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3例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临床与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真勤 《检验医学》2005,20(1):36-36,39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lastic acute leukemia,HAL)是一种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增多而增生低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年龄较大,临床上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困难。过去有称HAL为“冒烟性急性白血病(SAL)”或“低原始细胞白血病(OBL)”。HA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典型的急性白血病不同。现就我院收治的13例HAL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中某一系原始或幼稚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一般骨髓象中有核增生极度活跃,而急性低增殖性白血病较少见,是一种骨髓有核细胞减低的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呈增生减低,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未见或仅见少量原始细胞[1]。白血病细胞浸润不明显,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本院误诊的1例低增殖性白血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低增生性白血病(Hypocellular Leukemia,HLA)临床较少见,它是一种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的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治疗较困难,预后差,而低增生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较少见,因此诊断相对容易被忽视。现将我院误诊的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lasticacuteleukemia, HAL)是一种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增多而增生低下的急性 白血病。患者年龄较大,临床上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困难。过去有称HAL 为“冒烟性急性白血病(SAL)”或“低原始细胞白血病 (OBL)”。HA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典型的急性白 血病不同。现就我院收治的13例HAL进行分析讨论。 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材料 HAL患者13例,占同期住院急性白血 病患者的10.7%(13/121),男例,女4例,年龄21~75岁, 其中21~49岁3例(23%),50岁以上10例(77%),起…  相似文献   

5.
低增生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的急性白血病,我院92年9月收治一例,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用骨髓细胞涂片观察细胞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本例以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白细胞增多伴两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干抽,骨髓原始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超过30%,原始细胞的免疫分型为CD41+CD61+。骨髓活检显示,髓内增生的单个核大细胞为CD42b+。最后诊断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结论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容易误诊,预后不好;免疫分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lastic acute leukemiaHAL)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除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一般症状外,其主要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血片中可见少量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增生低下,有核细胞少,但分类原始细胞占30%以上。根据临床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plk-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和意义,并初步了解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通过抽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良性增生者及正常人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lk-1mRNA和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细胞plk-1在基因水平及蛋白质水平上表达均明显增高;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细胞分裂间期PLK-1蛋白较高浓度地、均匀地散在分布于急性白血病细胞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姊妹染色单体拉开至细胞两极时PLK-1蛋白主要分布在姊妹染色单体之间。而正常骨髓细胞和良性增生骨髓细胞plk-1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几乎均不表达。结论:PLK-1蛋白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的高低与恶性程度有关。PLK-1蛋白或其基因有可能作为抗瘤药物新的靶点,并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运用RNA分子杂交的方法,观察了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90α、70、27在22例白血病病人细胞,正常血细胞及K562红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16例白血病病人中,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急性非淋巴白血病(ANLL)、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慢粒急变)和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细胞呈现HSP27高水平表达,较正常血细胞显著增多,ALL(5例)与ANLL(7例)白血病细胞HSP27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检测了7例白血病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除1例ALL及1例MDS明显升高外,其余5例(包括1例ALL,3例ANLL和1例慢粒急变)显著低于正常血细胞。17例白血病病人细胞(包括9例ANLL、5例ALL、2例慢粒急变和1例MDS)HSP90α表达水平均升高,明显高于正常。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HSP90α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活跃异常增殖有关,而HSP27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不是某种急性白血病的特殊标志。  相似文献   

10.
陈相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0):1502-1504
<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常见的淋巴组织弥散性肿瘤,首发部位在骨髓,随后可全身扩散,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1-2]。1976年,由法、美、英3国7位血液学专家组成FAB协作组提出以细胞学为基础的急性白血病分类方法,其中ALL主要分3型(L1、L2、L3型),其原始细胞特点是细胞较单一,较规则,细胞核着色深,细胞核膜和细胞膜厚,细胞质嗜碱性,无颗粒,少数也可见少许紫红色颗粒,涂片末梢蓝细胞或涂抹细胞多见,年龄分布主要为<30岁人群,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人白血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异常所在,本实验采用胶体金标记及银增染的免疫电镜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骨髓长期培养的基质细胞某些生长因子、粘附分子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迭情况。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培养的基质细胞表迭的GM-CSF(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较对照组高,淋巴细胞扫巢相关粘附分子(HCAM),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较对照组低,纤连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 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长期培养的基质细胞某些生长因子和粘附分子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白血病7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丹阳  吴燕云  陈纯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1057-1058
急性白血病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好发年龄波及整个小儿年龄时期 ,其发病率约 2~ 4/ 10万人口 ,而14岁以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白血病总数 35 % [1] ,常以发热、贫血、出血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为首发表现 ,但亦有少部分患者起病不典型 ,以致临床误诊而延治。本文将误诊 7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了 1986~1999年在我院住院 ,经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确诊的急性白血病 173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3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37例 ,诊断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MRI分析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改变,测定腰椎骨髓与脑脊液在T1加权图像(T1WI)上的信号强度比值(SIR值),探讨MRI对成人急性白血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骨髓穿刺和组织学证实的成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者的MRI资料,比较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浸润及治疗前后MRI变化、SIR值改变,评估内容包括腰椎矢状位及骨盆、股骨近端冠状位MRI检查数据,MRI序列主要为自旋回波(SE)T1WI和短时反转回复序列(STIR)。结果: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腰椎骨髓病灶在T1WI上呈弥漫性低信号或不均匀性低信号;在STIR上呈弥漫性高信号或不均匀性高信号。42例成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33例行骨盆、股骨近端冠状位MRI。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股骨近端的浸润分布提示,ALL的骨髓侵犯范围较ANLL更广泛(P<0.05)。而腰椎MRI定量分析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腰椎骨髓SIR值与正常对照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4±0.336比2.903±0.454(P<0.0001)]。9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复查腰椎MRI,其中4例缓解者较化疗前其腰椎骨髓在T1WI上信号升高,STIR上信号降低,与正常对照组腰椎骨髓SIR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复查显示治疗后未缓解者(1.668±0.402)与正常对照组腰椎骨髓SIR值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ALL组患者腰椎骨髓T1WISIR值较ANLL组低(1.505±0.240比1.742±0.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穿结果示,骨髓恶性白血病细胞的数量(B%)与腰椎骨髓SIR值呈线性相关。未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初次MRI表现(MRI股骨浸润程度分级及SIR值定量)与其治疗后缓解情况相关。结论: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成人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Ly+AML型和My+ALL型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研究Ly+AML(表达淋巴系抗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My+ALL(表达髓系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急性髓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AL(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预后,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97例AL(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采用EGIL(白血病免疫分型欧洲协作组)积分系统,将患者分为5组ALL 43例,AML 53例,Ly+AML 39例,My+ALL 53例,BAL 9例.结果表明Ly+AML(淋系抗原以CD7表达最常见,占53.8%)与My+ALL(髓系抗原以CD13表达最常见,占47.2%)相比,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CD34阳性率及完全缓解(CR)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y+ALL的例数相对更多.ALL与My+ALL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CD34阳性率及CR率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与Ly+AML相比,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及CD34阳性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R率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患者的CR率相对更高.BAL与Ly+AML和My+ALL相比,虽然BAL患者的CR率(仅37.5%)明显低于前两者(分别低了16.8%和27.8%),但是由于BAL的例数太少,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y+AML的临床化疗可能应兼顾AML+ALL的两方面,因为它的预后因淋系抗原的表达而更差;而对于My+ALL来说,它的预后并没有因髓系抗原的表达而与ALL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考虑采用与ALL相同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部分具有高危因素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如低增生性白血病、老年性白血病、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难以耐受标准强烈化疗所产生的各种严重毒副作用,使得治疗十分棘手,国内姚尔固将其归为难治性AML[1] 。目前关于G -CSF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高危AML国内尚无报道。本科于2 0 0 2年10月~2 0 0 3年5月选择高危AML5例,采用G -CSF和小剂量阿克拉霉素(ACR)和阿糖胞苷(Ara -c) (LD -AA) ,配以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作者的护理体会如下。1 病例和方法1) 病例选择:参照高危…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端粒酶的表达特点,并与正常骨髓和急性白血病骨髓进行比较,用PCR-ELISA法对20例正常骨髓、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32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半定量检测.结果发现正常骨髓细胞端粒酶表达范围0-0.30 U,平均(0.11±0.08)U,其中仅有3例阳性.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端粒酶表达范围0-0.96 U,平均(0.42±0.26)U,阳性率78.1%,与正常骨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MDS骨髓细胞端粒酶的表达范围0-0.97 U,平均为(0.27±0.19)U,阳性率为66.7%.与正常相比,端粒酶表达均值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其中高风险组端粒酶表达较高(P<0.05).按IPPS评分等级分为INT-1,INT-2和HIGH组的MDS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端粒酶活性与染色体异常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提示,正常骨髓细胞具有临界水平的端粒酶活性,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而MDS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则介于正常与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之间,其中高风险组、按IPPS评分预后差的MDS端粒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并选择24例骨髓正常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EPOR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细胞有EPOR的表达,表达率为57.5%,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3549±0.2800,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灰度值AML高于ALL(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EPOR,表达率和平均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AML与ALL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达量AML高于ALL(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的血液细胞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例资料.结果 患者因头痛7d,发热4d入院,经骨髓象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予维A酸、亚砷酸治疗后,骨髓象未见好转.后经专家会诊,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检查等,诊断为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结论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白血病,对于形态不典型者诊断需结合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检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增生性白血病(hypoplasticacuteleukem ia,HLA)临床较少见,它是一种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的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多呈全血细胞减少,仅1/3的患者可见少量原始细胞,治疗较困难,预后差[1]。我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收治10例HLA,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7~70岁,平均50岁。起病缓慢,病程2个月~1年。10例均无明确毒物接触史。1·2临床表现本组均有头晕、心悸、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胸骨下段轻压痛7例,发热3例,皮肤紫癜2例,月经量过多1例,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及肝脾轻度增大各1例。10例外周血象及骨髓象…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及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急性白血病为多。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该病起病急,不治疗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5岁以下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为4/10万左右。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恶性增生,并浸润至其他组织与器官,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