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向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5,(8):1231-123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抑郁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状况及护理后对护理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相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7.1%(33/34),其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达73.5%(25/34),其中,非常满意11例、满意14例、不满意9例。不同组别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相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英 《中国实用医药》2014,(36):208-209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66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过程中给予实施心理疏导,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胆囊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00例胆囊结石术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0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术后出院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且还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抽取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负面心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2例(4.44%)]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12例(27.91%)]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的生活质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上的改变比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42例(93.33%)]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33例(76.7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要点c方法 以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的68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应用前护理的59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6.18%、抑郁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2.20%、抑郁发生率为22.03%,对照组中有焦虑或抑郁心理症状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9.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当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应于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患者内痔套扎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64例内痔套扎术后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心理护理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理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疼痛程度、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生存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轻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患者内痔套扎术后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实施乳腺癌保乳术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使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予以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诊的胃镜检查患者,共122例,均为无痛胃镜检查。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61例。对照组在开展检查期间行常见护理,主要有指导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准备,提醒检查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不良反应、心理情绪、血流动力学、不适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胃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P> 0.05);检查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血压、心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检查前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检查后不适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应用后显示出较高的价值,能够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减少检查前焦虑、抑郁的发生,有助于稳定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脑胶质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康复治疗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分值;肢体功能障碍、高热等脑胶质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脑胶质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康复治疗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自评分值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自评分值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肢体功能障碍、高热等脑胶质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肢体功能障碍、高热、癫痫各有4例、3例和2例,总发生率是20%;实验组肢体功能障碍、高热、癫痫各有1例、0例和1例,总发生率是4.44%。结论系统化护理在脑胶质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和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焦虑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1.
黄宗铭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321-321,323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手术后肢体的成活率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手外科进行断肢再手术的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手术质量和断肢再植手术的疗效。结果62个断肢成活60个,失败2个,肢体成活率为97%;所有患者在术后4-12个月进行了随访,对患者断肢再植功能进行了评分,37例优秀,18例良好,5例差等,2例劣等,优良率为88.7%,取得较高的满意度。结论断肢再植手术前必须要对患者断肢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术中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才能保证断肢再植手术成功,促使断肢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的正常状态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焦虑状态、恐惧状态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心率和血压较平稳,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和术中各项生理指标,并显著提升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神经介入手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给予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优质护理组焦虑评分、患者满意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分别为(1.4±1.1)分、95.3%、2.3%,而常规护理组分别为(3.1±1.8)分、83.7%、7.0%,优质护理组焦虑评分、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而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神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1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质量、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观察对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时实施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收治入院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明显地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与分析焦点解决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焦点解决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行护理干预后SCL-90评分情况及KDQOL-SFTM透析患者生存治疗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相比,其护理后SCL-90各项评分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前,KDQOL-SF量表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肾病影响、肾病负担、工作状态、认知功能、社交质量、性功能、睡眠、社会支持、医护鼓励、患者满意度等11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相比,维度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点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消除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魏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416-417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临床护理。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整体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肾病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不孕症输卵管疏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66例不孕症输卵管疏通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之外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4.6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情志调节,改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利于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及抑郁症状。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说明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2.33%)并发症,对照组出现7例(16.28%),实验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干预后QOL-C30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采取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极高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