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N—NMR 已成为研究含氮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分子化学的有力工具。它虽有信噪比低的致命弱点,但又有化学位移变化范围大、对电子效应和环境效应敏感的优点。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天然丰度的~(?)N-NMR 对 N,N′-甲撑-双(2-氨基-5-硫酮-1,3,4-噻二唑)(1)及其中间体及原料2-氨基-5-硫酮-1,3,4-噻二唑(2)、氨基硫脲(3)、双硫脲(4)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以对氯苯甲酰氯、硫氰酸铵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一种对称的双硫脲化合物双(N-对氯苯甲酰基)N’-乙二胺硫脲(化合物1)。产品经熔点、1H NMR、元素分析及IR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该硫脲化合物与CH_3COO~-、F~-、C1~-、Br~-、H_2PO_4~-等阴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1只对CH_3COO~-、F~-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实验表明化合物1与CH_3COO~-、F~-通过氢键形成1∶1的稳定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以N,N'-二芳基二硫代草酰胺与1,2-二溴乙烷进行S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3-双芳基亚氨基-1,4-二硫杂环己烷,反应在4h内完成,产率52%~62%.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及MS表征,并以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4.
以N,N′-二芳基二硫代草酰胺与1,2-二溴乙烷进行S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3-双芳基亚氨基-1,4-二硫杂环己烷,反应在4 h内完成,产率52%~62%.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及MS表征,并以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5.
段宗炼  曾正志 《中国化学》2007,25(12):1919-1923
盐酸- N1,NN', N'1-二甲双胍(HDMBG∙HCl)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降血糖药物,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本文合成了三氯三(N5-苯甲酰-N1', N'1-二甲双胍)合钕 (Nd(BDMBG)3Cl3)和一氯二(N5-邻羧基苯甲酰- N1,NN', N'1-二甲双胍)合钕(Nd(CDMBG)2Cl)两种固态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ICP、IR、UV、荧光光谱等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糖尿病小鼠模型和ESR谱测定结果显示,几种化合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对人工脂质体膜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现如下顺序:Nd(SDMBG)3 [)三(N5-水杨酰-N1,N1-二甲双胍)合钕] >Nd(CDMBG)2Cl » HDMBG·HCl > Nd(BDMBG)3Cl3,表明芳酰基邻位取代基的不同对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和对O2-的清除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N-取代基-1,2,3-三唑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材料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 N1-取代基-1,2,3-三唑既可由加热催化,也可通过金属诱导的(铜(Ⅰ)催化的1,4-双取代和钌(Ⅱ)催化的1,5-双取代)1,3偶极子环加成反应制备得到,然而有关N2-取代基-1,2,3-三唑的合成仍未获得太大进展.目前,高N2选择性的N2-芳基和N2-烯丙基-1,2,3-三唑的合成方法是利用大位阻的膦配体配位钯催化偶联反应.2008年,史晓东课题组报道了烷基卤化物与大体积的 C-4和 C-5双取代基的NH-1,2,3-三唑通过亲核反应合成N2-烷基-1,2,3-三唑,但其应用受到底物限制.我们设想N1-烷基-1,2,3-三唑可否由N1-取代1,2,3-三唑合成,由于N1-取代基-1,2,3-三唑制备的研究较多,其合成方法将可很方便地构造N2-烷基-1,2,3-三唑化合物.鉴于此,本文对单取代三唑、未取代三唑与包括乙烯基酯在内的多种烯烃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用不同取代基的N1-1,2,3-三唑与烯烃在不同的酸催化条件下进行反应,考察了酸效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发现 TsOH做 Br?nsted酸为催化剂时,反应产率最高;而 AuCl3做 Lewis酸为催化剂时反应几乎没有加成产物生成.然后,以 TsOH为催化剂,改变三唑与烯烃的加入比例,发现加入比例为1:6时反应产率最高.当N1取代基是 Ts-时,反应产率最高.催化剂 TsOH的加入量由1当量升至2当量时,反应产率没有明显变化.由此表明,N1-1,2,3-三唑与烯烃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为 TsOH(1当量),N1-1,2,3-三唑的取代基为 Ts,N1-1,2,3-三唑与烯烃的加入比例为1:6.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后,考察了三唑类底物的适用性.结果发现, N2/N1产物的比例均很高,说明该反应具有很高的N2选择性.上述研究表明, TsOH酸催化N1-对甲苯磺酰基-1,2,3-三唑与烯烃的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效合成N2-烷基-1,2,3-三唑的新方法,并通过单晶确定了最终的产物结构.单取代三唑和未取代三唑与包括乙烯基酯在内的多种烯烃反应合成N2-烷基-1,2,3-三唑都有很好的反应效果.本文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N2-烷基-1,2,3-三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N,N-二(2-氯乙基)-磷酰基双硫脲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宇明  李中华 《化学通报》2004,67(6):449-451
采用N,N-二(2-氯乙基)-磷酰基双异硫氰酸酯与不同的芳胺反应合成了7个N,N-二(2-氯乙基)-磷酰基双硫脲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初步生测结果表明它们对单、双子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苯甲酸和2,4-二氯苯氧乙酸为原料合成取代酰基异硫氰酸酯, 再分别与4,4’-联苯二胺和3,3’-二甲基-4,4’-联苯二胺反应, 合成了3种中心对称型4,4’-双(N’-取代酰基硫脲基)取代联苯类衍生物. 产物结构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认,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化合物4,4’-双(N’-苯甲酰基硫脲基)联苯的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0.53447(11) nm, b=1.03086(13) nm, c=1.15550(13) nm, α=98.24(3)°, β=96.95(3)°, γ=99.43(3)°, Z=2, Dc=1.379 g/cm3, V=0.61472(16) nm3, F(000)=266, R1=0.0506, wR2=0.1335. 该分子呈中心对称分布, 存在两种分子内氢键N—H…O和C—H…S, 形成了毗邻的两个六元环结构, 同时通过分子间氢键N—H…S在分子间形成的R22(8)环把分子连接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 再通过两种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串联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合成了N,N'-二-[5-甲氧基-3-溴-2(5H)-4-呋喃酮基]-1,2-乙二胺,利用IR、UV、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包含两个平面的呋喃酮环和两个手性中心,并通过N(1)-H(1A)…O(1)分子间氢键和Br(1)…O(2)近距离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甲醇中由N-(2,4-二氯苯基)-N’-(苯甲酰基)硫脲(H2met)和CuCl2回流,合成了脱H2S的CuL2(HL=N-(苯甲酰基)-O-甲基-N’-(2,4-二氯苯基)假硫脲),其中HL由H2met脱硫得到。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缓慢挥发溶剂法培养出适合用于X射线衍射测试的单晶。由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和分子结构,在配合物分子中,Cu(Ⅱ)与2个配体分子(HL)的N原子和2个羰基O原子发生配位,形成了2个六元螯合环[N(1A)—Cu—N(1)的键角为180.0°,O(1A)—Cu(1)—O(1)的键角为180.0°]组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N,N’-二[3-氯-5S-(l-孟氧基)-2(5H)-4-呋喃酮基]-1,4-丁二胺,并通过IR,^1H 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包含一个平面的呋喃酮环和一个椅式的环己烷环,四个手性中心.标题化合物通过N—H…O分子间氢键作用实现空间堆积.  相似文献   

12.
以苯甲酸和2,4-二氯苯氧乙酸为原料合成取代酰基异硫氰酸酯,再分别与4,4'-联苯二胺和3,3’-二甲基.4,4'-联苯二胺反应,合成了3种中心对称型4,4’-双(N′-取代酰基硫脲基)取代联苯类衍生物.产物结构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认,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化合物4,4'-双(N′-苯甲酰基硫脲基)联苯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53447(11)nm,b=1.03086(13)nm,c=1.15550(13)nm,α=98.24(3)°,β=96.95(3)°,γ=99.43(3)°,Z=2,Dc=1.379g/cm^3,V=0.61472(16)nm^3,F(000)=266,R1=0.0506,wR2=0.1335.该分子呈中心对称分布,存在两种分子内氢键N—H…O和C—H…s,形成了毗邻的两个六元环结构,同时通过分子间氢键N—H…S在分子间形成的R22(8)环把分子连接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再通过两种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4-吡啶甲醛和1,6-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吡啶基的还原双席夫碱客体N,N′-二(4-吡啶基甲基)-1.6-己二胺(C6N4),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β-环糊精与C6N4的自组装包结作用,测定了包结比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客体C6N4在水溶液中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其稳定常数的平均值为1.7×102dm3·mol-1.  相似文献   

14.
N-(2-甲氧羰基-1-甲基)-乙基-(N′-D-乙酰基吡喃型糖)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糖基硫脲;β-氨基丁酸;合成;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N-(2-甲氧羰基-1-甲基)-乙基-(N′-D-乙酰基吡喃型糖)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糖基硫脲;β-氨基丁酸;合成;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王志斌  赵敏  梁中伟  陈慧兰 《化学学报》2006,64(23):2384-2388
以4-吡啶甲醛和1,6-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吡啶基的还原双席夫碱客体N,N'-二(4-吡啶基甲基)-1,6-己二胺(C6N4),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β-环糊精与C6N4的自组装包结作用,测定了包结比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客体C6N4在水溶液中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其稳定常数的平均值为1.7×102dm3·mol-1.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N,N′-二[3-氯-5S-(l-孟氧基)-2(5H)-4-呋喃酮基]-1,4-丁二胺,并通过IR,1H 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包含一个平面的呋喃酮环和一个椅式的环己烷环,四个手性中心.标题化合物通过N—H…O分子间氢键作用实现空间堆积.  相似文献   

18.
以乙酰丙酮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N,N′-双(乙酰丙酮)-1R,2R-环己二胺的Schiff碱配体L1,以乙酰丙酮和1S,2S-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N,N′-双(乙酰丙酮)-1S,2S-环己二胺的Schiff碱配体L2,然后将L1和L2与AgClO4,AgBF4,AgSbF6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3个配合物[Ag2(L1)(L2)(ClO4)2]n(1),[Ag2(L1)(L2)(BF4)2]n(2)和[Ag2(L1)(L2)(SbF6)2]n(3),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3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配合物1的中心Ag(Ⅰ)离子采用扭曲四面体的配位构型,配合物2和3的中心Ag(Ⅰ)离子都是近似平面三角形的配位构型。配合物1-3都通过配位作用向空间扩展形成2D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薛思佳  卞王东  柴安  吁松瑞 《中国化学》2008,26(8):1501-1505
本文首次合成标题化合物N-(4-甲基苯甲酰氨基)-N’-[5-(2-三氟甲基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化合物(C21H16F3N3O3S, Mr = 447.43)单晶经测定为单斜晶体,空间群为P -1。在晶体中,存在一些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还有C—H···π 的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晶体更稳定的原因。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 H 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棉花枯萎病、黄瓜灰霉病、苹果轮纹病和棉花炭疽病有较好的选择性杀菌活性;部分目标化合物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热重分析、微商热重分析及示差热分析研究了N,N′-二苯胺基己二酰胺β-晶型成核剂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通过利用Friedman方程和Flynn-Wall-Ozawa(FWO)方程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得了其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同时利用Achar-Brindly-Sharp方程和Coats-Redfern方程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用等温热重分析法测得了失重10%时的寿命方程.结果表明,N,N′-二苯胺基己二酰胺β-晶型成核剂的表观活化能为138.66kJ.mol-1,其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符合Mample法则,反应级数n=3/2,动力学方程为G(α)=α3/2,寿命方程为:lnτ=-51.877+2.922 2×10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