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内二科收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贯序治疗,即实验组先应用辛伐他汀治疗4周,然后停用辛伐他汀,应用非诺贝特治疗1周,200mg/d。最后停用非诺贝特,继续辛伐他汀治疗3周,而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显效4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组显效32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血脂改善情况也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贯序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陛。方法共选择15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辛伐他汀组(10mg qn,n=52)、非诺贝特组(100mg tid,n=50)和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qn+非诺贝特100mg tid,n=54),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32%、35%、58%,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22%,其变化率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P〈0.01)。(2)联合治疗组TC、LDL-C、TG三项均达标者占52%,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3)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每天清晨口服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100 mg,夜间口服辛伐他汀10 mg,对照组每晚顿服辛伐他汀20 mg,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疗效、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6.304 8、6.694 6、31.768 1、6.281 0,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6.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LDL-C、TG、TC 3项达标均高于对照组,x2分别为4.67、6.30、5.03,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2例,对照组3例,均小于正常值3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肌酸激酶(CK)无明显变化,未出现肌病症状.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微粒化非诺贝特及二者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15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A)组、非诺贝特(B)组和联合治疗(C)组,疗程均为8周。用药后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C组血脂参数变化最显著,总有效率达93%,A组达78%,B组达71%。C组在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在高密度脂蛋白(HDL-C)增高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可以更全面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高总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疗效显著。已得到临床公认。同时可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下降约30%,但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疗效较差。而目前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已成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故降低明显升高的高甘油三酯对防止心血管事件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NO、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辛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7.
时红波 《中原医刊》2003,30(14):37-37
目的 :评价国产非诺贝特缓释胶囊 (利必非 )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 6 0例 ,治疗前两周停服调脂药 ,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 (A组 )与辛伐他汀组 (B组 )各 30例。A组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5 8± 5 2 6 )岁 ,给予利必非胶囊 0 2 5 g/日 ;B组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5 9 4± 6 2 7)岁 ,给予辛伐他汀 10mg/日 ,均治疗 8周 ,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测TC、TG、LDL C、HDL -C一次。结果 :治疗 8周两组患者TC、TG、LDL -C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非诺贝特缓释胶囊与辛伐他汀相比 ,二者作用相等。  相似文献   

8.
国产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8例临床诊断为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入国产非诺贝特组(治疗组)和进口非诺贝特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100mg,3次/日,口服,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前后主要血脂参数、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TC、TG、LDL-C、ApoB100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对比水平相当.结论 国产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价格适中,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洁 《中国医学创新》2007,4(9):107-108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高脂血症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和多烯康对照组,分别每天口服非诺贝特0.4g或每天口服多烯康4.05g,连服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血查血清脂质,包括TC、TG、HDL-c,并记录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体重、不良反应.结果 非诺贝特能使TC、TG明显下降,升高HDL-c.非诺贝特降TC、TG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87.8%,升高HDL-c总有效率80%.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体重自身对照P>0.05,两组组间t检验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来适可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4月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70例,治疗前均停用原降脂药物,并服用2周安慰剂作为洗脱期,晨口服非诺贝特100mg,晚口服来适可10mg,每晚1次。结果:治疗后TC、LDL—C、TG下降,HDL—C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效果显效5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33%(67/75)。治疗中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他肝、肾功能指标均正常,无肌痛发生。结论:联合应用来适可和贝特类的调脂作用较为合理和全面,尤其适用于TC、LDL—C和TG升高伴有HDL—C降低者,其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用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80例2型糖尿病并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联合用药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d,非诺贝特200mg/d;辛伐他汀组单用辛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以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31%、38%和5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22%,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变化率分别为21%、28%、10%和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辛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可以更全面地改善2型糖尿病并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较单用辛伐他汀更有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刘萍 《中外医疗》2011,30(18):113-1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所有入选者治疗前均停用原降脂药物,并服用2周安慰剂作为洗脱期,然后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观察组晨口非诺贝特100mg,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结果 2组血脂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8周后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明显(P〈0.05),但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明显比较无差异,同时高密度脂蛋白增加、甘油三酯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80.00%,高于对照组66.67%(χ2=6.89;P〈0.05);无肌病发生,或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管玲  孔小明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2):162-162,165
微粒化非诺贝特与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耐受性,提示200mg微粒化非诺贝特较5mg辛伐相他汀的调脂范围及效果更佳,两者的耐受性均佳,且前者具有降血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华  张怀英 《河北医学》1997,3(3):33-34
我院于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应用非诺贝特片,对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院高脂血症门诊或住院患者已进行饮食控制1个月左右(少食草油、甜食、肥肉等).至少检查2次空腹血脂。血清胆固醇含量Des.7mmol/L.(本院健康人平均含量为5.7mmol,L以下).甘油三脂含量>!.7mmol/L.(本院健康人平均含五为1.7mmol/L以下).无糖尿病、肝肾疾病者选为观察对象.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5~70岁.平均56.3岁。在20例中.合并冠心病8例.并发高血压3例.其余为单纯高脂…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94年至1995年间应用非诺贝特1OOmg/日,对5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该药小剂量也有明显的降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总有效率为86%。并观察到5例高脂血症伴脂肪肝及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者在治疗过程中,谷丙转氨酶随着血脂下降而正常。因此,小剂量的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伴脂肪肝及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0年5月~2001年9月对60例老年高脂血症病人应用非诺贝特胶囊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振青  张淑芬  白春然 《河北医学》2012,18(10):1453-1454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20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对照组)60例,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治疗组)6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药前后血脂测量值,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较安全,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8.
收集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临床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应用价值。众多学者认为,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时无论是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倡临床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48.3%(14/29)(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调节血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糖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的血脂异常常见。2型糖尿病病人脂代谢紊乱的特点是血甘油三脂(TG)和接近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三联症。糖尿病患者有着与糖尿病相关的特殊的危险因素,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高血糖、糖基化终产物、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液流变学变化、氧化张力和血管功能紊乱等,而大量的证据表明,在这些危险因素中血脂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