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肝硬化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者占住院肝硬化患者的35.78%;医院感染组的病死率为15.66%,非感染组为7.38%,两者有显著差异。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住院天数、手术及侵袭性操作以及肝硬化的并发症等;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腹腔、肠道、泌尿道及血液感染。结论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预防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感染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和监督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1]。肝硬化患者免疫能力低下,是肝病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探讨传染病院肝硬化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我院2005年1月1日 ̄2005年12月31日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做回顾性调查。现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临床耐药与疾病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40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4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者40例,感染率为13.16%。细菌感染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真菌感染者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本院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有创性操作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在住院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患者,分析感染情况及感染原因。结果 118例肝硬化患者中,有2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4.58%,主要感染部位是腹腔、下呼吸道、肠道,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 d、肝功能C级、有并发症、治疗过程中未使用抗生素、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感染原因给予相应对策,可加强护理,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肝功能,合理用药,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0年我院住院肝硬化患者共621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对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21例住院肝硬化患者共96例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29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46%(96/621);感染部位由多到少依次为:呼吸道、腹膜、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胆管、口腔;共分离出病原菌78株,由多到少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不同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清蛋白水平、肝功能分级、有无侵入性操作、有无并发症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 对139例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及其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0.1%,感染部位以腹膜和肠道感染为主,分别占39.3%和21.4%.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原发性肝病、肝功能状态、白蛋白水平、抗生素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有关,并直接影响患者病死率.结论 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而影响预后,临床上应重点抓住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吕江霞  王兰 《新疆医学》2002,32(1):30-31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老年肝硬化患者逐渐增多,因其免疫力低下,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且门体侧支循环的开放,增加了细菌易位的发生率,易并发各种医院感染是老年肝硬化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院1996年3月~1999年3月住院的老年肝硬化患者236例,合并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  相似文献   

8.
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朱秀兰 《吉林医学》2001,22(3):160-161
目的 :调查我院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6年 1月~ 1999年 1月新入院的10 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2 8 85 %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腹腔 39 83% ,呼吸道2 5 5 9% ,胆道 13 95 % ,泌尿系 11 6 3% ,其他 9 3%。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严重并发症、侵袭性操作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医院感染的易变因素 ,医院感染明显影响肝炎肝硬化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陈小红  王一平 《四川医学》2013,34(5):675-676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的特点。方法收集高原某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并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对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116例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89例患者有门脉高压性胃病。结论肝硬化患者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多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故肝硬化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对估计肝硬化病情及预测出血,积极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不全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阶段及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出现,是肝病发展到晚期的一种重要标志。肝硬化腹水病人,常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呈现相应的并发症。本文对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月的10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护理对策,以便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1年6月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肝硬化患者未合并医院感染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80例医院感染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6例,呼吸系统感染22例,消化系统感染22例,其他10例;症状、体征或腹水检验多不典型,常表现为乏力、纳差加重、低热、黄疽加深、腹水增加等。观察组年龄大、Child—Pugh分级差、侵袭性操作及并存症多、预防应用抗生素比例高、住院时间长等均为医院感染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老年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尽量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张媛媛  王思婷 《安徽医学》2022,43(1):99-104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理论的协同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希望水平、家庭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7例,将2019年8~12月采用肝硬化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5月采用基于Snyder理论协同护理的...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日波 《医学文选》2002,21(5):669-670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为 1 997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 2月 30日本院 986例肝硬化病历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842例 ,酒精性肝硬化 94例 ,肝吸虫病性 2 3例 ,淤血性肝硬化 2 1例 ,其它原因 6例。1 .2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系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而是在住院 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诊断标准依据《现代医院护理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1 .3 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 2 0 3例医院感染病进行回顾性调查 ,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肝硬化病人医院内感染特点。[方法]总结2001~2003年住院的肝硬化病人202例回顾性分析。[结果]202例肝硬化病人医院内感染42例(20.79%),感染组死亡率52.38%,高于非感染组(P<0.01),以腹腔感染为主,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在肝硬化活动期,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和有多种并发症时易发生院内感染。[讨论]肝硬化病人院内感染情况与预后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干预。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4年收治24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的关系。结果 248例患者中有82例接受过各种侵入性操作,发生医院感染45例,发生率54.9%;≥60岁患者137例,发生医院感染63例,发生率46.0%;住院时间≥30 d患者122例,发生医院感染70例,发生率57.4%。结论为预防和控制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应高度重视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侵入性护理诊疗操作,加强对进行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30 d患者的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及与Child-Pugh分级、合并其它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民族医院、广西瑞康医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住院确诊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合并电解质紊乱者有49例(46.23%),其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为低钠(23.59%),其次为低钾(16.04%),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与Child-Pugh分级有关(P<0.05),合并肝肾综合征者出现电解质紊乱最多,其次是肝性脑病患者和腹水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同时合并电解质紊乱,随着肝功能受损加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白细胞数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24例肝硬化患者入院时外周白细胞计数,并按计数的高低分层观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结果 112例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257例(发生率为21. 1% ),白细胞数<1. 0×109 /L组医院内感染率为56. 3%,恶化死亡率为65. 1%,多部位感染率为33. 5%,与白细胞数~4. 0×109 /L组和>4. 0×109 /L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或<0. 01)。 结论 肝硬化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数越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越高,恶化死亡率也越高,亦易发生多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18.
147例肝硬化医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院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院内感染监测管理规范》实施 ,对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间院内感染监测资料及病例进行了回顾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一般疾病 ,总发生率为 44 8%。入院前 3 0天发生率为 64 7%,随住院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呼吸道感染比例为最高占 48 5 %,消化系统感染居第二位达 43 9%,感染细菌菌种革兰氏阴性菌占 62 96%,革兰氏阳性菌为 2 5 92 %。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肝炎后肝硬化发生医院内感染最多占 74 5 %,并发症愈多愈重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愈高。在肝硬化院内感染中 ,上消化道出血占 5 2 9%,肝昏迷 5 0 %,白蛋白在 3 0g/L以下者为 3 8%。结论 :应加强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应加强支持疗法 ,慎重进行侵袭性操作 ,以减少人为的感染诱因。  相似文献   

19.
林素珠 《当代医学》2014,(26):108-10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87例,对87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护理措施、护理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87例肝硬化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可知,TP、ALB、A/O、CHE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DBL、ALT、TBL、TBA、γ—GT、AST、ALP等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则显著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较护理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治愈效果,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导致肝硬化和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248例收住我院的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记录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8例患者中,8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5.9%,恶化或死亡的医院感染率(17.5%)高于好转或痊愈组(11.6%)(P〈0.05)。并发医院感染的多少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腹腔感染占院内感染的首位,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的比例最高;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诊疗以及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等。结论: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一般都会发生病情恶化,预后差,医护人员应该努力找到发生感染的原因,尽最大努力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