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荷人鼻咽癌裸鼠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VEGF与内皮抑素(ES)比值的变化,以及它们与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BALB/c裸小鼠复制荷人鼻咽癌裸鼠模型,通过ELISA方法和EIA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病期荷人鼻咽癌裸鼠血VEGF和ES的浓度,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结果:发现荷瘤鼠血中VEGF含量在种瘤5 d组[(81.79±13.20) μg/L]或10d组[(87.78±2.76) μg/L]与正常裸鼠[(82.06±9.78) μg/L]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种瘤20 d组[(101.58±10.71) μg/L]显著高于正常裸鼠(P<0.05)。种瘤30 d组、40 d组[(97.20±9.98) μg/L]、[(88.22±12.94) μg/L]与正常裸鼠、种瘤5 d组、10 d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瘤宿主血VEGF含量逐渐升高,种瘤20 d组明显增高并达高峰,种瘤30 d组、40 d组降至正常水平。V/E比值在种瘤5 d组低于正常裸鼠(P<0.05),30 d组、40 d组持续在低水平(P<0.05)。结论:提示肿瘤的发展与血VEGF和VEGF/ES比值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及其治疗心衰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挑选4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做心衰模型,其余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周后将存活的2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心力衰竭+依普利酮治疗组(n=10),给予依普利酮200mg/(kg.d)灌胃,心力衰竭组(n=10)与正常对照组大鼠(n=10)给与安慰剂(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观测一般变化,测定大鼠心功能及血清TNF-α含量。结果:心衰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组TNF-α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水平与心衰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普利酮可以降低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发育期慢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海马主穹窿蛋白(MVP)的表达及左乙拉西坦(LEV)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红藻氨酸(KA)1 mg/kg(浓度0.5 mg/ml),建立大鼠慢性癫痫模型,注射后连续观察8 h,癫痫发作达5级以上并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的大鼠,且两周后出现自发性反复惊厥发作者视为模型成功。将造模成功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KA组)20只,左乙拉西坦治疗组(KA+LEV组)20只,另取40只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分为NS组20只、NS+LEV组20只。用药组均于癫痫自发性反复发作后开始用药,疗程为6周,然后将所有大鼠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测定大鼠海马内MVP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1)大鼠海马MVP的阳性细胞计数与MVP的mRNA表达趋势相一致。(2)NS组、NS+LEV组大鼠海马有少量MVP阳性细胞及mRNA表达,NS+LEV组MVP阳性细胞数及mRNA的含量与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组MVP阳性细胞计数及mRNA的含量与NS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KA+LEV组与KA组相比,MVP的阳性细胞及mRNA含量减少(P<0.05)。结论:MVP可能参与慢性癫痫耐药的发生,LEV可以控制大鼠痫性发作,并下调MVP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的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方法:用雌性4周龄Wistar大鼠47只分组如下:高糖高脂组27只,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后,随机选其中7只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为对照组,其余20只于第5周开始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15 mg/kg,QW×4),第8周末,1只死亡,2只空腹血糖<16.7 mmol/L,被淘汰,17只空腹血糖≥16.7 mmol/L并继续高糖高脂饮食20周后,14只存活,为实验组1(其余3只实验过程中,于第19-20周均死于肺部感染);普通饲料组20只,普通饲料喂养,于第5周开始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60 mg/kg,1次注射),第8周末,4只死亡(STZ注射1周内死于多脏器衰竭),1只空腹血糖<16.7 mmol/L被淘汰,15只空腹血糖≥16.7 mmol/L并继续普通饲料喂养20周后,10只存活,为实验组2(其余5只于实验过程中第19-20周死于肺部感染)。通过颈动脉插管,测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彩色多谱勒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处死后称取心脏重量(HW);通过凋亡试剂盒采用过氧化物酶标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I)。结果:实验组1的糖尿病大鼠12只(n=12),实验组2的糖尿病大鼠7只(n=7),其 -dp/dtmax≤5 250 mmHg/s,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就HW、CAI而言,两组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1高于试验组2(P<0.01),两组EF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1死亡率却明显低于实验组2。结论:首次注射STZ 20周后,实验组1(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后,STZ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与实验组2(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STZ 1次大剂量腹腔注射)相比,实验组1更能成功复制成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芩素(BA)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和病理性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10 mg/kg)BA(BA-L)组、高剂量(30 mg/kg)BA(BA-H)组、雷公藤多苷片(TWP;6.25 mg/kg)组和BA-H+HIF-1α激动剂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MOG;40 mg/kg)组,每组12只。除control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采用II型胶原蛋白-完全弗氏佐剂法诱导RA大鼠模型。第2次免疫24 h后开始给药处理,每天给药一次,持续4周。检测大鼠在给药第0、7、14和28天时的足趾肿胀度,计算关节炎指数;计算大鼠胸腺和脾脏指数;HE染色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和VEGF受体2(又称激酶插入域受体,KDR)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HIF-1α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黄芩素(BA)对帕金森(PD)大鼠旋转行为及对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仅做假手术,设为伪手术组,其余50只建立PD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2只大鼠随机分为PD组(10只)、BA低剂量组(10只)、BA高剂量组(11只)、多巴丝肼组(11只)。确定造模成功后第2天BA低剂量组、BA高剂量组分别采用80 mg/(kg·d)、160 mg/(kg·d)BA灌胃,多巴丝肼组采用多巴丝肼片6.5 mg/(kg·d)灌胃,伪手术组与PD组均给予等量0.1 ml 2%DMSO溶液灌胃,1次/d,连续干预4周。末次给药后4 h观察大鼠旋转行为;脱颈处死大鼠后测定各组脑黑质IL-1β、TNF-α、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TH染色观察各组脑黑质多巴胺能损伤情况;Tunel染色测定各组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脑黑质p-β-catenin、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伪手术组相比,PD组、BA低剂量组、B...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淫羊藿苷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介导的血管生成调节大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方法 取SD雌性大鼠通过灌胃羟基脲+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容受障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10 mg/kg)组、淫羊藿苷高剂量(20 mg/kg)组、淫羊藿苷高剂量(20 mg/kg)+空载组、淫羊藿苷高剂量(20 mg/kg)+HIF-1α敲低组,每组20只,另选20只SD雌性大鼠灌胃+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做对照组,将各组雌鼠与雄鼠合笼得到孕鼠并分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性激素[雌激素(E2)、孕酮激素(P)]水平、平均着床胚胎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HIF-1α/VEGF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表面附着大量短细微绒毛,未发现胞饮突,血清E2与P水平、平均着床胚胎数、子宫内膜MVD、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淫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五味子乙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移植癌裸鼠存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裸鼠随机分为4组:移植瘤模型 (Y79) 组、五味子乙素低中高剂量(10、20、50 mg/kg BW)组。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蛋白印迹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R2、P-P38、P38、P-Hsp27和Hsp27蛋白水平。结果:五味子乙素(10、20、50 mg/kg)组裸鼠肿瘤体积小于移植瘤模型组(P<0.01)。同时,五味子乙素(10、20、50 mg/kg)组裸鼠存活率高于移植瘤模型组(P<0.01)。与移植瘤模型组相比,五味子乙素(10、20、50 mg/kg)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升高(P<0.01)。另外,五味子乙素(10、20、50 mg/kg)组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低于移植瘤模型组(P<0.01)。与移植瘤模型组相比,五味子乙素(10、20、50 mg/kg)组肿瘤组织VEGFR2蛋白水平及P-P38/P38和P-Hsp27/Hsp27比值下降(P<0.01)。结论:五味子乙素可减弱视网膜母细胞瘤移植癌裸鼠肿瘤生长,提高存活率,降低VEGF表达,抑制VEGF信号通路活化。  相似文献   

9.
陈建新 《医学信息》2019,(21):85-87
目的 研究米诺环素对脑出血大鼠VEGF、GLUT-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米诺环素组,每组20只。采用Ⅶ型胶原酶法制备Wistar大鼠右侧纹状体出血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米诺环素组给予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剂量为22.5 mg/kg,2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脑缺血后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s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VEGF及GLUT-1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大鼠脑组织的mNS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VEGF及GLUT-1的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诺环素可显著减轻脑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及组织学损伤,并提高大鼠脑组织VEGF及GLUT-1的表达水平,对脑出血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VEGF及GLU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Runx2,Osterix及MMP-13蛋白及基因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接受地塞米松20 mg/kg肌肉注射,1次/周,注射后,在跑步机上对动物进行训练。模型组根据训练时间分为3组(各10只):A组8周;B组10周;C组12周。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股骨头组织中基因及蛋白变化。 结果 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最大直径、空骨陷窝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脂肪细胞最大直径、空骨陷窝率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型组骨小梁面积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骨小梁面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型组大鼠Runx2,Osterix蛋白与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MMP-13蛋白与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Runx2,Osterix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股骨头组织,MMP-13高于正常股骨头组织。  相似文献   

11.
建立Wistar大鼠皮下瘤模型,研究能量可控陡脉冲(Energy controllable steep pulse,ECSP)对荷瘤大鼠移植瘤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实验结果观察到ECSP处理组肿瘤体积减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ECSP处理后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Gag-caspase-8 对小鼠乳腺癌4T1 细胞BALB/C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PEI 转染 法将Gag-caspase-8 转入293T 细胞包装,并收集病毒颗粒。BALB/C小鼠建立4T1 乳腺癌移植瘤模型,按照数字 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注射等量PBS)、Gag-caspase-8 治疗组( 注射1×106/mL Gag-caspase-8)和Gag 组( 注射 1×106/mL Gag)。在种植细胞第10 天开始经瘤内注射Gag-caspase-8 进行抑瘤实验,每只0.1 mL,每3 d 给药1 次, 共计3 次,观察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抑瘤实验第12 天处死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aspase-8 蛋白表达。结果:抑瘤实验12 d 时,对照组、Gag 组移植瘤体积明显高于Gag-caspase-8 组,Gag-caspase-8 组 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g-caspase-8 组Caspase-8 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Gag 组,Gagcaspase- 8 组肺部转移结节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ag-caspase-8 慢病毒颗粒对小鼠乳腺 癌荷瘤生长及肺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ISO-1对结直肠癌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互变异构酶活性抑制剂ISO-1对结直肠癌生长及其微血管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SO-1(0.01-100umol/L)在不同时间点(24、48和72 h)对CT26细胞增殖的影响.盲肠造疝原位移植瘤块术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将30只成功建模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周两次腹腔注射相同体积ISO-1(0.2 ml,20 mg/kg)、5%DMSO和无菌生理盐水(NS).治疗后每周两次观察小鼠盲肠肿瘤大小,第4周时处死小鼠.ELSI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VEGF浓度;CD31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在体外,ISO-1明显抑制CT26细胞增殖.在体内,ISO-1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第4周ISO-1组和DMSO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22%和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ISO-1组移植瘤质量明显小于DMSO组[(1.50±0.14)g比(1.80±0.14)g,P=0.017];与DMSO组比较,ISO-1降低小鼠血清中VEGF的水平[(14.62±6.49)ng/L比(63.34±10.22)ng/L,P<0.01]及肿瘤组织MVD[(16.6±3.7)比(35.8±7.3),P=0.002].结论 ISO-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原位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为LSO-1抑制MIF生物学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调VEGF表达与MV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百里醌对血管生成和胰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贴壁选择法培养人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细胞免疫组化检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VIII因子和 CD34表达,证实细胞属性;观察不同浓度(10 nmol/L、20 nmol/L和40 nmol/L)百里醌对EPCs小管形成的影响;不同浓度(20 μmol/L、40 μmol/L和80 μmol/L)百里醌作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建立裸鼠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分成对照组和百里醌组,实验结束后观察百里醌对裸鼠胰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胰腺肿瘤组织中Ki-67、CD34和VEGF的阳性表达。结果: 体外成功培养出人脐血EPCs,百里醌可显著抑制体外EPCs小管形成;并抑制体外人胰腺癌PANC-1细胞中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百里醌可明显抑制荷瘤裸鼠中胰腺肿瘤生长,并下调Ki-67、CD34和VEGF在胰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结论: 百里醌可抑制体内外血管生长,有望作为治疗胰腺癌的血管抑制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17-DMAG对胃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人胃癌细胞HGC-27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17-DMAG组(腹腔注射17-DMAG 25 mg/kg)、5-氟尿嘧啶(5-FU)组(腹腔注射5-FU20 mg/kg)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1(以阳性细胞数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17-DMAG组移植瘤体积为(288.10±23.32)mm3,5-FU组移植瘤体积为(366.37±26.42)mm3,对照组移植瘤体积为(957.66±117.51)mm3,前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移植瘤重量与对照组比较,17-DMAG组(0.41±0.02)g明显低于对照组(1.12±0.08)g,P0.05;5-FU组(0.48±0.05)g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12±0.08)g,P0.05;17-DMAG组和5-FU组抑瘤率分别63%和57%,2组抑瘤率无明显差异。17-DMAG组微血管密度(21.72±1.24)比对照组(37.78±1.68)明显减少,P0.05;5-FU组(36.70±1.51)和对照组(37.78±1.6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7-DMAG组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15.39±4.37)明显低于对照组(36.45±7.45)和5-FU组(26.11±6.26)。结论: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DMAG可通过降低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作为MRI对比剂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情况,探讨其用于分子靶向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5只,体质量(200±20)g,鼠龄3个月。按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予质量浓度0.1mg/mL的二乙基亚硝胺(DENA)溶液自由饮用,对照组饮用灭菌0.9%氯化钠溶液。于给药后20周先进行MRI平扫,再注入SPIO后1、24、48、72、96h分别行MRI增强扫描,每一时段5只。同理,空白对照组每一时段取2只。分析MRI图像,取血液标本进行肝功能测定,取肝脏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和普鲁士蓝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30.43±8.83)、(415.00±55.44)U/L]较对照组[分别为(39.57±7.25)、(132.93±39.03)U/L]显著升高(P<0.001)。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注入SPIO后1 h,各序列上肝脏组织信号明显下降,24 h肝脏组织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达到最大,48、72、96 h后均下降,各时段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20周肝癌组织,注入SPIO各时段其信号无明显变化(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蓝染的Kupffer细胞数在24 h达到最多,后逐步减少;部分高分化肝癌组织散在少许蓝染的Kupffer细胞,低分化肝癌组织内无蓝染细胞。不同肝脏组织SPIO增强后MRI各序列信号变化与组织中蓝染的Kupffer细胞数呈线性相关趋势,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正常=0.927,r肝硬化=0.912,P<0.01)。结论通过MRI扫描动态观察SPIO分布变化情况,不仅可用于肝脏恶性病变的检出,而且具有将SPIO作为MRI对比剂用于分子靶向成像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肠癌组织细胞内维甲酸受体 (retinoic acid receptor, RAR)含量,探讨维甲酸 (Retinoic acid, RA)对肠癌组织内RAR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4组,每组40只,其中第1、2组二甲基肼诱癌,第3、4组用生理盐水注射;于第7周开始,第2、3组按50mg/kg体重灌服维甲酸,每日1次,共8周.于7,14, 21周每组处死8只,于28周全部处死大鼠.测定RAR的含量.结果第1组肠癌发生率100%,第2组2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肠组织细胞核内存在丰富的RAR,而肠癌组织RAR含量明显减少,并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减少; RA对正常组织、肠癌组织内的RAR表达有显著性影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可以减少二甲基肼诱发肠癌的发生;肠癌组织细胞内存在着RAR表达的异常; RA对肠癌组织的调控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气管途径注入大鼠体内能减轻染矽尘大鼠的肺部损伤,但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迁移情况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经气管途径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染矽尘大鼠体内的分布和归巢情况。 方法: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Lv-eGFP)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锥虫蓝染色和CCK-8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活力及增殖情况。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染矽尘组和对照组,染矽尘组大鼠经气管内注入40 g/L无菌矽尘混悬液1 mL,对照组大鼠注入生理盐水1 mL。造模后第2天每只大鼠经气管注入2.5×106个Lv-eGFP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移植后的1,2,3,4周处死大鼠,取心、肝、脾、肺、肾、脑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织荧光表达,图文分析软件计算组织荧光强度。   结果与结论:感染复数为50时,转染与未转染Lv-e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活细胞率及增殖力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注入细胞后两组肺组织切片均可见广泛、强烈的绿色荧光,以支气管、血管周围明显,各时间点染矽尘组的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到第4周荧光仍较强。两组其余各脏器在第1周均可见荧光,肝、脾、心脏荧光强、分布广,肾、脑组织荧光相对较弱、分布较少;随时间推移,荧光均逐渐减弱,分布逐渐减少。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气管途径进入染矽尘大鼠体内后可归巢至受损肺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高频方波电脉冲对大鼠肝癌消融治疗的影响。 方法肝癌McA-RH7777细胞体外培养制备肿瘤细胞悬液,清洁级SD大鼠50只经肝内注射法建立肝癌模型。建模后1周,随机选取40只肝癌模型大鼠,按照简单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14)。实验组大鼠肝脏肿瘤在2 000 V/cm场强下接受电脉冲处理,对照组脉冲场强为0,频率均为1 Hz,脉宽为100 μs。2组大鼠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分别尾静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血尿素氮、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分别记录2组大鼠术前1 d,术后7、14、21 d肿瘤长径变化和术后60 d生存时间改变,记录治疗过程中相关性并发症情况;术后30 d分别随机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只大鼠,检测2组大鼠消融靶区肿瘤组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原癌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术后30 d,切取2组肿瘤消融区域组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UNEL染色分别计算肿瘤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凋亡率。对数据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及χ2检验。 结果实验组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大鼠不同时相点ALT、AST、CK、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458、39.842、33.343、52.335,P值均小于0.05),大鼠不同时相点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02、2.429,P值均大于0.05);对照组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ALT、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267、3.646,P值均小于0.05);大鼠不同时相点肌酐、血尿素氮、CK、LD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85、1.100、1.773、1.338,P值均大于0.05)。术前3、1 d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ALT、AST、肌酐、血尿素氮、CK及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术后1、21、30 d,实验组和对照组ALT、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14、-9.993、-9.362, 4.345、-4.802、-7.159,P值均小于0.05);术后1、7、14、21、30 d,实验组和对照组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1、0.322、0.045、-0.760、-0.741,4.345、0.784、-1.835、-4.802、-6.415;P值均大于0.05)。术后1、7 d,实验组和对照组CK、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3、4.437,7.817、5.183,P值均小于0.05)。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实验组肿瘤标志物AFP水平分别为(4.63±0.53)、(4.84±1.63)、(5.54±1.96)、(3.87±2.19)、(2.34±0.28)、(1.61±0.51)、(1.18±0.3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39,P<0.05);对照组各时相点血清AFP水平分别为(4.44±0.91)、(4.61±0.91)、(4.86±0.95)、(5.55±1.08)、(6.10±1.42)、(6.93±1.80)、(6.70±2.6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4,P<0.05)。术前3、1 d,实验组与对照组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2、0.501,P=0.414、0.619);术后7、14、21、30 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2、-9.004、-10.809、-7.762,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术前1 d,术后7、14、21 d的肿瘤长径分别为(11.2±3.1)、(8.1±2.3)、(5.3±1.6)、(3.5±1.1) mm,而对照组各时相点的肿瘤长径分别为(9.8±2.1)、(14.1±2.7)、(17.8±3.7)、(14.4±2.7) mm;术前1 d,2组间肿瘤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6, P=0.135);术后7、14、21 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肝脏肿瘤长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30、-14.800、-18.244,P值均小于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Caspase-3、Bax较对照组表达水平增高,Bcl-2表达水平下降。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组可见大量的组织坏死,有明显的细胞凋亡区,而细胞的管道结果保持完好;对照组肿瘤细胞未见明显破坏。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结构排列尚清晰,未见明显细胞破坏,仅有少量棕黄色阳性染色(1+,中等染色);对照组可见细胞组织排列紊乱,大量棕黄色阳性染色(4+,强染色)。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结构排列完整,未见明显破坏,仅有少量棕黄色阳性染色(1+,弱染色);对照组可见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可见大量棕黄色阳性染色(4+,强染色)。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TUNEL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排列稍紊乱,管道结构不清晰,大量棕黄色阳性染色;对照组可见组织排列整齐,仅有少量棕黄色阳性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肿瘤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8±0.8)%、(43.1±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5,P<0.05)。TUNEL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强染色,而对照组呈弱染色或不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85±10.27)%、(2.5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6,P<0.05)。 结论新型高频方波电脉冲可有效控制大鼠肝癌的局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