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Al粉对RDX机械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加入不同含量、不同形状的Al粉后RDX机械感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试验.结果表明:RDX炸药中加入Al粉后,摩擦感度降低,并且Al粉含量越高,摩擦感度降低越多;而撞击感度却随Al粉的加入呈非线性的变化,Al粉含量较少时,撞击感度增大,当Al粉含量增至10%时,撞击感度增至最大,随后,撞击感度随铝粉含量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不同形状的Al粉对RDX的摩擦感度影响不同,较之球形Al粉,片状Al粉表现出较低的摩擦感度及较高的撞击感度.该研究结果为实际工作中解决含铝炸药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感、钝感炸药NTO、NGU作为添加剂,获得了以RDX、HMX为基的低感高能炸药配方,研究了NTO、NUG对其撞击和摩擦感度的影响。实验表明NTO可降低撞击和摩擦感度,并对其他性能产生不大影响。这说明低感或钝感炸药的加人是降低塑性炸药感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钝化黑索今薄膜及其感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炸药黑索今和钝感剂硬脂酸按一系列比例,用PVD技术研制成钝化黑索今炸药薄膜。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对钝化黑索今薄膜的结构做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钝化黑索今薄膜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得出了钝化黑索今薄膜的结构状况、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找出了钝感剂硬脂酸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超细HNIW机械感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喷射结晶的方法对HNIW(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或CL-20)进行了细化,细化后HNIW的平均粒径为193.5nm.对超细HNIW的撞击感度及摩擦感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粗颗粒HNIW相比,超细HNIW的撞击感度明显降低,50%落高值从7.94cm增大为33.9cm;而摩擦感度变化不大,爆炸概率从74%增加到80%.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HTPB/RDX复合推进剂的机械感度,以一种高聚物(HP-2)为主要包覆剂,采用相分离法对其RDX填料进行了表面包覆.通过SEM、XPS及粒度分析仪对样品的包覆效果进行了表征,对包覆前后样品及推进剂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热安定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和未包覆的RDX相比,经过适当包覆的样品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都得到了明显降低,撞击感度特性落高升高了15.1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由92%降低到24%.采用这种表面包覆过的RDX制得的推进剂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也明显降低,撞击感度特性落高由51.04cm升高到62.24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由100%降低到72%.并对高聚物HP-2包覆的降感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超细高氯酸铵(AP)微观结构对机械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机械研磨法细化高氯酸铵(AP),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撞击和摩擦感度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状态AP粒子的微观结构和机械感度.结果表明:超细AP样品的机械感度受到多种微纳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多种因素差异使超细AP样品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表现出与某单个因素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各因素对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也使各超细AP样品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表现出不一致的顺序;并用热点理论分析了超细AP微观结构对机械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外对GAP基推进剂感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对GAP基推进剂潜在危险的研究工作。对不同的GAP基推进剂作了摩擦和落锤实验。实验中采用了不同配料的GAP推进剂,并对推进剂混合物在不同处理阶段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在特定条件下,含GAP的配方具有较高的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从而得到了几个规律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含Al的高氯酸盐基电控固体推进剂(ECSP)的感度特性,采用浇注工艺制备了金属与非金属系高氯酸基ECSP,并依据国军标方法考察了Al含量(0%,5%,10%,15%,20%)及粒径(0.05,5,25,65,105μm)对高氯酸盐基ECSP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电火花感度及火焰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氯酸盐基ECSP的撞击感度随Al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Al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金属与非金属系高氯酸盐基ECSP的摩擦感度均较低,Al含量及粒径变化对其摩擦感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高氯酸盐基ECSP的火焰感度随Al粒径的增加而降低;在10 kV电压下Al含量及粒径的变化均未导致高氯酸盐基ECSP出现明显的发火现象;含纳米级Al高氯酸盐基ECSP的撞击感度(H_(50)=33.9 cm)高于含微米级Al高氯酸盐基ECSP(H_(50)≥56.2 cm)。  相似文献   

9.
Al粉对NEPE推进剂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配方中Al粉含量和粒径对NEPE推进剂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配方中粒径为d50=90μm、41μm的Al粉含量增加、HMX含量的降低和Al粉粒径的增加,NEPE推进剂的摩擦感度降低,静电火花感度升高,而由粘合剂包覆的小粒径Al粉可使NEPE推进剂的静电火花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工业黑索今和固体FAE药剂的感度试验,研究了不同钝化条件下,工业黑索今和固体FAE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研究发现:用石墨钝化工业黑索今,感度先升高后降低,钝化后的固体FAE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均有所降低。此研究结果对FAE配方研究和使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航迹关联是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系统进行航迹融合的基础,是对目标进行连续跟踪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介绍基于概率统计的传统航迹关联算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多分辨率分析的序贯航迹关联新算法,通过Matlab仿真说明该新算法在性能上较传统方法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隐Markov模型是一种用于语音识别比较成功的统计模型,战场侦察的多目标识别是战场侦察技术传感器走向实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传统的隐Markov模型的结构和分类器进行了改进,使其初步可以实现由背景噪声环境下的多种类目标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刘吉军  李刚  吴言凤 《四川兵工学报》2013,34(2):104-106,120
群体已取代单一实体成为兵力执行海上作战任务的主要样式,多目标分群因而成为兵力层态势信息的形成前提亟待解决,从海战场作战群体的特点人手,使用聚类与匹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分群模型;首先从实体层目标信息中选取特征矢量与聚类测度,运用改进ISODATA聚类与辅助信息识别形成战场空间群,然后结合军事先验知识通过模板匹配进一步将空间群聚合为功能群等高层级群体;该模型能够满足海战场不同层级群体识别的需要,并可为其他背景下的聚类分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振动的内燃机转速测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内燃机的振动与转速的相互关系,利用实时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系统对内燃机的振动进行监测.实验证明,可以通过内燃机振动信号得到内燃机的转速.这种测试方法,测试精度较高,在快速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源信号之间统计独立性的ICA方法的等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了基本ICA问题的发生模型;通过对基于源信号之间统计独立性的三种基本ICA方法(极大似然法、最大信息法和最小互信息法)的推导结果的对比,得出了这三种算法是完全等价的结论;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这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聚四氟乙烯材料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嘉 《火工品》2006,(1):46-48
通过对聚四氟乙烯材料110根样件的实际拉伸试验,获得了11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拉伸强度、极限名义应变和弹性模量变化数据.基于实测数据的理论分析,认为: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大约为100℃;当温度大于25℃时,极限名义应变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其弹性模量介于高弹性聚合物与金属材料之间,但更接近高弹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17.
燃料空气炸药武器对人员毁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冲击波超压-时间的毁伤原则和失去战斗力比率的伤亡准则,采用最小二乘法推导了冲击伤亡等级方程;利用FAE静爆试验爆炸场的实测数据拟合出爆炸场特征方程,进而预估出FAE对人员毁伤的伤亡等级范围(威力圈)。  相似文献   

18.
孔凡琴  路宏年 《兵工学报》2005,26(3):335-337
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检测线上,缺陷尺寸的自动测定是实现在线检测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叶片数字射线成像(DR)的纹理特点,通过区域分割点将图像分成不同纹理区,提取各个区域的灰度分布函数以减少纹理对缺陷的干扰。消隐纹理后的图像灰度服从正态分布,遵循背景和信号(缺陷)在正态分布曲线上的取值特点,设置灰度阈值,将灰度值并入集合和数组,最后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进行了正确的尺寸和形状测定。  相似文献   

19.
铜基红外干扰发烟剂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点研究了铜粉粒度、铜含量、添加剂及配方组成和配比等因素对铜基发烟剂红外消光性能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包覆剂及制药工艺对发烟剂性能的影响。并且对测试结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文中利用基于FFT变换的合成孔径处理技术.从提高阵增益、增加目标远程定位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了3~10kHz频率段的合成孔径技术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成孔径处理有效的扩展了AUV阵列孔径,在系统200~210dB声源级下,在不到1s的测量时间内,AUV合成阵能够将系统空间增益提高近7dB,作用距离增大了近2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