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张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9):7196-7197
目的:探讨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11例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护理的临床经验。结果:术后并发心律失常5例,其中频发房早二连律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搏2例;肺部感染1例;术侧胸部皮下气肿2例。经早发现、及时治疗均获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取得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术治疗成功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刘秀兰,张杰敏,王洪丽我院于1995年5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为2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施行了粘液瘤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术中器械护士的配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2例病人均为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侵犯左房壁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行扩大左心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侵犯肺静脉根部及左心房壁的肺癌患者,在心耳钳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8例;体外循环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5例;在闭合器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11例。手术中同时切除相应肺或肺叶切除。【结果】在心耳钳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切除术中,有1例患者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次;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左心房壁切除术患者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次;闭合器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术患者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6(6~48)个月,1年生存率83.3%,2年生存率63.3%。【结论】对于侵犯肺静脉根部及左房壁的局部晚期肺癌,在闭合器辅助下行扩大左房切除术,避免术中使用体外循环技术,既保障手术安全,又减轻手术创伤,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腋切口为胸内手术常规切口的可行性。方法 腋窝皮肤呈L形从肌肉解剖间隙进胸,用二把牵开器暴露术野进行胸内手术。结果 本组共完成手术1752例,其中左肺上叶切除257例,左肺下叶切除301例,右肺上叶切除196例。右肺中叶切除95例,右肺下叶切除317例。食管癌切除419例,其中食管下段癌切除119例,贲门癌切除137例,食管中段癌切除173例。纵隔肿瘤切除术36例。胸膜间皮瘤手术8例。其他胸内手术131例,在肺癌手术中,心包内肺切除92例。上腔静脉部分侧壁切除7例,部分左心房切除8例。肺内动脉成形术37例,半隆突切除20例和袖状肺切除72例。以此切口开胸占同期内手术的98.6%(1752/1776)。结论 实践表明以腋切口进行胸内手术具有损伤小、暴露好、适用性广泛且能兼顾美观的特点,符合外科切口原则,可以作为胸内羊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术前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肺门区肺癌对肺动脉、肺静脉大分支、上腔静脉和左右心房的侵犯,评判手术的可能性及难易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剖胸探查率。方法 127例肺门区肺癌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扫描加CT血管造影(SCTA)及胸部MR扫描加MR血管造影(CEMRA)。采用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和CT支气管肺血管成像(CTBPA)技术得到各种类型的CT重建图像,并对与肺肿瘤和肺叶切除相关的中央肺血管进行SCTA图像重建。MR采用2D TOF(时飞法)分别采集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相关肺血管(CEMRA)。结果采用Raptopoulos的五分制评分法对相关血管进行评分,0~2分的42例,另9例行放化疗后评分从3~4分降为2分,共计51例,其中43例进行了标准肺叶切,8例进行了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或左心房部分切除重建术;评分为3~4分的76例,其中19例判断为完全失去手术机会未行手术治疗,其余57例进行了手术,术中发现15例肿瘤无法切除,其他42例分别进行了肺切除合并左心房、右心房、左右心耳、上腔静脉或右肺动脉部分切除重建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部分左心房切除的全肺扩大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7月至2008年3月,21例患者实施部分左心房切除的全肺扩大切除术治疗Ⅲ期中央型肺癌,未采用体外循环方法。结果:全组无术后死亡,平均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是2d和7.9d。有3例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经治疗后痊愈。平均5年生存期19.1%。结论:部分左心房切除的全肺扩大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是一项可行的手术方式。通过术前经PET-CT的筛查排除纵隔淋巴结转移及术中对左心房受侵犯情况的仔细探查和彻底切除可以得到较好的手术效果,起到局部控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2006年6月,我院行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33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重构对肺静脉内电位的影响。方法:窦性心律下,标测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的电位。在人工电刺激条件下,使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发生电重构,再次标测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的电位。结果:窦性心律下,左心房未测到尖峰电位,部分肺静脉内记录到尖峰电位,但不能驱动房颤的发生;电重构后,人工刺激,肺静脉内尖峰电位即提前且能驱动房颤的发生。结论:左上肺静脉更易于发生电重构;电重构后,左上肺静脉内尖峰电位即可提前且能驱动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常可引起左心房的显著扩大,甚至形成巨大左心房。巨大左心房可对左心室、支气管和肺等产生明显的压迫而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增大手术风险,影响术后恢复,单纯瓣膜矫治疗效有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作者单位对40例瓣膜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的外科病例同期进行左心房折叠,术后近早期疗效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心脏的各个房、室腔,最常发生于左心房,约占75%。由于瘤体易脱落,且突人心腔的瘤体妨碍正常血流,常导致左房室口梗阻,产生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临床上需及时处理。目前,多主张行体外循环下左房黏液瘤切除,以恢复正常血流。我科于2004年12月成功地治疗了一例左心房黏液瘤。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房容积,探讨其在复杂先心病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椭圆体公式法、单平面Simpson法、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同时测量20例正常人的左心房容积以作对比分析;以单平面Simpson法测量73例复杂先心病的左心房容积,与X线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正常人左心房容积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值31.28±14.06ml,单平面Simpson法26.92±11.47ml,椭圆体法22.54±9.85ml。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的大小可反映肺血多少。结论: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可用以判断复杂先心病肺血多少,是一项简便、可靠的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在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中的疗效和临床经脸。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7例侵犯肺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其中肺静脉及左心房受累49例,肺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千受累18例。结果全组病人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本组病例随访率为92.5%(62/67),1年生存率82.5%,3年生存率38.1%,5年生存率为25.1%。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安全、可靠,并增大手术根治几率,提高病人长期生存机会,为局部晚期的肺癌患者行下一步综合治疗提供更多机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区域血流追踪法在超声诊断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胎儿41例。超声检查胎儿肺静脉时,应用区域血流追踪法,即将肺组织大致分为4个区域,左侧前上部1/2肺野、左侧后下部1/2肺野、右侧前上部1/2肺野、右侧后下部1/2肺野,应用彩色血流技术对4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4个区域内肺静脉分支进行追踪并定位,观察其近心端与左心房的关系及最终回流部位。 结果4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4个区域内肺静脉远端分支分别引流入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36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4条肺静脉近心端均未汇入左心房,其中34例呈现左心房后方汇聚征。心上型25例肺静脉最终回流入上腔静脉;心内型7例中6例通过冠状静脉窦回流入右心房,1例直接回流入右心房;心下型2例肺静脉回流入门静脉窦;混合型2例,1例左侧肺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右侧肺静脉汇入下腔静脉,1例左侧肺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右侧肺静脉回流入右心房。5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1例右上肺静脉直接回流入右心房,2例右上肺静脉回流入上腔静脉,1例右上、右下肺静脉直接回流入右心房,1例左肺静脉变异为3支,最上支经无名静脉回流入上腔静脉。 结论应用区域血流追踪法可使肺静脉分支检查更全面,定位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心房巨大粘液瘤2例刘建成(湖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长沙410002)右、左心房巨大粘液瘤是罕见的,我科近40年来仅见2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性,34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半年,并双下肢浮肿1月入院。体查: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100...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院手术室配合心外科成功地为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左心房血栓形成同时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实施了二尖瓣置换术、左心房取栓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晚期肺癌常因肿瘤或淋巴结侵犯心包内血管及左心房,既往因处理血管困难,常放弃手术。近年来我院胸心外科医生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增加了局部晚期肺癌的切除率,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减少了术中对瘤体的牵拉和挤压而导致的血性传播和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2006年6月,我院行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33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晚期肺癌常伴有肺静脉的癌栓或侵及左肺静脉或左房壁,过去均列为不能切除的指征。1993年10月至1996年8月我院采用经心包内探查,在肺动脉及支气管能处理的前提下,将侵及左肺静脉或合并侵及部分左心房的患者行全肺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术,无一例手术死亡,取得治疗晚期肺癌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24例,女6例,42~61岁,平均51.5岁,均为左侧肺癌中央型23例,周围型—肺门淋巴转移7例。胸部CT片示肿块4cm×4cm~10cm×15cm。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癌肿侵及左主支气管23例,左支气管开口7例,术中发现,肺门固定并侵及心包20例,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性质等。结果:心脏肿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心悸和气短。心脏肿瘤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左心房最常见,且多为粘液瘤,其次是右心房。右心肿瘤除粘液瘤外,多为恶性肿瘤。43例肿瘤中粘液瘤35例(81.39%),非粘液良性肿瘤6例(13.95%),恶性肿瘤2例(4.65%)。结论:原发心脏肿瘤中左心房粘液瘤最多见,良性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恶性心脏肿瘤仅能解除机械梗阻,缓解症状,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6例肺良性疾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门全新的手术学科,其应用范围涉及到胸外科的各个领域。我院2002年4月-2004年4月共行胸腔镜手术39例。其中肺良性疾病6例,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分析这一技术对肺良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