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医用聚乳酸(PLA)的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研究进展情况。化学改性主要包括与小分子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等,其中,接枝改性包括本体接枝改性与表面接枝改性,这两者根据主要实施方法包括自由基链转移法、等离子接枝法、紫外光氧化接枝法、辐射接枝法等。物理改性则包括无机填料改性与有机共混改性。最后指出了物理及化学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医用PLA改性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相互改性乳液的研究进展。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化学共聚的单组分法与双组分法以及聚氨酯固化剂改性法,改性乳液涂膜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明显提高。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乳液的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化学共聚的直接改性法、间接改性法,改性乳液的固含量提高,涂膜的硬度、耐水性、耐化学品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表面改性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化学沉淀法、醇盐水解法、微乳液法、固相合成法、溶胶 凝胶法和喷雾热解法的主要特点与优缺点,并对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方法:即表面包覆改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外膜层改性(胶囊)法和高能表面改性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镁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颖  王国胜 《辽宁化工》2008,37(2):118-121,138
简述了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的原因,并对纳米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法):即表面包覆改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外膜层改性(胶囊)法、和高能表面改性法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在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并对纳米氧化镁改性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茂电  张海宁 《化工文摘》2009,(5):48-51,54
聚乳酸是一种优良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材料。对聚乳酸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间接法和直接法。直接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被广泛采用,又可分为溶液缩聚法、熔融缩聚法等。同时聚乳酸通过改性,其相应的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其应用领域会更加广阔。对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其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等。物理改性又分为共混改性和增塑改性等;化学改性可分为共聚改性和交联改性等;复合改性包括与各种纤维复合改性和与无机纳米材料复合改性等。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聚乙烯应用广泛,近几年来对其性质研究也在逐步发展,但是高密度聚乙烯存在韧性低、硬度低、环境应力开裂能差等缺点,就其的改性研究做出了一定的总结。根据高密度聚乙烯的特点,分别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化学方法包含了接枝法、交联法、氯化及氯磺化法、等离子法等;物理方法包含共混改性法、填充改性法、增强改性法;并介绍了各种改性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催化能力,在烟气脱硫脱硝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对活性炭改性方法研究很多,主要有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物理改性法以微波辐射法为代表,化学改性法又分为氧化改性法、还原改性法和负载法。影响改性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因素主要有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材质、工艺的不同会造成比表面积、孔隙率、孔径分布的不同而直接影响改性的成败,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气、水蒸气以及脱硝温度也会影响改性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物理混合和化学改性两类改性方法,其中以化学改性的效果较好。在化学改性法中,硅氢加成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被广泛用于合成各种高性能的含硅高聚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孔材料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胡瑞  靖晶 《贵州化工》2004,29(4):10-13
综述了介孔材料化学改性目的,改性原理以及改性方法。介孔材料的化学改性包括对材料骨架的修饰以及对孔道表面的功能化,介孔材料表面自由硅醇键、双羟基硅醇踺是化学改性的基础,利用疏水性物质改性可以提高材料的水热稳定性,引入催化活性组分可以提高催化性能,利用具有特定官能团的硅烷偶连剂改性,则能够实现特殊的目的。详述了化学改性方法,包括元素取代法、共价键移植法和有机硅烷偶连法。元素取代法是对分子筛骨架结构的修饰,共价键移植法是一种不引起孔道结构破坏且非常有效的骨架修饰方法,对介孔材料表面进行有机硅烷偶连剂法修饰改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共沉淀法和后移植法。  相似文献   

10.
淀粉胶粘剂在建筑、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采用化学改性法可得到不同性能和用途的改性淀粉胶粘剂。综述了淀粉胶粘剂的不同化学改性方法,主要按照氧化、酯化和交联等方法进行分类,并且对淀粉胶粘剂在化学改性及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冯颖  邵娟  李齐雪  张建伟  董鑫 《精细化工》2021,38(10):1971-1980
壳聚糖具有来源广泛、无毒无害、功能基团丰富、化学活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围绕壳聚糖分子链上活性基团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去除溶液中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及进展.介绍了对壳聚糖单体进行官能团置换或重组的化学改性法和改变壳聚糖物理形态的物理改性法,详细阐述了交联改性法、接枝改性法、磁化改性法、分子印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效果和优缺点,并对壳聚糖微球、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和材料性能进行了归纳.结合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相结合制备新型印迹壳聚糖基聚合物,从而实现高效和选择性去除金属离子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膜材料改性和膜结构改性作为改变硅橡胶渗透蒸发膜的分离性能(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抗污染性、物理化学稳定性的有效手段而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兴趣。重点介绍了硅橡胶渗透膜的改性方法研究进展,包括交联法、填充法、溶剂占位法等,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氢氧化铝粉体在应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解释了氢氧化铝粉体表面化学改性的机理。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氢氧化铝粉体的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酯化反应法、偶联剂法、表面活性剂吸附法以及聚合物包覆法。经研究表明,氢氧化铝粉体表面化学改性后扩宽了其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生物工程、医药、日常化学品、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改善其溶解性较差,稳定性较弱等缺点,扩大其应用范围,常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壳聚糖改性。文章综述了壳聚糖的化学改性方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钛酸亚铁是典型钛铁矿钛酸盐,其自身属性预示着钛酸亚铁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能。总结了目前钛酸亚铁的制备方法、改性方法以及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改性手段较少,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高倍率下容量衰减严重。未来可以通过改变制备工艺或者离子掺杂等手段调控钛酸亚铁的微观结构,进而提升其物理化学性能,为今后钛酸亚铁的性能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及其补强天然胶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权芳  彭政  罗勇悦  李永振 《广东化工》2009,36(11):63-64,72
简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表面改性机理及方法,介绍国内外对纳米二氧化聩表面化学改性及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详述,最后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天然胶乳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杜官本  崔会旺 《粘接》2006,27(2):45-48,65
介绍了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各种改性方法和技术,包括共聚、共混、保护胶体的化学改性,引发剂、乳化剂、交联剂和添加剂的改变以及辐射法制备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等。以某种改性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改性方法,或者多种方法共同改性已经成为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Fluorescein and its analogs are among the best fluorophores to label proteins and the labeling generally involves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 translated protein. Using this methodology, labeling at a specific position remains difficult. It is known that the guinea pig liver transglutaminase (TGase)-catalyzed enzymatic modification method can allow terminal-specific fluorophore labeling of a protein by monodansylcadaverine. However, native activity of the fluorescent protein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so far, nor has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the TGase-catalyzed modification been attempted. Therefore, we compared the possibility of fluorescein labeling via chemical labeling and via TGase-catalyzed modification. The latter method was found to be very practical and overcame some of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ficity of the former; fluorescein was covalently attached only to the N- or C-terminal site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when the reaction was catalyzed by TGase and the resulting labeled protein completely retained its native activity. The TGase-mediated labeling occurred not only at room temperature but also at 4 degrees C to the same extent, which is more desirable for preventing the inactivation of proteins.  相似文献   

19.
王千  谭必恩 《化工进展》2015,34(Z1):137-143
表面改性对提高重质碳酸钙的应用价值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重质碳酸钙的主要加工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重质碳酸钙的理化性质及改性目的,然后根据重质碳酸钙表面改性工艺的不同,将改性方法分为物理涂覆改性、表面化学改性、机械力化学改性、表面沉积改性和高能表面改性5类,并分别总结了这几种改性方法的特点及改性剂的选择。最后说明重质碳酸钙的改性研究将会向专用化、尺寸纳米化和绿色环保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