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高含水期油藏三次采油评价困难的问题,在室内岩心驱替实验物理模拟高含水期油藏后期聚驱和复合驱驱油过程基础上,对聚合物驱不同段塞大小、不同段塞浓度的聚驱效果进行了模拟评价,得出:随聚合物注入PV数的增加,聚合物驱油效率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变小;随注入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聚合物驱油效率逐渐增大,其增大幅度逐渐变小。在此基础上,对辽河油田SH高含水油藏进行了聚合物驱和复合驱可行性评价,对比和分析了聚合物驱、聚合物-表活剂驱、聚合物-碱驱以及聚合物-表活剂-碱驱驱油效果,认为聚合物驱为该油藏最优的开发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高含水油藏李家岔长6油藏成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70口探井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李家岔长6油藏高含水的原因并探讨该类高含水油藏成藏机理.认为油源不足和低孔、低渗的储层条件是造成本区油藏高含水的重要原因.距离生油中心较远,本地烃源岩相对较差,生烃量小,油气进入长6储层的动力较低,生油中心的油气需通过较长距离的运移才能进人圈闭,油驱水过程进行得不彻底,是高含水油藏形成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改善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效果是我国“八五“期间油田开发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总结了“七五“期间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用井间示踪剂方法研究油藏非均质;用最优化方法设计注水井调剖方案;用水驱曲线等方法评价开发效果;开展调剖,堵水,压裂,强注强采,打调整井等综合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改善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效果应以油藏描述为基础,井间示踪剂测试法是研究油藏平面和纵向…  相似文献   

4.
东辛油田中部是一个复杂断块油藏,在经历了近40年开发后,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丰度变差,剩余油分布零散等矛盾日渐突出,油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针对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特征及存在的开发矛盾,提出了九种挖潜稳产技术,现场生产实践证明,它对于减缓老区递减,实现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稳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往产液结构优化方法中考虑因素较多,难以定量化确定油井产液量的问题,以区块油井历史生产数据为基础,利用甲型水驱曲线预测不同产液量下的开发效果,并以区块累积产油量最多为目标建立最优化模型,采用罚函数法进行求解,得到不同油井的最优产液量。通过在实际区块油井产液结构调整中的应用,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能极大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陆上老油田大多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面临迫近经济极限产量的危机,亟需转变传统开发模式。在汲取二次开发“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即三大重构的成功开发理念与经验的基础上,“二三结合”开发理念应运而生。“二三结合”是指将二次开发精细水驱采油与三次采油层系井网协同优化部署,立足当前水驱方式精细挖潜,适时转入三次采油,追求精细水驱与三次采油衔接最优化、各类油层转换有序化,实现总体采收率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以“二三结合”开发理念作指导,条件各异类型多样的不同油藏,具有相对应的开发模式,既有针对性也有普遍性。“二三结合”技术主要在于油藏适应性评价,立体井网层系重构,以及转化时机技术的研究。高含水油藏“二三结合”关键技术,为油田实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对我国老油田后期挖潜、尤其是特高含水低效开发油藏的战略调整等提供新的思路,拓展老油田挖潜的领域与方向,以胜利某油田A断块高渗透大厚层高含水油藏为例,对其开发效果、水淹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断块采收率仅11.9%,而预测采收率在23%以上,一半以上的可采储量没有采出;剩余油在平面上分布于区块的绝大部分区域,纵向上主要集中于7个主力小层,尤其是ES1-32 、ES2-13、ES2-22、ES2-23小层,剩余可采储量在3?04t以上,是将来挖潜的主要对象。此外,在系统研究与总结基础上,提出了A断块两种主要剩余油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靖边DW区延9油藏为例,采用物质平衡法计算剩余油储量,明确了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找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精准挖潜技术,并选择典型井组进行了现场实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井平均剩余地质储量2.45×104 t,剩余油潜力较好;剩余油的成因可分为单一层内剩余油、双层系层间剩余油和复杂多层系层间层内剩余油;根据剩余油类型精准挖潜的重点不同,通过完善注采对应、精准补孔等措施可改变液流方向,达到精准挖掘剩余油的目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剩余油精准挖潜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超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措施后日产油量平均增幅达到215%,含水率平均降低幅度达到11.5%,达到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可在同类油藏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一种计算不同时刻非均质油藏含水饱和度分布与前沿饱和度位置的简便、实用的预测方法。方法以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化理论与Buckley-Leverett油水两相饱和度移动方程为基础,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二维网格化非均质油层模型前沿饱和度所在位置与含水饱和度分布的计算方法。结果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油井的生产制度,通过计算数学中线性插值法求解出了模型中任意一点含水饱和度值与前沿饱和度位置。结论该方法通用性强,可用于新老水驱开发油田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孤南131断块油藏的采收率,在加强油藏精细研究、深化油藏认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复合解堵工艺、水力割缝技术、完善注采井网、优化生产参数等进行调整挖潜.经矿场实验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采收率由24.8%提高到29.0%.该油田的成功经验对类似油田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胜坨油田广泛发育河流-三角洲相储层,根据特高含水期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将其产层分为3种模式:正韵律模式、反韵律模式和均质模式.通过研究不同产层模式生产井的提液效果差异,建立了不同产层模式采油指数与生产压差之间的关系,并从毛管力的角度阐述了不同产层模式的开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非均质性共同控制了产层的开发特征,受毛管力作用方式的影响,正韵律产层模式层间、层内干扰最为严重,开发效果相对较差;反韵律产层模式层间、层内干扰不明显,适合开展强注强采;均质产层模式是最为理想的产层组合方式.只有将储层物性差异以及剩余油分布差异最小的产层组合在一起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长深气藏天然气富含CO2,尚未常规方法计算其高压物性参数及其相态特征分析.针对这一特殊性,采用室内PVT实验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含CO2天然气,其压缩因子、密度、体积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在低压(20 MPa以下)时表现出很强的压力敏感性,而水蒸气含量则表现相反,绝对黏度则始终保持较强的压力敏感性;压缩因子、密度、绝对黏度、水蒸气含量随着CO2含量增大而变化幅度较大,对CO2的敏感性较强,而体积系数对CO2的敏感性较弱,等温压缩系数对CO2则无敏感性.长深气藏的原始地层温度(140℃)和井口温度(40℃)均在气液两相区之外,可以判断在开发过程(从气层到井口分离器)中流体不穿过两相区,表明该气藏为干气气藏.  相似文献   

13.
地下储气库天然气运移的等效渗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水平尺寸远大于垂向尺寸的特点,建立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天然气运移的等效渗流模型.所建模型通过垂向积分并沿储层垂向高度平均将复杂的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三维渗流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中国某拟建封闭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注气后储层含气饱和度和储层压力的变化,对比所建模型与传统三维渗流数学模型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设计一个完善的联合循环系统,在设计阶段缺乏实际数据时就有必要通过对整个联合循环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首先阐述联合循环建模现状,然后通过对各种联合循环系统合理分析,将系统部件分类归纳,结合计算机集成设计系统(TH-CIDS)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思路.采用可视化仿真和面向对象建模相结合的办法,开发了组成常规联合循环系统的各部件模块,组成联合循环建模系统.该建模系统使用灵活方便,具有很大的通用性.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建模仿真实例,其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证明了该建模系统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台南第四系松散未成岩生物气藏为例 ,研究建立该类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 :(1)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 ,通过定量计算对声波测井进行了压实、泥质及含气影响的校正 ,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探索性地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 ;(2 )根据毛管理论 ,综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是可行的 ,该方法提高了气藏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 ,实现了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即可进行储层孔隙度参数评价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喉半径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比表面及孔隙度 ,综合利用孔隙度与岩性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该参数 ,这为储层渗透率参数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台南第四系松散末成岩生物气藏为例。研究建立该类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1)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定量计算对声波测井进行了压实,泥质及含气影响的校正,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探索性地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2)根据毛管理论,综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提高了气藏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实现了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即可进行储层孔隙度参数评价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喉半径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比表面及孔隙度,综合利用孔隙度与岩性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该参数,这为储层渗透率参数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流线数值模拟研究高含水后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油分布研究是高含水期油田的难点问题。以济阳拗陷孤东七区西馆陶组Ng6~(3+4)层高含水开发实验区块为例,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小网格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及参数模型;通过试验区储量、压力、含水率和单井含水拟合,85%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5%。采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显示出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流体推进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得出:(1)流线显示目前地下储层形成大孔道高渗带,流体基本沿高渗带运移,驱油效率明显降低。(2)目标油层组剩余油分布明显受到沉积相、沉积韵律、层内非均质、生产井网等因素的控制;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微构造高点、层内低渗透区及注采不完善区,纵向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主力厚油层的顶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储气库循环注采过程中循环应力对储气库岩石产生疲劳损伤的问题。利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岩心真三轴数值模型,根据岩心室内试验标定数值模型参数,然后对数值模型进行多周期等幅值轴向循环应力加载,研究循环应力对储气库岩石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应力加载过程中,模型内生成的无黏结接触数量和微裂缝数量逐渐增多,而生成位置受原始裂缝控制明显,模型孔隙度逐渐减小,且模型内无黏结接触数量、微裂缝数量和孔隙度的变化速率均呈递减趋势;相同应力水平下模型侧向应变和轴向应变均增大,但侧向应变占主导地位;模型弹性模量逐渐降低,而模型泊松比和损伤量逐渐增加,且模型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损伤量的变化速率均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非线性渗流产生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渗流雷诺数作为非达西流产生的判定条件,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油水两相渗流中非线性流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油水两相渗流中非线性流产生的条件苛刻,它只会在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中的高渗层或大孔道层中出现,对水驱油总体开发规律影响较小;油藏中高渗层或大孔道层的厚度对非线性渗流的产生及分布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Papadopoulos P  Ivison R  Carilli C  Lewis G 《Nature》2001,409(6816):58-60
Molecular hydrogen (H2)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alaxies because it fuels star formation and the accretion of gas onto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 the two processes that can generate the large infrared luminosities of gas-rich galaxies. Observations of spectral-line emission from the tracer molecule carbon monoxide (CO) are used to probe the properties of this gas. But the line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local Universe-mostly the lower rotational transitions of J = 1 --> 0 and J = 2 --> 1-have hitherto been unobservable in high-redshift galaxies. Instead, higher transitions have been used, although the densities and temperatures required to excite these higher transitions may not be reached by much of the gas. As a result, past observations may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total amount of molecular gas by a substantial amount. Here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large amounts of low-excitation molecular gas around the infrared-luminous quasar APM08279+5255 at redshift z = 3.91, using the two lowest excitation lines of 12 CO (J = 1 --> 0 and J = 2 --> 1). The maps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hot and dense gas near the nucleus, and reveal an extended reservoir of molecular gas with low excitation that is 10 to 100 times more massive than the gas traced by the higher-excitation observations. This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significant amounts of low-excitation molecular gas may exist in the environments of high-redshift (z > 3) galax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