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及白术茯苓汤对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VIPR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大黄厚朴枳实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及RT-PCR等方法,观察白术、茯芩、白术茯苓汤对脾气虚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VIP的影响.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汤组能下调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P<0.05),茯苓组呈下调趋势.白术组则不明显;(2)与模型组比较,三组方药均可使脾虚大鼠VIPR2的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1)白术茯苓汤组下调脾气虚大鼠VIP含量优于单味药.表明中药配伍运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2)三组方药均能降低脾虚大鼠VIPR2的基因表达量,可能与白术、茯苓及白术茯苓汤对VIP的作用靶点有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结肠黏膜SP和血清IL-8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脾气虚CD的神经-免疫机制。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气虚CD大鼠模型,以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s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P、IL-8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和B7组(白术:茯苓=18:9)S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6组、B7组血清IL-8的含量显著降低(P〈O.05)。结论:白术茯苓汤B6、B7剂量配比组能显著降低脾气虚CD模型SP,下调IL-8水平,减轻结肠炎症反应,发挥治疗CD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白术茯苓汤及其分离组分与组分配伍对脾虚大鼠肠道局部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灌服大黄厚朴枳实水煎液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再给模型组分别灌服不同成分,用时设模型组和空白组对照。七天后称脾和胸腺湿重并计算脾指数及胸腺指数;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肠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的分泌水平。结果:治疗组各组脾指数除了低剂量组,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各组胸腺指数除了白术内酯Ⅲ中低剂量组、络合物各剂量组、组分配伍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提高明显(P0.05);sIgA分泌水平治疗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及各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模型的肠道局部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白术茯苓汤及多糖组最明显;各组分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脾气虚CD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气虚CD大鼠模型,以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4、IL-6、IL-8、IL-10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升高(P0.05),而IL-4、IL-10水平降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和B7组(白术∶茯苓=18∶9)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B6组、B7组IL-1β、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B6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可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而调控肠道炎症,B6组即白术/茯苓5∶4剂量配比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术茯苓汤及其水煎液提取分离组分与组分配伍对脾气虚大鼠VIP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大黄厚朴枳实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白术茯苓汤水煎液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肠组织VIP受体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①白术茯苓汤组、总多糖高剂量组、白术内酯Ⅲ中剂量组、组分配伍中剂量组能降低VIPR1水平(P<0.05);络合物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VIPR1水平(P<0.01).②白术内酯Ⅲ高剂量组、络合物高剂量组、组分配伍中剂量组能降低VIPR2水平(P<0.05);白术茯苓汤组、总多糖高剂量组、络合物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VIPR2水平(P<0.01).结论 白术茯苓汤及各提取分离组分对VIP受体皆有不同程度地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术茯苓汤及其水煎液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受体亲和力的影响。方法:以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各组VIP受体最大结合容量(RT)和受体亲和常数(Kd)。结果:各组RT无统计学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Kd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总多糖、络合物组Kd值呈下降趋势,白术内酯Ⅲ组Kd值呈升高趋势,但皆无统计学意义;白术茯苓汤组、组分配伍组Kd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及组分配伍组能提高VIP受体亲和力;不同组分对Kd的效应具有一定差异性,配伍则显示可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术茯苓汤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VI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波  罗云波  祝捷  张楠  贺晓芳  刘兴隆  彭腾  彭成 《陕西中医》2009,30(12):1674-1675
目的:确定白术茯苓汤下调脾虚大鼠VIP的有效组分。方法:以大黄厚朴枳实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白术茯苓汤水煎液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血浆及肠组织VIP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络合物及白术内酯高剂量组的血浆及肠组织VIP水平明显降低(P<0.05);白术茯苓总多糖高剂量组血浆VIP水平明显降低(P<0.05);2白术茯苓汤组、组分配伍中、高剂量组的血浆及组肠组织VIP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白术茯苓总多糖、总络合物、白术内酯为白术茯苓汤下调脾虚大鼠VIP的有效组分,组分配伍和白术茯苓汤下调VIP的作用优于各单味组分,提示药物、组分配伍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白术、茯苓及白术茯苓汤及不同配比对血管活性肠肤(VIP)的实验研究,探讨配伍及剂量对方剂功效的影响.方法:运用大黄、厚朴、枳实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观察白术、茯苓、白术茯苓汤及白术茯苓汤1:1、2:1、1:2配比对脾气虚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组VIP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汤组能下调血浆及结肠组织组VIP含量(P<0.05),茯苓组呈下调趋势,白术组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白术茯苓汤1:2、2:1组之结肠组织VIP明显升高(P<0.01).结论:白术茯苓汤1:1组下调脾气虚大鼠VIP含量优于单味药,表明中药配伍运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VIP或下调或升高,表明剂量对方剂功效的影响不仅是量变,更有质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15只WKY大鼠为空白组,90只SHR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氨氯地平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给药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及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同周龄的WKY大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残留率显著降低,小肠推进比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胃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显著降低(P0.05),其他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镇肝熄风汤可降低SHR的血压,并能调节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白术茯苓汤、香连丸及其合方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及肠粘膜中谷氨酰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大鼠CD模型,以白术茯苓汤(1∶1)、香连丸及白术茯苓汤(1∶1)与香连丸合方灌胃给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D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肠粘膜中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IL-4,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Gl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术茯苓汤组与香连丸组明显降低TNF-α水平(P0.05);合方组明显增高TNF-α水平(P0.05);香连丸组与合方组明显降低IL-1β和IL-4水平(P0.05);三组中IL-10均无明显差异(P0.05);白术茯苓汤组与合方组明显降低Gln水平(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香连丸与合方组治疗CD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性,其合方组改善CD模型大鼠症状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中药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及党参代人参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的药效。方法:采用正常动物、脾虚模型动物,研究和比较白术、山药等药物不同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对小鼠小肠推进率、腹泻指数、脾虚指数和RBC-C3b-RR、RBC-IC-R、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变化的影响。结果:由人参与白术、山药均为生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组可明显提高RBC-C3b-RR及降低RBC-IC-R,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党参代人参与白术、山药土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明显降低脾虚小鼠的腹泻指数及提高脾虚小鼠的脾虚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党参代人参与白术、山药的麸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提高脾虚小鼠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药对照组思密达组对上述免疫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思密达虽有止泻作用,但没有提高脾虚小鼠免疫机能的作用。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用于脾虚泄泻引起的腹泻便溏、纳呆,组方时白术、山药应用土炒品;用于脾胃不和,食少胀满,运化失常时,白术、山药应用麸炒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时,白术、山药应用生品。并确证参苓白术散用于补脾健胃和健脾止泻时,在组方时,可以用党参代替人参。  相似文献   

12.
益气健脾法对脾虚证大鼠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代表方剂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模型红细胞膜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组、黄芪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子汤组,采用破气苦降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证大鼠模型,用定磷法检测大鼠红细胞膜ATPase的活性。结果:益气健脾方药能显著升高脾虚证大鼠模型红细胞膜ATPase的活性。结论:从微观的角度验证了中医“脾主运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滴注,口服呋塞米片及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茯苓桂枝...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泽泻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均予以泽泻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服。10 d为1疗程,全部病例治疗1-3疗程。结果:治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5%。结论:泽泻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胺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5人,对照组只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颗粒口服。共6周。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访6个月发现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胺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建中汤后世多认为其主治中焦虚寒,但是通过《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中的提示症状、病机,以及对仲景用药的分析上可以发现中焦虚寒理论并不完美,在有些地方是解释不通或者与原文相矛盾的。从经络循行升降及六经的运气角度,围绕足厥阴肝经风木之气及足少阳相火之气,可以从另一种思路来解读小建中汤证的症状、病机及用药。小建中汤之病机应为太阴脾虚,厥阴不升,少阳不降。太阴脾虚则厥阴风木郁而不升,少阳相火郁而不降,故用胶饴、甘、枣补脾,复气机升降,腹痛乃肝木克土所致,故倍用芍药平肝止痛兼清少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培菲康治疗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所致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及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08~2011年收治、化疗后发生腹泻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29例采用参苓白术散辨证治疗,联合组30例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比较三组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各组患者治前后症状、体征改善率。结果:对照组、中药组、联合组三组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9%、79.3%、93.3%;对照组、中药组、联合组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分别为:56.5%、66.3%、93.4%;各评价指标均为依次升高,且组与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培菲康治疗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所致腹泻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向朝阳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18-19,21
目的:观察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脾虚夹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脱水、酸中毒和发热情况给予补液、退热等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加味七味白术散,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混悬液。两组患儿均治疗3天,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对中医证候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脾虚夹寒湿证),对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