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HOMA-IR、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II组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平稳降糖,还具有降脂、改善氧化应激及减少炎症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脂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2hPG、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TC、LDL-C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消渴降糖饮能较好地调整患者人体代谢功能,降低血糖、有效改善脂代谢及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变化。方法:将68例Ⅱ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治疗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d,用生化方法检测各组6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的变化,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FPG、2hFPG、FIns、HbA1C、TG、TC、LDL-C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FPG、2hFPG、FIns、HbA1C、TG、TC、LDL-C均无显著性变化。HDL-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酮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长桥社区随机选择4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7例)和对照组(199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批分别进行糖尿病教育4周.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TC、TG、HDL-C、LDL-C、HbA1c水平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干预后FPG、2 hPG、TC、TG、HDL-C、LDL-C、HbA1c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结论 社区糖尿病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5.
陈哲  苗莉  孙晓萌  高霞  王广  徐援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79-1780
目的 观察1周胰岛素泵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2012年该院收治的2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脂谱[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FPG及2hP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L-C、TG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期内既可稳定控制血糖,也可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肥胖性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实验组给与二甲双胍500毫克/次,1天2次,同时早晚餐前注射人胰岛素,对照组早晚餐前注射人胰岛素。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18周治疗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血脂(TC、TG、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指数(BMI)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FPG、2hPG、HbA1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TG、LDL-C和BM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优泌乐25)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个月的优泌乐25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结果优泌乐25治疗后,FPG、2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C肽的分泌、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优泌乐25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血脂控制后对血清肠促胰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分为三组:A组:强化血糖控制组;B组:强化血脂控制组;C组:强化血糖、血脂控制组。所有T2DM患者在治疗前和经治疗后的第8周分别测量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肠促胰素水平各一次,探讨肠促胰素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①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三组患者的肠促胰素GLP-1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 GI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②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 A、C两组患者的空腹FPG、2 hPG、HbA1c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 P〈0.001), B组无显著性变化;B、C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 P〈0.01), A组患者的LDL-C、HDL-C水平有显著性改善(P〈0.05), TC、TG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通过结果分析发现,肠促胰素GLP-1水平与空腹FPG、2 hPG、TC、TG、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临床考察肠促胰素水平变化情况,有助于准确诊疗T2DM患者血糖、血脂具体情况,便于临床更有效的治疗T2DM,可作为T2DM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35例空腹血糖(FPG)>1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周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FPG、2hPG明显下降,Homa-β明显上升,Homa-IR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快速稳定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同时对胰岛素抵抗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优降糖对单一磺酰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胰岛素治疗,一组加服二甲双胍,一组加服优降糖,观察治疗12周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结果两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优降糖组BMI增高明显,二甲双胍组TG、TC、LDL-C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2组均能很好控制血糖,但联合二甲双胍在纠正血脂紊乱,避免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方面较联合优降糖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对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4例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样性护理,并观察和记录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体重指数(BMI),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降低,TC、TG、LDL-C及BMI降低,HDL-C升高,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升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较低,TC、TG、LDL-C及BMI较低,HDL-C较高,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以降低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30例空腹血糖(FPG)≥1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周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FPG、餐后2小时血溏(2hPG)、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FPG、2hPG明盟下降,Homa—β明显上升,Homa—IR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快速稳定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同时对胰岛素抵抗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姚建渝 《安徽医药》2008,12(6):550-550
目的5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双相门冬氨酸胰岛素30治疗8-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随访1年,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患者的FPG、2hPG、HbAIc明显下降(P〈0.01)。HOMA-D上升,HOMA-IR下降(P〈0.05)。结论双相门冬氨酸胰岛素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快,并能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8例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后2组的FPG、2hPG、HbA1c、FINS、C-P、HOMA-IR、HOMA-β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PFG、2hPG、HOMA-IR下降指数较对照组明显,FINS、C-P、HOMA-β升高指数较对照组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后患者UA、FPG、2hPG、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SI明显升高(P<0.05),而FINS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给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照组55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PG,2hPG,TC,TG,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TC,T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比较,P〈0.05。两组体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ALT升高、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糖、血脂,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方法对初诊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2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稳定模型计算的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1R)的变化。结果诺和锐30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OMA-β较治疗前显著升高,HOMA-1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璐  于德民 《江苏医药》2007,33(11):1117-1118
目的 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及血清炎症标志的影响.方法 86例非糖尿病、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或8 mg/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甘油三酯(TG)、hsC-RP、FIB和WBC数均下降,HDL-C升高(P<0.05),8 mg组的变化更明显;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两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伴有HDL-C降低和MS的非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呈剂量依赖的改善糖脂代谢、减轻IR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部分中老年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老年高血压病80例(年龄≥60岁),口服替米沙坦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的BMI、SBP、DBP、FPG、2hPG、TG、TC、LDL-C、FINS、HOMA-IR均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提高(P<0.05).结论 替米沙坦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还可以改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异常,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洁  张晓飞  周慧敏  董闪闪  郭玉卿  康岩 《河北医药》2013,35(15):2277-2279
目的对空腹血糖(FPG)>10.0 mmol/L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口服磺脲类药物强化治疗,观察疗效。方法对FPG>10.0 mmol/L的新诊断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美脲或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12周的强化治疗,观察治疗后血糖、胰岛功能、血脂的变化,评价磺脲类药物强化降糖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升高(P<0.01);2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格列美脲或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