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肺结核和肺化脓症的增强 CT征象的鉴别诊断。方法 :增强 CT扫描。结果 :肺结核、肺化脓症在增强 CT扫描征象中明显不同。肺结核表现 :多为边缘不整齐、不明显的坏死 ,常常有明显强化 ,边缘增强效果差 ,不表现液平。肺化脓症表现 :多数能见到边缘整齐的空洞 ,不同时期边缘强化 ,效果不同 ,常见明显的液平。结论 :增强 CT扫描是肺结核、肺化脓症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糖尿病与肺结核并发时肺部不典型的X线表现进行探讨,提高DR早期诊断率。方法查阅病例及电子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资料显示:肺部实变阴影10例,斑片、斑点状阴影27例,斑片影伴空洞13例。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并发时,X线表现为:肺部病变广泛,呈多叶多段分布;病变以干酪渗出为主,部分呈下肺扩散;空洞以多发空洞为主,注意与各类肺炎、肺化脓及肺部肿瘤等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活动性肺结核是指新涂阳、复治涂阳和新涂阴患者,也是指痰涂片阳性者,说明有结核分枝杆菌排出,病灶属于活动期或传染期,X 线胸片上常有斑片状阴影或是结核空洞,或者播散病灶,也证明结核分枝杆菌繁殖活跃,毒力强。分析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能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临床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多为 CT 扫描诊断与 X 线成像胸片诊断[1、2],可出现多种影像表现。CT 扫描能够呈现出多种异常影像。如有研究发现84.01%的患者呈现树芽征;20.07%的患者呈现出空洞影;22.78%的患者呈现出肺实质病变影;54.76%的患者呈现出密度影;78.91%的患者呈现出结节影;3.74%的患者呈现出胸膜异常;7.48%的患者呈现出肺肿大。胸部 X 线平片观察到的影像:57.48%的患者呈现树芽征;10.88%的患者呈现出空洞影;14.29%的患者呈现出肺实质病变影;36.74%的患者呈现出密度影,58.84%的患者呈现出结节影;1.70%的患者呈现出胸膜异常;3.06%的患呈现出肺肿大。我们的研究同该作者类似,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胸部 X 线检查是评价肺结核的主要和常用方法[3]。在与其他疾病鉴别方面应考虑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X线及CT影像表现、分期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确诊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X线及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按病变分期X线及CT表现不同,隐匿型1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磨玻璃片絮型16例,表现为两肺透光度减低,两肺广泛间质改变及广泛分布大小不等斑片影、片影;细网型5例,X线表现为两肺透光度减低,广泛分布网格影;网结型5例,X线、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粟粒状、网结状阴影。27例中反复发作8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误诊2例。结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和CT表现多种多样,不具有特征性,当临床具有反复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和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时,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反复痰及胃液中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应考虑本病,并需与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PAP的X线及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寻求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的CT及HRCT征象。结果 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及HRCT扫描双肺见散在磨玻璃影和实变影,且以双侧中下肺野为主,病变呈地图样分布,碎石路征、肺泡实变影内的空气支气管征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肺部阴影重而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可出现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分离现象。结论 CT及HRCT可清楚显示PAP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能较准确地做出PAP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提高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证实为下肺结核的X线平片资料,其中16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下肺结核的X线平片,15例表现为小片状或絮状致密影,密度不均;7例表现为大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4例表现为薄壁空洞,周边有斑点状、片状、索条状影。结论:掌握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临床特点、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尽早行胸部CT扫描、痰菌检查,并做好随访复查,是可以做出正确诊断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以期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细菌学或病理证实的50例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特征。结果肺结核的X线不典型征象有7种表现:肺门外或下方纹理紊乱、模糊或见结节及较多条索状影,孤立存在的纵隔、肺门肿块,两肺多发结节,下肺野小斑片状影,中、舌叶或下叶大片状阴影,直径>4cm的肺内肿块,厚壁大空洞。讨论不典型肺结核表现多样,仅凭X线诊断易误诊,应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加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王志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38-2339
目的分析成人肺结核的螺旋CT征象,以提高成人肺结核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79例成人肺结核患者行螺旋CT扫描及薄层高分辨率CT(HRCT)扫描,15例同时进行增强CT扫描。结果肺结核CT征象:渗出改变、干酪样坏死、空洞、增殖、钙化、结核球、纤维化、结核性胸膜炎、胸膜钙化粘连等多种形态并存。结论成人肺结核螺旋CT征象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征象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大部分患者经螺旋CT及HRCT扫描即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98例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学特征,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病变部位累及一个、两个、三个肺叶的患者分别为48、39例、11例。其中x线平片检查发现空洞4例,钙化灶11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CT检查发现空洞21例,钙化灶3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7例。在经过CT检查发现的21例空洞的患者中,有4例在X线平片中显示有明显的透亮区域,其余17例均未发现空洞,仅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的阴影。结论肺结核的临床合并症较多,X线平片在诊断肺结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临床中首选的检查方法,CT可以作为对已知或者可以肺结核的诊断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肺下叶结核的X线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6 ~2002年有较完整资料,确诊为肺结核,X线表现病灶在肺下叶的68例,探讨其X线征象特点。结果:病灶位于两肺下叶基底段,表现为斑片状、结节状阴影,似小叶肺炎样或流沙样58例(85% ),片团状阴影8例(12% ),结核球和原发型肺结核各1例(3% )。结论:肺下叶结核病灶仅在肺下叶基底段,符合肺结核病理X线特点,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肺结核。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与肿瘤病变的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的X线和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临床及病理检验证实的75例AIDS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x线胸片资料,其中27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48例,典型表现为双侧肺周旁到中下肺野弥漫对称性分布的网格状影,部分融合成斑片状、结节状影或呈毛磨玻璃样改变.肺结核15例,细菌性肺炎4例,其影像表现与普通肺结核及肺炎表现类似.肺真菌感染2例,表现为肺空洞内霉菌球形成,可见空气新月征.淋巴瘤4例,表现为肺内斑点、斑片状影,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卡波济氏肉瘤2例,表现为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结论 X线检查是AIDS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X线片不能发现的细微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6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3例肺部粟粒样阴影并逐渐融合为斑片或小结节状,6例肺内呈斑片、云絮影,6例呈结核性胸膜肿块,9例呈一侧肺门淋巴结、纵隔肿大,15例呈大片肺段实变,12例呈厚壁干酪空洞,15例呈斑片状肺浸润影,上述病例均不属于典型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诊断为不典型肺结核。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复杂,且变化比较大,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避免造成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肺空洞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与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经手术病理和穿刺活检证实与CT扫描肺空洞性病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结果本组70例肺空洞性病变中,肺脓肿14例,肺结核32例,空洞性肺癌18例,肺曲霉菌病4例,空洞型肺转移瘤2例。结论 CT平扫结合增强,不仅准确显示肺空洞性病变的形态,而且清楚显示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因此结合临床资料及发病部位,对于肺空洞性病变一般能够达到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31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表现特点。结果胸部X线平片所见:肺内病灶及病灶周围炎型182例(占57.23%);肺段浸润型36例(占11.32%);干酪性肺炎伴小空洞形成24例(占7.55%);粟粒型或小叶浸润型16例(占5.03%);陈旧型硬结灶或纤维化或胸膜炎型60例(占18.87%)。而胸部CT扫描所见:小叶中心结节影255例(占80.19);磨玻璃样密度影167例(占52.52%);肺内实变影74例患者(占23.27%);空洞影61例(占19.18%);树芽征271例患者(占85.22%);胸膜改变16例(占7.02%);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22例(占6.90%)。结论活动性肺结核的X线和CT表现相结合,对提高结核病的诊断率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6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其X线、CT影像表现。结果:56例患者中X线平片显示39个空洞,CT显示87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8例,CT显示18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6例,CT显示56例;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X线显示3例,CT显示7例;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2例,X线无一例显示,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资料和X线影像特征,提高放射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综合诊断19例新生儿透明膜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6例表现为双肺野透光度降低,肺野内均匀散在分布的微小细颗粒影.约呈网状阴影.11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典型毛玻璃影像,其中6例可见双肺外围支气管充气征象.2例左肺不透光,呈"白肺"样改变,1例并发气胸征象.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及时、准确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煤工尘肺大阴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确诊的尘肺大阴影患者的X线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并加以比较。结果52例尘肺大阴影中CT检出直径>10mm的融合结节和团块影48例,X线胸片检出39例,CT检出尘肺并发肺气肿42例,X线胸片检出32例,CT检出尘肺并发肺结核7例,肺癌1例,X线胸片检出肺结核2例,CT检出尘肺并发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大或钙化4例,X线胸片检出1例。结论螺旋CT显示尘肺大阴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的检出优于X线片,对尘肺大阴影的正确,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接受螺旋CT检测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X射线检查显示出现57处空洞症状,大小在5~40mm之间;CT扫描显示出现117处空洞症状,大小在4~49mm之间,直径<5mm,位于肺尖、下叶背段等直径小、位置不明显的空洞均由CT螺旋扫描发现。结论螺旋CT检查对空洞型肺结核的分辨率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胸片,为临床诊治空洞型肺结核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荣城 《江西医药》2012,47(1):71-71,40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尘肺合并肺结核全部为男性,尘肺定期越高,合并肺结核的比例越大。18例出现空洞,43例出现絮状阴影,9例尘肺团块周边气肿带内见絮状影,3例患者出现双侧团状影极不对称。2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空洞是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较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尘肺结节边缘模糊、气肿带内阴影及双侧尘肺团块的极不对称也是并发肺结核的重要征像.动态观察是诊断此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讨肺下叶结核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及特点 ,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 49例确诊的肺下叶结核X线片及病史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 将肺下叶结核X线征象分为大片浸润型、支气管肺炎型、空洞型及圆形病灶 ,并找出各型特征。支气管肺炎型在阴影内夹有颗粒状小斑点 ;空洞型多为干酪性厚壁空洞 ,周围有卫星病灶 ;圆形病灶无明显肿瘤特征 ,常伴有周围渗出灶。结论 应仔细观察 ,最好短期复查 ,以与肿瘤区别。同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