰胺(CP)单独作用时,能抑制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与TM联合作用时,有丝分裂指数明显比阳性对照组提高(P<0.01)。②蒲公英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地抑制由于CP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率,其抑制率分别为39.62 %、58.49 %、54.72 %,同时对CP诱发的微核率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蒲公英水煎液不会导致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的增加(P> 0.05)。结论:蒲公英本身没有致突变性,能抑制CP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促进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金荞麦的致突变性和致畸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中草药荞麦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试验的结果。金荞麦1-5000μg/皿时,对TA97,TA98,TA100和 TA102在±S9的条件下,均未诱发阳性结果;对正定霉素和甲基甲烷磺酸酯所诱发的TA98和TA100菌株的回复突变,具有抗突变作用;对NIH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阴性;未见诱发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染色体(±S9)畸变的作用;对NIH系小鼠的生殖能力和胎鼠的生长发育均未见不良影响,对胎鼠外观、骨骼、内脏亦无致畸胎作用。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致畸致突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报道了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小鼠致畸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的研究结果.结果与结论:DEHP大剂量(1 000 mg/kg、2 000 mg/kg)时对小鼠有明显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DEHP对Ames试验的4个标准菌株无明显诱变作用,但可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并具染色体畸变效应.  相似文献   

4.
淫羊藿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体内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 (IC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采用ICA与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比试验 ,观察ICA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 :ICA在体内外对白血病细胞均有较明显的诱导分化和抑制增殖作用 ,且与ATRA合用可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 :ICA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大白鼠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nscheduledDNAsynthesis ,UDS)实验检测冬凌草甲素对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地抑制环磷酰胺(CP)诱导的小鼠骨髓PCE微核发生率(P <0 .0 1)及盐酸氧芥(NH2 ·HCl)诱导的小鼠肝原代细胞UDS(P<0 .0 1)。结论 冬凌草甲素具有明显的抑制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木鳖子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from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CMSEE)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及其荷瘤小鼠移植瘤侵袭转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划痕实验和体外迁移实验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MSEE(20、25、30μg/mL)作用24和48 h后,B16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改变;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MSEE(20、25、30μg/mL)作用24 h以及25μg/mL CMSEE作用不同时间(0、6、12、24、36、48 h)对B16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 mRNA及其蛋白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B16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用10 mg/kg CMSEE灌胃治疗荷瘤小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肝、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CMSEE(20~30 μg/mL)可明显抑制B16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可使B16细胞划痕的直径明显变宽(P<0.05),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CMSEE(20~30μg/mL)可明显下调B16细胞中MMP-2、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并有浓度依赖性;而CMSEE对B16细胞中TIMP-1和TIMP-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CMSEE可有效抑制小鼠体内黑素瘤的侵袭和转移.结论:CMSEE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小鼠B16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小鼠肺转移癌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雄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敲除NK细胞,建立肺腺癌A549细胞诱导的实验性肺转移癌动物模型。每天给予小鼠口服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实验性肺转移癌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转移瘤中增生指数(Ki67染色)和微血管密度(CD31染色)的影响。结果:A549细胞在肺表面形成弥漫性的转移性损伤,50mg/kg/d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口服治疗组肺表面比对照组光滑,肺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和10mg/kg/d治疗组(P<0.05),而10mg/kg/d治疗组的肺重量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A549细胞接种后35天,对照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组未见小鼠体重明显下降。口服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50mg/kg/d,明显减少肺组织内转移性肺损伤的数目和面积,同时显著减少Ki67阳性的增生性肿瘤细胞数(P<0.001)。结论:抑制Src酪氨酸激酶通过抑制局部增殖和浸润抑制A549细胞诱导的肺转移癌。  相似文献   

8.
单用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抗肿瘤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胺酶(CD)基因与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联合转移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抗肿瘤免疫的诱导作用。复制荷瘤小鼠模型后在荷瘤部位注射表达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D)及表达小鼠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IL2),并连续10天、每天1次腹腔注射5氟胞嘧啶(5FC)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AdCD/5FC/AdIL2联合基因治疗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并明显延长其生存期(P<0.01)。联合基因治疗组小鼠肿瘤细胞发生明显的坏死,瘤内及瘤周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瘤内CD4~ 和CD8~ T细胞明显增加,脾细胞NK和CI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用AdCD/5FC、对照病毒AdLacZ/5FC或PBS组。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自杀基因与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可更有效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更显著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对人肿瘤细胞系和动物移植瘤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APBMV)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及对小鼠肝癌H22移植瘤的作用.方法体外应用MTT法、生长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APBMV对HL-60、SMMC-7721及H22瘤细胞的作用;体内实验采用小鼠H22实体瘤模型,检测肿瘤生长抑制率(IR)、白细胞计数(WBC)和脾脏指数(SI),观察APBMV对H22带瘤小鼠的影响.结果APBMV 对HL-60和SMMC-7721细胞均具较强的毒性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0.74 μg/ml和11.33 μg/ml; APBMV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的生长,剂量效应关系明显,HL-60和SMMC-7721细胞24h、48h和96h的IC50值分别为19.41 μg/ml、9.90 μg/ml、11.41 μg/ml和l5.87 μg/ml、13.05 μg/ml、8.70 μg/ml;APBMV浓度>8 μg/ml时,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集落形成(P<0.01),IC50为10.83 μg/ml.H22细胞经APBMV处理后,代谢MTT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P>0.05).APBMV能显著抑制H22带瘤小鼠的肿瘤生长,IR最高达40.30%( P<0.01), 小鼠WBC和SI无明显变化或略高于对照组,而5-Fu组小鼠WBC和SI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APBMV是东亚钳蝎蝎毒中有效低毒的抗肿瘤成分,对HL-60、SMMC-7721细胞和小鼠H22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贾艺峰  孟爱民 《癌症》1991,10(2):93-96
以癌胚抗原(CEA)抗体(IgG)作为抗癌药物平阳霉素(A_5)的载体,制备CEAIgG-A_5交联通过胎盘兰排斥试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及裸小鼠体内接种治疗,比较CEAIgG-A_5,A_5和CEAIgG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的体外、体内细胞杀伤作用,结果见到ECAIgG-A_5对Eca109培养细胞杀伤效应大于CEAIgG或A_5(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CEAIgGA_5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Eca-109移植瘤生K,浸润程度降低并趋于高分化,其效应大于A_5,并且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1.
Li J  Sun Y  Masako C  Li F  Alan G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8):471-474
目的研究鼠因子Ⅶ(mf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融合蛋白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活性。方法构建表达Ⅶ因子SEA融合蛋白的腺病毒载体,用293包装细胞系制备病毒Ad/mfⅦSEA。局部荧光检测证明其表达能力和安全性后,直接应用病毒感染的293细胞以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试验。采用小鼠205H12肺转移模型和小鼠RM1皮下肿瘤模型检测mfⅦSEA对小鼠皮下肿瘤生长和肺转移形成的抑制情况。结果腺病毒感染的293细胞诱导的二次感染只在注射局部产生,而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无任何影响。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mfⅦSEA治疗组肺转移数(23±8)与空载体对照组(193±38)和PBS对照组(211±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抗小鼠前列腺肿瘤的动物实验中,mfⅦSEA对皮下肿瘤的抑制非常明显,第23天时,治疗组皮下肿瘤的体积平均为(342.6±107.1)mm3,明显小于空载体对照组(2244.3±350)mm3和SEA对照组(1208.3±210)mm3。结论mfⅦSEA融合蛋白能明显抑制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和肺转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氯化铬和重铬酸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氯化铬和重铬酸钾两种价态铬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致突变性及急性毒性。 方法: CHL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沙门氏菌诱变性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 经MTT比色法测定,氯化铬和重铬酸钾对CHL细胞半数抑制剂量(IC 50)分别为33.80 mmol / L和8.02 μ mol / L,对小鼠口服急性毒性LD 50分别为2 143.3 和171.0 mg / kg,表明重铬酸钾的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均明显大于氯化铬,重铬酸钾诱发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比阴性对照增加2倍以上而氯化铬无明显增加。 结论: 重铬酸钾的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均大于氯化铬,重铬酸钾对沙门氏菌具有致突变性,而氯化铬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3.
给小鼠一次性注射TNP-IgG 可使小鼠接触性致敏反应对抑制细胞和抑制因子的作用产生抵抗,作者发现,经注射TNP-IgG 之后,小鼠T 细胞在体外能产生一种抗原特异性抗抑制因子(Contras-uppressor factor,TesF)。经事先与TesF 共同培育后,免疫细胞能对随后加入的抑制性T 细胞或T细胞抑制因子产生耐受。TesF 为半抗原(TNP)所特异,能与抗I-J 结  相似文献   

14.
于勇  刘阳  范文今 《中国肿瘤》2003,12(6):365-367
为研究榄香榄和高聚金葡素(HAS)对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以昆明鼠做小鼠肉瘤180(S—180)、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检测榄香榄和高聚金葡素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用小鼠腹腔巨噬鸡红细胞试验,NK细胞活性测定检测其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榄香榄和HAS不但可以抑制移植性肿瘤、而且能增强小鼠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体外转染小鼠红白血病FBL-3细胞,结果CD基因转移后该细胞对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提高了近1000倍,FBL-3细胞有明显的凋亡发生,且观察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小鼠体内接种FBL-3红白血病细胞后3天,肿瘤局部注射小鼠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的表达载体(Ad-IL-2)和Ad-CD腺病毒载体,然后连续10天给予5-FC 300mg/kg行治疗.结果FBL-3皮下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部分小鼠肿瘤消失.联合治疗小鼠的存活期明显大于单用Ad-IL-2治疗组和单用自杀基因CD与5-FC治疗组.体内免疫功能检测表明,经小鼠自杀基因与IL-2联合基因治疗后小鼠脾细胞的CTL杀伤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人LI—LAK细胞作了对小鼠S_(180)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试验,并与环磷酰胺分别及协同对小鼠S_(180)荷瘤鼠体内抗瘤试验。结果表明:人LI—LAK细胞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小鼠S_(180)肿瘤的作用。经人LI—LAK细胞及环磷酰胺治疗,S_(180)荷瘤鼠存活期显著延长,部分可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17.
应用刻痕标记荧光扩散试验,可以观察到促癌物TPA抑制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GJIC)。本文探讨用荧光扩散试验检测抗促癌物的可能性。经小鼠皮肤乳头状瘤诱发试验检查的3种已知抗促癌物(姜黄素,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绿茶提取物),均能明显阻断TPA抑制BALB/C3T3细胞间的荧光扩散作用。用文献中报道的另一种筛选抗促癌物的方法,找到12种中草药抑制TPA诱导小鼠耳皮肤水肿,其中9种在本荧光扩散试验中可以明显拮抗TPA的作用,另外6种中草药在这两种试验中均为阴性。本研究初步表明,刻痕标记/荧光扩散试验有可能用于抗促癌物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聚肌胞(PolyI:C)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秀国  吴德政 《癌症》1991,10(3):173-176
本文观察了国产聚肌胞(polyI:C)在小鼠体内抗瘤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结果表明,5mg/kg polyI:C对小鼠肉瘤180,Lewis肺癌和小鼠肝癌抑瘤率分别为37.3%、61.6%和44.2%。在免疫调节作用中,polyI:C在体内外均增加NK,Mφ和抗体依赖的Mφ活性。注射polyI:C后的小鼠血清较正常小鼠血清在体外对P_(388)细胞有较强的抑制DNA合成作用。polyI:C本身无明显细胞毒作用(100μg/ml抑制P_(388)细胞~3HTdR掺入率为16.5%)。实验提示polyI:C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染CD40配体(CIMOL)的卵巢癌细胞株OVHM(CD40L-OVHM)体内抗卵巢癌肝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6~8周龄的C57BL/6N×C3H/He杂交一代(B6C3F1)雌性小鼠5只,经小鼠脾脏内接种OVHM,应用HE染色法验证小鼠肝脾转移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将OVHM细胞、空载体DNA-pMKITneo-OVHM细胞和CD40L-OVHM细胞接种于B6C3F1小鼠的脾脏,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荷瘤小鼠脾细胞CD11c分子的表达情况;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IL-4和IL-10的含量,并且观察小鼠脾脏和肝脏的成瘤情况及小鼠生存时间.结果 经病理学证实,卵巢癌肝脾转移动物模型建立成功.CD40L-OVHM组中小鼠脾细胞CD11c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OVHM组和转染空载体DNA-pMKITneo-OVHM组.CD40L-OVHM组小鼠脾脏内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明显增强,小鼠外周血血清中IFN-γ、TNF-α和IL-12的含量明显升高,而IL-4和IL-10的含量则明显降低,与OVHM组和转染空载体DNA-pMKITneo-OVHM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L-OVHM组小鼠的肝脏和脾脏重量均明显低于OVHM组和转染空载体DNA-pMKITneo-OVHM组,并且小鼠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P<0.05).结论 转染CD40L cDNA的卵巢癌细胞可促进脾脏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和分化,增强脾脏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诱导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这可能是CD40L基因体内抗卵巢癌肝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香加皮杠柳苷对结肠癌细胞SW480体内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观察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cin e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 CPP)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材料与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CPP不同浓度(0.125、0.25、0.5、1.0、2.0 μg/ml)处理SW480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于CPP (0.5 μg/ml)处理SW480细胞24 h 后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移植瘤抑制实验。以上各实验均设立对照组。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PP对SW480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CPP 处理SW480细胞后,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CPP可明显下调SW480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P<0.01);以30 mg/kg CPP对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进行治疗后,荷瘤小鼠的肿瘤重量和体积均被明显抑制,抑瘤率为61.41%(P<0.01)。CPP治疗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性变化。 结论: CPP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体内外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