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与随机拔管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238例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对照组155例无特殊选择随机地拔除留置导尿管。结果 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地预防继发性尿潴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方法后拔除尿管对预防剖宫产后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腹壁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23例。2组均遵循医嘱术后导尿管长期开放6h后拔管。实验组在静滴最后一瓶液体前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立即拔管;对照组按医嘱术后导尿管长期开放6h即拔管。结果实验组拔管后3h内能自己排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闭尿管后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比尿管长期开放6h拔管能明显减少拔管后再发尿潴留。  相似文献   

3.
王艳 《现代护理》2008,14(4):523-523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方法后拔除尿管对预防剖宫产后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腹壁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23例。2组均遵循医嘱术后导尿管长期开放6h后拔管。实验组在静滴最后一瓶液体前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立即拔管;对照组按医嘱术后导尿管长期开放6h即拔管。结果实验组拔管后3h内能自己排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闭尿管后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比尿管长期开放6h拔管能明显减少拔管后再发尿潴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两种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发生尿潴留的情况,为拔除留置尿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1月我科收治的留置尿管的患者2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7例患者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抽尽尿管气囊,嘱患者自行排尿冲出导尿管;对照组108例患者在医嘱停止留置尿管时即抽尽尿管内气囊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两组患者排尿疼痛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情况下抽尽尿管气囊,嘱患者自行排尿冲出导尿管的方法能减少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术后拔除尿管方法。[方法]将择期手术的126例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的男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取随机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组选择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至膀胱充盈后拔除导尿管。两组患儿均选用儿童型6Fr~8Fr硅胶导尿管。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烦躁哭闹、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时呼吸、血压及心率上升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引起的排尿不适、尿道损伤、尿路感染、继发尿潴留、重插尿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手术的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体外循环术后选择膀胱充盈拔除导尿管,可有效预防继发性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呼吸衰竭患者两种拔除尿管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呼吸衰竭患者在膀胱充盈与膀胱排空状态下拔除尿管方法的应用比较。方法:将膀胱充盈状态下拔除导尿管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膀胱排空状态下拔除导尿管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的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50例,重新实施导尿术2例,对照组50例患者,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40例,重新实施导尿术10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自主排尿和重新实施导尿术人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膀胱充盈状态拔除尿管有助于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自主排尿。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继发性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尿路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改良式拔尿管方法与传统拔管方法对老年人拔管后排尿的影响。方法将84例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拔尿管前先夹闭尿管,在膀胱充盈时将灭菌后的开塞露注入膀胱,抽出尿管气囊内液体后再回注0.5ml生理盐水,让尿管随尿液自然排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管方法拔除尿管,即在膀胱充盈时,抽出气囊内全部液体,拔除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及尿路刺激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及尿路刺激征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拔尿管法,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尿道损伤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18例单纯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前用O.02%呋喃西林溶液被动灌注快速充盈膀胱,患者有尿意时快速拔除导尿管,嘱患者排尿;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在有尿意、膀胱自主充盈时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潴留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呋喃西林膀胱灌注后拔除尿管,能提高患者自然排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拔除导尿管方法对减少再发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直接拔管,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时缓慢抽净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5 ml的生理盐水后顺时针旋转拔管.结果 对照组在拔管后有效排尿成功率为84%,实验组有效排尿成功率为96%,拔除尿管后尿道刺激程度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充盈时拔管优十膀胱空虚时拔管,抽出气囊内液体后再注入少许液体及缓慢旋转的手法可减少尿道刺激程度.观察组拔管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光束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拔除留置导尿的改良方式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直光束绿激光汽化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立即地塞米松5 mg静推,次日拔尿管前2 h再次地塞米松5 mg静推,拔管前1 h消炎痛栓100 mg纳肛,拔管前予生理盐水膀胱冲洗,边冲边缓慢拔出尿管至前列腺窝,冲出液清亮后,继续充盈膀胱当患者感尿意明显时拔除留置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除导尿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患者血尿、尿潴留、排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尿程度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的拔管方法优越、痛苦少、血尿程度轻、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且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恩波 《护理研究》2008,22(15):1357-1358
[目的]探讨产后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产后留置导尿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留置导尿在膀胱充盈时拔导尿管比在膀胱空虚时拔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拔管时膀胱充盈状态对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6月留置导尿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膀胱空虚时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膀胱高度充盈,患者自觉尿意强烈难忍时拔除导尿管.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尿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26.7%,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膀胱高度充盈时拔除导尿管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操作简便,不产生额外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拔尿管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适宜的拔除导尿管时机。方法将142例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的产妇,术后留置尿管开放12h后夹闭,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间断放尿12h,实验组71例:保留膀胱余尿拔除导尿管。对照组71例:放尽膀胱尿液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潴留的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主排尿时间早,尿潴留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可在术后24h留有膀胱余尿拔除尿管,减少尿潴留,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应恩波 《护理研究》2008,22(5):1357-1358
[目的]探讨产后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产后留置导尿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留置导尿在膀胱充盈时拔导尿管比在膀胱空虚时拔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任晓艳  朱宁  张燕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14-1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拔除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TUR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拔管前均夹闭尿管至膀胱充盈,患者有尿意时,常规用20 ml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嘱患者双腿屈膝深呼吸。实验组用1 ml注射器注入0.8 ml无菌生理盐水至气囊内,同时用5 ml注射器抽取3 ml无菌石蜡油,由尿管边注入石蜡油边转动尿管缓慢拔出尿管;对照组常规拔除尿管。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出现的排尿疼痛、血尿、尿潴留及需再次置管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P<0.01)。结论:实验组拔除尿管的方法优越,可明显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拔除留置尿管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450例留置尿管病人分成实验组236例,导尿管在膀胱充盈时拔除,对照组214例,在膀胱空虚时拔除.观察拔管后第1次排尿量、排尿时是否需要诱导两个指标.结果两组排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比膀胱空虚时优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预防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减少拔管后再次导尿.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手术留置尿管患者60例,分实验组30例,患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先拔出尿管,同时协助患者床上或床下自行排尿;对照组30例,当患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先开放尿管放完尿液后拔管,待患者下次有尿意时,再协助患者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时拔管为临床最佳拔管时机,提高了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减少了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下腹部手术后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下腹部手术后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96例下腹部手术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拔尿管前放出尿液,排空膀胱.用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mL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后无再次导尿现象,对照组拔管后再次导尿10例.[结论]下腹部手术后拔导管前行膀胱冲洗可以预防尿潴留.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07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3例,实验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排尿和常规拔管,实验组采用术前排尿训练和膀胱功能锻练,排尿困难者采用针刺穴位促排尿,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拔管,比较2组的排尿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前实施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孟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18-3318
目的改进手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00例符合研究界定条件的心外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后拔除尿管,即术前行床上排尿训练;拔管前夹闭尿管间断放尿后行膀胱冲洗。结果实验组有49例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结论对心脏手术留置尿管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