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专科护生对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评价.方法:选择80名二年级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用临床实习带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NCTEI)对护生实习前后予以调查,比较护生实习前后对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实习前,护生理想评价排序为教学能力(4.38±0.55)分,评价(4.35±0.56)分,人际关系(4.32±0.60)分,护理能力(4.24±0.54)分,个性特征(4.16±0.60)分;实习后,护生实际评价排序为个性特征(4.13±0.20)分,教学能力(4.00±0.24)分,人际关系(4.00±0.32)分,评价(3.97±0.15)分,护理能力(3.92±0.32)分,除个性特征以外,其他项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基本得到了专科护生的肯定,但和护生理想状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建立与完善临床教学制度或者机制,以此改进带教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护生需求.  相似文献   

2.
评教评学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法:(1)通过自行设计评价表,对已结束实习科室的教学管理和带教老师进行评价。(2)实习即将结束,由实习护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教学满意度调查表。(3)科室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评价。(4)教学质控小组每季度抽查实习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结果:科室教学计划100%完成;实习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和对医院带教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评教评学是提高教学质理行之有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在消化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9月本院消化肾脏内科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采取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教学模式;另选择2021年6—9月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自我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理论成绩和Mini-CEX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专科护理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应变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包括病史收集完整性、护理诊断准确性、护理计划可行性、联系思考思维)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自我评价(包括实习收获和职业认同感)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包括对带教方法的认可度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高消化肾脏内科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00名在消化内科实习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2组实习期均为4周,实习结束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评价除在"尊重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2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拓宽实习护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师生间互动性,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培训联合OSCE考核在临床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实习的临床护理实习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实验组进行阶段培训联合OSCE考核带教,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将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数(95.65±5.37)高于对照组(90.3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P=0.015<0.05);实验组在操作技能(84.55±3.24)、理论知识(81.35±2.34)、整体护理(86.23±7.89)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培训联合OSCE考核的带教模式相较于传统带教模式而言,更加能巩固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实习护生的护理临床思维,让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主动参与,提高了临床儿科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实习护生疼痛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度149名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成立持续教学质量改进( 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疼痛护理带教;2011年度136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有关疼痛护理的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的疼痛护理中的疼痛基础理论、疼痛评估原则、评估工具的使用、疼痛护理单的应用及止痛药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和处理五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综合总分及教学方法、教学安排进度、老师的专科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教学质量改进,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疼痛护理能力及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王侠 《吉林医学》2013,(25):5268-5269
目的:研究人本原理应用于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的方法及对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参加本院外科实习的护生27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试验组将人本原理应用于临床带教中。出科时对护生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了考核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成绩和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本原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能提高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增加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在中专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临床教学中对提高中专护理学生(简称护生)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将在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实习的2007级中专护生4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2人)和实验组(24人)。对照组按学校实习大纲要求和医院原实习带教计划进行教学;实验组按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综合技能考试,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带教老师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综合技能考试成绩优良率分别为40.91%、87.5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0.00%、95.83%,带教老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45.45%、91.67%。2组各对应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EBN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能提高中专护生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总带教负责制在护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总带教按照要求在科室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协助教学管理。之后分别从实习教学满意度、称职老师的评价、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生的实习毕业成绩、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行后实习教学满意度由82.45%上升至91.44%,对称职老师的评价由93.87%上升至95.33%,护生差错的发生率由15.64%降至1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生的实习毕业成绩实行前(68.05±10.23)分提高到实行后(77.99±1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护理总带教负责制能不断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及实习教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BL教学结合情景再现法的带教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生共86名,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名。研究组采用PBL教学结合情景再现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比较2组护生入科、出科的考试成绩及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2组护生入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均明显上升(P<0.05),其中研究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教学效果各方面评价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教学结合情景再现法的带教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提高护生的满意度,是临床护理实习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分析影响评价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提高本科护生临床教学的质量.方法:采用宋春燕、沈宁设计的临床带教老师评价量表对在省内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80 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10 名同学进行访谈.结果:本科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总体评价良好."护理工作"和"师生关系"两因子得分较高,"教学组织"得分较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带教老师需要加强在教学组织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实习护生带教工作质量的方式。方法设计护生与带教老师双向测评表,对我院胸外科2010年7月-12月42名护生和7名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测评。结果42名实习护生对7名带教老师的评价得分为(93.333±5.702)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评价得分为(90.595±7.174)分。结论师生双向测评表的应用可以为护理教学考评提供可以量化的考核依据,能够增强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医院实习护生带教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培养途径.方法 30名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老师参加教学讲课竞赛、教学查房竞赛、护理综合理论知识竞赛、论文竞赛,对照组不参加竞赛.60名护生随机分配给两组老师带教.护生对带教老师分别进行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评价,并统一理论与技能考核.结果 实验组老师的教学质量及满意度测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带教护生的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 以赛代训的培养方法可以较快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管理问题。方法:以问卷星方式对护理本科生实习目标、师生相互期望和带教中的问题及困难进行双向调查。结果:带教老师最关注的是护生的实习态度和沟通能力;护生对老师的期望是通情理、有耐心、有责任心,其次是较强的专业知识;带教老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的实习态度问题。结论:(1)院校之间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目标沟通较少,是影响护生实习态度的主要因素。(2)临床带教老师对老师角色认知不足,激励管理欠缺是影响教学态度的主要因素。(3)加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管理,尤其是临床老师角色的强化和带教模式的改变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护生共80名,带教老师共28名,调查内容包括实习中压力、适应过程、对带教的要求等。带教老师的问卷调查内容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学生在实习中实际表现。结果实习的护生问卷回收率98.76%(79/80);带教老师回收率92.85%(26/28)。综合实习护生及带教老师问卷结果,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为: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防护意识弱、实习和就业间矛盾冲突。结论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多种问题,应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有效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0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肿瘤妇科实习的护生62名,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31名)和观察组(31名)。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带教法进行带教,观察组护生则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带教。带教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护生实施带教,能够发展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有效提高其临床自学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值得临床带教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应用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64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 ,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操作成绩、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形势下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实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提高沟通能力,减少护生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按带教临床路径对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实施传统带教,实验组在带教临床路径基础上,按专科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并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轨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ICU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路径,探讨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建立ICU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路径,将2010年5月~2011年4月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2009年5月~2010年4月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平时表现、理论、操作、PBL查房四项考核成绩,并调查带教老师和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老师与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评价较高。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ICU专科重点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引导临床教学;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避免传统教学的随意性和重复现象;增加师生沟通,提高护生对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台州市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带教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临床学学习环境量表对台州市综合医院的24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对实习医院的科室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满意度的总分(176.55±22.87)分,其中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最高(29.82±3.87)分,个性化维度得分最低(28.94±4.37)分;学历、科室、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职业以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是影响实习护生评价临床学习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对实习护生来讲,临床学习环境有待于优化,本科护生、急诊、不愿意从事护理职业的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