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文学以网络为载体,立足于博客,自由创作,没有任何格式限制,是网络文学中一种较为高级的文学形态。博客文学的特点是:审美性;平民化和自由化;开放性及有机互动性;娱乐化。大的时代背景、新型媒介、市场、作者、读者及大众心态都是博客文学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博客文学表面的繁荣之下,隐藏着种种危机。博客文学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应以宽容之心对待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的聚合处于无序的状态,人们期待网络文学从无序走向有序。网络文学的秩序建构关乎网络文学的生存发展,尽管有人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秀文化与文学博客的兴起给优化网络文学的聚合与遴选模式带来了许多现成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博客教育是指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即将博客技术与教育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立足教与学的实际应用,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它包含基于博客、交流互动、个性服务三个基本因素。博客教育具有传递方式快捷、教育形式灵活、行为自主性强且活动影响力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博客作为一个公开发布信息的空间,拥有数量众多的博客作者及博客读者,而这些又吸引了广告商的注意,如何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一个价值链,开辟网络上新的营销热点,这是未来博客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博客为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提台了崭新的平台,名作家开设博客的内在动因与门户网站追求影响力、知名度和人气不谋而合,其个人话语通过博客在网络公共领域得到最大程度的肯定,博主在博客之中的言论趋于自由状态,个人话语与公共话语实现一种类似等价关系。普通人乐意于享受这种作为主角“被观赏”“支配话语”的角色,并通过“链接”等与其他博主形成有效互动,形成自己的博客关系圈。名作家博客的生存样态和精神书写成为消费时代文化镜像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6.
博客交往中的伦理问题及其秩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形式——博客,正以极强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吸引着广大网民的认同和使用:博客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也极大地困扰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因博客引发的相关伦理问题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对博客现象的产生、特点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博客现象引发的伦理问题,构建网络伦理的新秩序,这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2年"博客"被引入中国以来,它便成为当代新媒体的代表,不断掀起一阵阵写作热潮,影响和冲击着各种传统媒体,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结合.凡事有利亦有弊,"博客大众化"固然有其优势合理的一面,然而这种看似红火的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着内在的隐患,使得博客日趋式微.因此不可否认,博客的红火只是一个特定时段的产物.本文将以博客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透过现象看本质,力图解读它从兴盛走向衰弱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旅游博客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旅游者信赖的信息源、旅游管理者进行营销与管理的工具,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发现:总体上,学界对旅游博客的研究表现出从单一关注博客基本问题向多维方向延伸发展的趋势;旅游博客概念、功能、传播和运行机制是旅游博客研究的基本问题;旅游博客研究的理论基础初步形成,但还不够扎实,制约着系统研究的展开,表现为:旅游博客的工具价值挖掘和企业博客营销以及目的地旅游服务测评等实践层面成果较多,而旅游博客信息的可靠性论证、旅游博主群体的特征、写作动机等基础性问题的探讨较为肤浅;旅游博客质性量化研究的转换存在障碍。细化模型建构,精确测量指标体系,寻找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更多关注旅游博客写作主体及旅游博客的相关基础理论,是未来学术探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于博客自身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寄生的母体--互联网的大众传播性.在不长的时间里博客得以蓬勃发展起来.记者博客的出现与发展是博客创造的传播奇迹之一.记者博客融合了博客与传统媒体的优点,具有三大传播优势:拓展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通过互动,将信息的"叠加"效应和媒体的"放大"效应有效地结合;与媒体联动,提高和放大新闻的传播效应.记者博客欲承担传统媒体延伸的责任并得以良性发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记者应将开设博客看作是本职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确保博客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三是力求与读者有效互动,努力凸显其个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博客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步伐,对于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博客在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从教育引导、扩大宣传和管理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利用博客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我们送走了19世纪的“印刷版权”时代,经历了20世纪的“电子版权”时代,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版权”时代又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作为网络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客”,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个人作品传播方式。随着其规模的急剧扩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协调网络环境下的博客作品传播、保护和使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博客以其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博客在短期内快速流行的原因,包括博客的简便、易使用性;为个人出版提供了自由空间;一种从众消费,时尚消费;迎合博客传者的个性需求;满足博客传者的各种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博客迅速发展的同时,博客言论世界中不和谐的声音亦有愈演愈烈之势,博客言论已给现行法律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博客言论理应是言论自由保护之对象,而且赋予博客言论以自由是体现博客核心特征的需要.博客言论自然亦应有其内在的制约,在博客个人的自律、博客世界的道德规范及外部的法制手段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以期限制博客言论,维系博客言论的合理秩序.  相似文献   

14.
博客圈信息发布流程的特点是先出版、后过滤,博客圈存在着信息自我修正的内在机制,这些内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横向的非强制性的校正,主要通过博客间的互动来实施,如读者对博客的指正和博客间信息的相互比较和对抗、当事人的直接回应等;另一种是纵向的,带有强制性的校正,主要是博客网站为规避法律责任而进行的主动屏蔽和删除行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博客逐渐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我国博客群体在现实中的生活背景为标准,可以把我国博客群体划分为:名人类博客、学者类博客和草根类博客.博客群体特征是:低龄化、高智能、较活跃.博客群体的心理类型有:尝试心理、猎奇心理、倾诉心理、娱乐心理、价值心理和炫耀心理等.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降,在传统报纸文艺副刊和文学期刊传播的基础上,网络博客成为文学媒介传播的一种社会时尚,催生了新型的文学伦理,尤其是在地震面前,诗人与诗歌借助网络博客重新铁肩担道义,扭转了大众消费时代日益沦丧的精神滑坡现象。同时,专业性诗歌刊物和报纸文艺副刊的电子化、扩版化也加速了诗歌的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17.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自1998年出现至今,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博客“草根”特性在技术层面的三方面体现是技术操作的简易性、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信息发布的随意性。最近徐静蕾等大量名人加盟博客,网民对名人博客争相追捧,博客“草根狂欢”的状况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8.
博客作为一种个性化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校长们的青睐。博客有利于校长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能够提升校长的反思能力,有利于校长间知识的融合与转化,能有效地促进校长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校长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因此,将博客引入校长的专业培训,建立校长博客的评估机制,加强区域性、校际性博客群的整合,提高校长博客的访问量,能够进一步促进校长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9.
黄河 《华人时刊》2007,(11):46-48
如今中国的个人博客数量已发展到3000多万。河北男孩廖亮也是博客一族,与众不同的是,写博客的他却写出了一种新潮职业——博客管家,并由此从一名穷小子变成了金领老板!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的图书营销方式而言,博客图书营销是一种新型的图书营销方式。博客图书营销主要包括作者博客和图书策划人博客,博客图书营销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方便灵活、成本低廉;定位准确、信任度高;信息互动、反馈及时等三个方面。然而博客图书营销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营销理念滞后、信息复杂难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