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产品缺陷认定,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产品责任案件实际上都是从缺陷认定开始,并围绕其展开的.在国际产品责任法中,美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美国把产品缺陷分为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或说明缺陷,对缺陷认定有一定的标准.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认定存在一定缺陷.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应借鉴美国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完善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国家、组织以及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从产品的概念、产品缺陷、产品责任主体以及归责原则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 ,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进入市场 ,产品责任立法应运而生。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从产品范围、缺陷认定、归责原则以及诉讼时效等几个方面对产品责任进行分析 ,对重塑我国的产品责任制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直接决定着证明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难易程度,进而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平衡,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美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发展出消费者期待标准、"风险一效用"标准、巴克两分法等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第三次侵权法重述:产品责任>则进一步明确了按不同类型的产品缺陷进行判断,为产品缺陷的认定提供了更为明晰的答案.比较而言,我国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相关立法不太完善,"不合理危险"标准与法定标准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因此,总结美国法中的成熟经验并加以借鉴,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初级农产品作为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其生产者认定为产品责任承担主体,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是世界产品责任立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将生鲜乳等初级农产品纳入产品责任的"产品"范围之内,让缺陷初级农产品生产者对受损害的消费者直接承担产品责任,以有效遏制和防范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发.在 "三鹿奶粉事件"中,缺陷生鲜乳的生产者--收购站应承担产品责任.在产品责任构成要件方面,应该适当降低消费者对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方一些国家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的产品缺陷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产品缺陷的概念、缺陷判断标准、缺陷分类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以期推动我国产品缺陷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姬厚实 《理论界》2009,(8):115-116
"产品瑕疵"是<产品质量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产品缺陷"相对应,是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之一.但是<产品质量法>只是使用了"产品瑕疵"这一概念,并未对其内涵作明确界定.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产品瑕疵初步探讨,就其内涵的界定、认定条件、有关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利义务、产品瑕疵的责任等问题,提出相关的法律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理论与比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从产品、缺陷、责任主体的界定及归责原则、因果关系的角度对现代各国产品责任立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我国在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立法和执法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品表达思想和传授知识,但也出现了一些信息产品造成人身及财产损害的案例。信息产品同样可以适用产品责任,只是基于信息产品侵权的特殊性,信息产品承担严格责任的范围有所限制,并且产品缺陷的认定宜适用特定标准,以寻求保护消费者权益与言论自由等公共政策因素考量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从产品、缺陷、责任主体的界定及归责原則、因果关系的角度时现代各国产品责任立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我国在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立法和执法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产品责任法重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产品责任立法应该借鉴外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的重构,可从安全注意义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产品召回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中美产品责任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毅 《江淮论坛》2001,(1):67-72
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产品责任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突出和必要。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产品责任法的比较 ,分析两国法律在产品责任立法、责任性质的认定、归责原则以及损害赔偿方面的异同 ,一方面为解决中美贸易中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障碍做一些铺垫工作 ,另一方面也为对中国未来的产品责任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品责任的性质究竟是合同责任还是侵权责任?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确定规则原则的后果,而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确立是认定产品责任归属的关键。究竟以什么依据、理由、标准要求主体承担产品责任?现阶段国外的产品责任法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立法进展如何?本文从产品责任性质及归责原则的角度对产品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郑志峰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48-58+156-157
相较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品责任在解决自动驾驶汽车责任分担方面更具共识与优势,既高度契合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特点,又可以直接督促生产者一方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并且能够更好地救济受害人和分散风险。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认定面临技术与法律层面的诸多障碍,当前并无成熟的技术标准可供适用,而消费者期待标准与风险效用标准也各自存在适用困境。理性算法标准将注意义务对准自动驾驶系统本身,充分挖掘产品设计缺陷背后的过失属性,契合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特征,增加了受害人救济的可能,同时也稀释了产品缺陷的负面评价,可以很好地缓解设计缺陷的认定难题。理性算法标准的适用需要区分不同阶段的自动驾驶汽车、不同类型的危险,同时应从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以及网络和数据安全三方面更新技术标准,完善生产者一方的警示义务与跟踪观察义务。  相似文献   

15.
产品责任的性质究竟是合同责任还是侵权责任?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确定规则原则的后果,而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确立是认定产品责任归属的关键.究竟以什么依据、理由、标准要求主体承担产品责任?现阶段国外的产品责任法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立法进展如何?本文从产品责任性质及归责原则的角度对产品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鹿奶粉等缺陷产品致人损害事件,使全社会再次关注产品质量和产品责任问题.本文通过对严格责任理论历史的溯源和分析,对我国产品责任法及归责原则现状进行梳理,阐述产品责任中适用严格责任的合理性,对产品责任法适用和完善严格责任原则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缺陷产品召回立法体系,既有的召回规定存在严重不足且约束力不够.应当借鉴美国法关于缺陷产品召回的规定,通过完善我国的召回立法体系、强化召回不力的惩戒机制、健全召回主管机关责任划分及设立独立的缺陷产品鉴定机构等措施,完善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产品责任制度的宗旨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其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保护水平的高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行至今,我国产品责任制度虽经多年发展,但仍存有缺憾,与发达国家相比亦存在较大差距,并在实践中严重影响了对消费者利益的有效保护。因此,从立法宗旨、产品范围的界定、产品缺陷的界定标准、产品责任制度、赔偿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制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严实 《天府新论》2004,(Z1):167-168
我国目前的商标存在明显的缺陷.立法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立法,应该(1)正确界定商标的概念;(2)扩大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3)明确驰名商标的认定方法和认定机构;(4)加大驰名商标注册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美国法上产品责任的案例、理论进行梳理,展现了美国缺陷产品致害侵权中严格责任的肇始、发展及衰落过程,同时也启示我们其实在涉及缺陷产品致害侵权时,并非任何情形都适用严格责任,严格责任只是产品责任规则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