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建国60 a北京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为开展蠕虫病防控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对建国以来北京市学生粪便蛔虫感染率监测结果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北京地区粪便蛔虫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建国初期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蛔虫感染情况非常普遍,20世纪50年代城市学生蛔虫感染率为84.95%,20世纪60年代城市、农村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0.74%和94.94%。从20世纪70年代起,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自1990年起蛔虫感染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历史任何时期。2000年以后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处于低水平,其中2005年城市学生粪便蛔虫卵检出率为0;2010年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0。结论蛔虫病已经不是北京市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组织的集体驱蛔、全面开展改水改厕、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蛔虫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曲靖市以降低蠕虫感染建立健康促进学校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在农村小学开展以降低蠕虫感染为突破口建立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已实施一年。经随机抽样调查,学生的卫生知识、信念、行为及接受服务的能力等均有明显的提高;蠕虫(特别是蛔虫)感染率明显下降。提示在学校开展健康促进,是增进学生健康的一项投入少、见效快、影响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 (主要是蛔虫、蛲虫、钩虫及鞭虫感染 )发病率普遍较高 ,其中又以蛔虫病为甚〔1〕。这些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学生的营养和健康〔2〕。以往对这类疾病的控制主要是药物驱虫 ,但由于学生的卫生行为未改变 ,周围环境未改善 ,学生易再感染。为了有效降低农村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发病率和再感染率 ,我们采取了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卫生设施、改善环境卫生、进行集体驱虫等综合干预措施 ,现将综合干预两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我市选取农村小学 4所 ,学生 2 176名作为调查…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湖北省1992~2003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现状,分析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方法1992年以来的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资料、调查资料、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姑果1992年全省中小学学生肠道蛔虫感染率为25.97%,到2000年下降至10.57%,达到了以省为单位终期规划目标,但2003年农村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出现反弹。小学生的肠道蛔虫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农村中小学学生肠道蛔虫感染率高于城市。结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小学生蛔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为农村及小学生。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预防儿童蛔虫感染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蛔虫感染的效果,我们于1997年在我市郊区选择了甲、乙两所小学为定点监测学校,甲校为干预组,全面开展健康教育1年;乙校为对照组,末开展健康教育及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并对健康教育前后小学生蛔虫感染率进行了对比。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本市郊区地理及社会环境相近、学生来源及数量相近的甲、乙两所小学的学生为对象,其中申校324人、乙校337人。12方法:用改良加藤氏法对甲、乙两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蛔虫感染调查,然后对甲校(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乙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一年后用同法…  相似文献   

6.
在山区农村开展控制肠道寄生虫病课题研究工作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肠道寄生虫病在山区儿童中的感染率。方法对山区某县1537名小学生和256名幼儿园小朋友进行了肠道一虫病问卷调查和粪检,并采取了相应干预措施和探讨,课题研究的工作方式。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采取单一药物驱虫法。结果干预组学生蛔虫感染率由51.54%降至13.83%,幼儿园小朋友蛔虫感染率由47.7%降至10.61%,对照组的蛔虫感染率反面有所回升。结论单一药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我县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蛔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们于1992年至1998年按《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规定:以蛔虫感染率为指标,至2000年城市下降到5%以下,农村下降到15%以下的目标,开展防治学生蛔虫病的工作。并于1998年4月至5月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再次对县内14所中小学校的3414名学生,进行蛔虫感染率的调查。1防治措施1.1组织措施:根据全国防治方案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县卫生局、县教委制定下发了全县统一方案,县卫生防疫站承担全县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及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祝学礼  夏清云 《卫生研究》1997,26(6):378-380
1995~1996年期间,首次对分布于全国南北不同地区的5个县(区)20所农村学校环境卫生干预措施的防病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干预后示范点学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好于对照点学校;农村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在集体治疗驱虫后1年,示范点学生蛔虫感染率比对照点减少36.8%(P<0.01)。夏秋季腹泻病发病率示范点比对照点减少42.5%(P<0.01)。学生因患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出现的缺课率比对照点减少26.1%(P<0.01)。显示出环境卫生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锦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10月至1997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市郊区5个村520名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和市内5所小学530名学生及学前班儿童的粪便进行蛔虫、蛲虫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520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31%,蛲虫感染率为24%。城市530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2.8%,蛲虫感染率为1.8%。农村和城市蛔虫、蛲虫感染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490名学龄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18.6%,蛲虫感染率为16.9%。560名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15.2%,蛲虫感染率为9.3%。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蛔虫、蛲虫感染情况,经统计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2013年晋中市榆次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防治儿童蛔虫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蛔虫卵,2009~2013年每年在城区及乡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学校及幼儿园,对14岁以下各年级学生及幼儿开展了蛔虫感染现状调查。结果 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为1.89%,城区、农村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46%和2.22%(P<0.05),幼儿、小学生、初中生蛔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33%、3.15%和1.32%,14岁以下男性、女性蛔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19%和1.55%(P<0.05)。结论晋中市榆次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防治重点为农村地区小学男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7-2012年建邺区儿童蛔虫、蛲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南京市建邺区小学生蛔虫感染状况、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蛲虫感染状况。结果 2007-2012年建邺区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0.14%(5/3 639),其中2010-2012年蛔虫感染率为0;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蛲虫感染率为0.19%(7/3 775)。结论建邺区儿童蛔虫、蛲虫感染已稳定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唐山市某矿学生蛔虫感染普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和控制某矿中、小学生的蛔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方法]自1999年至2006年,每年给该矿中小学生集体服药2次,每年在每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监测蛔虫感染情况.[结果]蛔虫感染率从1999年3月来服药前的76.48%,下降至2006年3月的3.7%.[结论]蛔虫感染普治是降低蛔虫感染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常见的蠕虫感染的综合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袁湘意  黄普凤 《中国校医》2001,15(3):184-185
为了解富川县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更好地为做好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9年10~11月对城镇和农村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4.
降低农村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南山区 ,经济欠发达 ,域内肠道寄生虫流行较为严重。 1992年调查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高达5 3.7%〔1〕,远高于同期全省农村监测点平均感染率( 2 1.0 5 %) 〔2〕。 1997年以来 ,我们开展了全县范围的综合性防治 ,对降低农村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效果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设立固定监测学校中小学各 1所 ,每年再抽取 1所中学、1~ 2所小学为随机监测学校。每年服药前对小学一、三、五年级 ,初中二年级学生以改良加藤法调查蛔虫、钩虫、鞭虫感染情况 ,样本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市城乡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保护学生身体健康,于1996年对集宁市区、农村的小学生进行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市区、农村5所小学的7~14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鲜粪便1~2g,用硫酸镁-食盐水  相似文献   

16.
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效果.方法 连续地进行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监测,并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漏报率.结果 2000-2002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1.79%,2003-2005年为2.63%,后者比前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学生肠道蠕虫的防治工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肠道蠕虫感染是我国中小学生 ,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1991年 ,卫生部、国家教委联合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 (试行 )》(下称《方案》) ,山东省也结合实际 ,制定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和目标 ,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报道如下。1 背景资料历史上山东省是肠道蠕虫感染的高发区 ,1931年烟台儿童蛔虫感染率高达 81%~ 99% [1] ,1974年仍高达 93 .9% [2 ] 。1988年临沂地区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 70 .7% ,1993年蛔虫感染率仍高达 49.3 % ,鞭虫感染率高达 81.0 % ,蛲虫感染率为37.0 % [3] 。肠道蠕虫感染的高发与…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小学生肠道蛔虫的感染和动态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991~2000年对广饶县城乡7~12岁小学生进行了肠道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相似文献   

19.
蛔虫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作为传染源的人感染虫数愈多污染周围环境愈严重,1992年全国寄生虫抽样调查发现我市蛔虫感染率为47%,为评价近几年的防治效果,探讨蛔虫感染度(EPC)对其中某些轻、中、重度感染人群了解(EPG)与虫负荷关系,以及蛔虫感染结果与个人寄生虫病防治的关系,于1999年4月份对本辖区内农村人口不同年龄的1880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 研究的对象、方法及蛔虫卵计数分级1.1 对象 蛔虫感染者。1.2 方法1.2.1 对1418人进行寄生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20.
据70年代调查,农村小学主蛔虫感染率为95%。为了解我市目前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现状,1987年3月会同怀柔县中小学卫生保健站,对4所小学校(大中付乐、潘各长、南关,下元)635名的1~6年级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