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牛地气田盒3段三维地震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盒3段是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产能建设的主力层段,提高盒3段储层预测的精度是盒3段气层扩边扩能的首要任务。盒3段储层属典型的河流相沉积,储层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这些地质特性给地震方法预测盒3段储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系统总结大牛地气田开发过程中盒3段储层预测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适合于大牛地气田盒3段储层预测的反射结构分析,相控储层预测及地震反演等方法技术,并给出了应用的实例,指出了方法技术的适应性和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TGM地区是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产能建设的重要区块,但该区天然气储层层系多、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加之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精确储层预测困难。为减小TGM地区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在深入分析TGM地区储层发育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背景控制下的储层预测思路:将TGM地区储层预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从储层的沉积背景出发圈定储层发育有利区块;然后针对有利区的地质情况和地震资料特征,选取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对储层进行精细刻画。针对TGM地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预测的结果与钻井的符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大牛地气田D区块山1段储层为煤系储层,煤层产生的强反射掩盖了储层的反射特征。通过地震反射特 征和钻井统计分析,认为:煤系储层与煤层的发育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并且山1段储层发育时地震剖 面表现为波形加宽或同轴相增多。以此为基础,通过预测煤层寻找有利储层靶区,再利用针对性的地震储层预 测方法技术定性定量地预测山1段储层展布和储层的含气性。预测出3个山1段有利储层分布带,综合储层预 测成果与钻井符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随机建模在大牛地气田新区早期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致密气田,具有储量规模大、发育气层多、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早期地质资料较少的情况下,如何客观地预测储层分布及其含气性成为难点。文中的研究对象为大牛地气田新区盒1段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根据现有的钻井、测井、地震、岩心、露头等资料,在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控随机建模,以相邻开发成熟密井网区精细储层地质模型作为原型模型,通过地质类比分析,确定新区的储层统计特征参数,建立精细可靠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同时结合储层物性下限预测各小层有利储层的分布,为大牛地气田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牛地气田D66井区D66—38,D66—52等井在奥陶系风化壳发现高产气流,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可能成为大牛地气田的重要补充气源。但该区储层类型复杂(裂缝、孔隙、溶孔(洞)、横向非均质性强、储层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储层地震预测困难,勘探开发进展受到制约。探索了“以地质认识为依托,井分析为先导,地震资料针对性处理为基础,通过储层分类预测和地质一地震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选取有利储层发育区”的储层预测思路与方法,对奥陶系风化壳储层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冀望能为该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相控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大牛地气田D井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震和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利用纯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由于受到地震资料品质和预测方法多解性的影响,使得预测精度成为制约地震勘探开发的关键。为此,提出了相控储层预测技术,即利用地震相和沉积相控制地震储层预测。给出了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综合利用地质、物探和测井资料,从地震相出发寻找储层识别模式,利用沉积相(有利地震相)控制地震储层预测。在大牛地气田D井区,应用相控储层预测技术对盒3段和山1段的有利储层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井的符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牛地气田低渗、低孔致密岩性气藏,建立了一套适用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技术。通过分析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四性"关系,深化了对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低孔、低渗致密含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认识;分类提取了测井特征参数,建立了大牛地气田的气层测井划分标准和分类评价标准,为正确评价储层及气层提供了技术条件。提出了对储层进行产能预测评价的方法——测井参数优化合成法,利用孔隙度、有效储层厚度、密度、电阻率、泥质含量、声波时差和含气饱和度,分不同层组建立了无阻流量的合成系数公式以及无阻流量的估算公式。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较吻合,为油气井后期测试投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盒子组有利储层的控制因素及展布特征,通过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薄片分析、粒度分析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盒子组有利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粒度和碎屑成分是控制大牛地气田石盒子组储层物性优劣的主要因素,粗粒且富含石英砂岩物性明显较好,利用分析测试资料和测井数据,从粒度和成分入手,实现了储层的测井定量解释;砂岩平面展布表明,研究区西南部的DK26-DK2井区粗粒富含石英砂岩分布广且厚度大,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属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型岩性气藏,储层砂体较薄且纵横叠置,导致储层相变频繁、非均质性强,且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小,因此精确地预测含气富集区带和提高单井产量一直是大牛地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两大难题。本文在充分研究大牛地气田储层特征和细致对比各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基础上,精选多种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拓频处理技术在大牛地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牛地气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而且地表又为沙漠、半沙漠环境,煤层发育,煤层屏蔽现象严重,从而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加大了储层预测的难度。因此,在该区采用了拓频处理技术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本文从拓频处理技术的原理入手,分析了拓频处理的特点,简要介绍了拓频处理流程中两个重要参数的选取,并通过在大牛地气田的实际应用,得到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①主频提高、频带拓宽;②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意义更明确、地震信息更加丰富;③使合成记录与地震资料吻合率更高;④反映地震属性更精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为薄互储层反演、气藏描述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但建议该方法尽可能在信噪比高的地区使用,在大牛地气田,该方法更适合应用于山西组、太原组,对下石盒子组不大适用。  相似文献   

11.
大牛地气田井间二次约束的储层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学群 《天然气工业》2007,27(12):46-48
大牛地气田属于岩性气藏,搞清岩性和孔、渗、饱属性的空间展布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点,对于有利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牛地气田在开发初期井距较大,采用常规的随机模拟方法难以减小井间预测的多解性,故采用井间约束的建模方法是储层建模发展的方向。当前研究的热点仍是相控建模,以及应用地震资料约束建模,但很少讨论根据工区的资料特点设计建模方案并分析约束条件的适用性。为此,根据大牛地气田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特点,提出了“井间二次约束的储层建模方法”。即在地震属性与岩性相关性较好的前提下,利用地震属性的趋势控制井间砂体展布,建立岩相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微相属性的地质统计学特征,按分布规律输出结果,进行相控下的属性随机建模。预测结果经过新井验证,精度在85%左右。该方法重视约束适用性的讨论,强调了要根据不同地区资料特点设计建模方法的重要性,对于其他地区的建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牛地气田盒2+3段储层地质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牛地气田地质、储层及开发情况分析,在地质基础、测井综合解释、地震储层横向预测等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地震、钻井、测井、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控制约束的随机性建模方法,分别建立大牛地气田盒2+3段构造、岩相和属性模型,并对应生产实践检验模型可靠性,最终确定出适合大牛地气田盒2+3段的地质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油气预测方法是通过提取地震道的振幅数值,研究其数据排列、组合结构特征与含油气性的关系,以达到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油气层的目的。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陆相含煤碎屑岩系隐蔽气藏(大牛地气田)成藏控制因素不清,背斜构造和含气特征不明显,无断层作用等特点,利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油气预测法对该区上古生界陆相含煤碎屑岩系的盒2段和盒3段砂岩气层进行了油气预测。结果表明,大牛地气田盒2段和盒3段砂岩气层具有明显的地震数据体结构异常响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8个有利含气区块,部署了一系列开发井,钻井成功率达8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苑书金 《天然气工业》2007,27(12):52-5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是陆相致密的隐蔽性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多层叠置的特点。由于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小和薄互层多,储层预测成为目前该盆地北部地区勘探开发的主要难题之一。为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开展了基于地震频谱分解技术的储层预测技术研究。Gabor Morlet小波变换的谱分解技术直接使用频率参数控制,克服了常规频谱分解技术的局限,适用非平稳地震信号的分析,能更有效地突出信号的局部特征,具有可逆性和非正交性。应用Gabor Morlet小波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对该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D16井区下石盒子组2+3段储层进行地震频谱成像,其成果展示了河道砂体的非均质空间展布特征,与实钻情况吻合,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牛地气田盒3段富气储层反射模式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3段气藏是典型的岩性气藏,其高效开发的关键是储层预测和储层含气性检测。目前常用的地震解释方法能比较精确地预测砂体分布,但对砂体的含气性预测则缺少有效的手段。针对该问题,从主河道发育区是盒3段高产区这一地质认识出发,以“现象-研究-总结”的思路,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和完钻井产能统计的方法探讨了利用反射模式识别主河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总结并提出了河道下切式地质模型,间接实现了对盒3段主河道成因的高产区预测,实钻显示符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大牛地气田固井防窜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巢贵业  陈宇  方彬 《钻采工艺》2006,29(2):94-96
大牛地气田具有低压、低渗、个别井段易漏和固井后易气窜的明显特点,因此,对于储层的保护显得相当重要,气田对固井工程来说,在保证固井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进入地层的水泥浆滤液和水泥浆颗粒,最大限度地保 护气层。在2004年之前大牛地气田固井质量极不稳定,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水泥浆的性能严重影响固井质量。针对水泥浆性能影响固井质量的原因分析,通过水泥浆体系和水泥石的室内试验与评价,优选出适合本工区的 水泥浆体系,固井质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取小层的地震属性,在属性标准化和优选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大牛地气田西南部已开发区某小层地震属性对砂岩厚度的回归方程。应用效果表明,振幅类属性与研究区砂岩厚度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定量预测井间砂岩厚度,预测的可信度较高,且在调谐厚度范围之内,预测的可信度随砂岩厚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