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体征积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辅助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n=52例)及对照组(n=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妇科B超检查情况;并记录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hs-CRP、红细胞沉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妇科B超检查提示盆腔积液、附件增粗及盆腔包块等体征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vs75.0%,χ2值=4.349,P值=0.036)。结论:桂枝茯苓丸辅助抗生素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状态、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治疗组口服少腹逐瘀胶囊,连服2周(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泰利必妥、甲硝唑,均连服2周。结果:痊愈率及总体有效率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服用方便、质量稳定、用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瘀热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本院就医的慢性盆腔炎瘀热互结证患者共10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联合氨苄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桂枝茯苓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下腹部坠痛、月经紊乱和痛经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结果:桂枝茯苓丸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瘀热互结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合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第二人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妇科、中医科门诊辨证为湿热瘀结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片联合头孢呋辛酯片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当归贝母苦参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局部体征和中医证候分数的变化以及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两组局部体征、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局部体征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有1例慢性盆腔炎复发,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归贝母苦参丸合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王祖龙 《四川中医》2007,25(10):48-49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剂量视情增减的试验方案进行研究,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翁沥通胶囊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可较快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降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78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牡丹皮等)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χ2=18.36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小腹坠痛改善时间差别不大(P<0.05),但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痛等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有镇痛、消炎的作用,可以显著缩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中药红藤汤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少腹逐瘀颗粒组55例、少腹逐瘀颗粒+红藤汤组60例,红藤汤组53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2个疗程治疗后,少腹逐瘀颗粒组总有效率为78.18%、少腹逐瘀颗粒+红藤汤组91.67%,红藤汤组77.36%,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用药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少腹逐瘀颗粒组和红藤汤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少腹逐瘀颗粒组和红藤汤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明确,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不良症状,且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桂枝肌瘤丸(桂枝、牡丹皮、桃仁、丹参、赤芍、茯苓)联合热熨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好,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头孢噻肟钠及奥硝唑分散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43)与对照组(n=43)。两组均予以头孢噻肟钠+奥硝唑分散片治疗,于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93.02%较对照组76.74%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与对照组6.9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予以头孢噻肟钠、奥硝唑分散片治疗同时,加用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乐丽英  汤欣 《光明中医》2023,(2):292-295
目的 研究应用桂枝茯苓丸联合妇炎康复胶囊慢性盆腔炎治疗的疗效。方法 于余干县妇幼保健院行不同治疗方案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各随机抽取38例,分为对照组(38例,桂枝茯苓丸治疗)和观察组(38例,联合使用妇炎康复胶囊),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血清指标、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应用桂枝茯苓丸联合妇炎康复胶囊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炎症反应,缩短病程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敖文丽  白玉红 《新中医》2019,51(12):181-183
简版:目的:观察少腹逐瘀颗粒联合西药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盆腔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西丁钠、多西环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2%,对照组为80.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结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盆腔灌注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结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B型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前后血浆BNP、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2.50%优于对照组的57.50%(P0.05);两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5)。结论: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能降低血浆BNP、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马洁  宋盘阁 《陕西中医》2014,(6):692-693
目的:探讨红藤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甲硝唑口服,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红藤败酱汤(红藤、败酱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丹参、茯苓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72.0%治疗组为92.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同时联合红藤败酱汤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60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4%,对照组79.3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沈荣  唐小原 《光明中医》2009,24(6):1119-1120
目的:观察中成药桂枝茯苓浓缩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08年2月就诊我院妇科门诊并确诊的慢性盆腔炎病例5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80例均服用桂枝茯苓浓缩丸,每日2次.每次6丸,经期停服改为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天,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280例盆腔炎患者均采用于月经期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天.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相比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浓缩丸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想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一用抗生素治疗方法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TDP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联合TDP照射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下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下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慢性盆腔炎选用桂枝茯苓丸联合TDP照射,起到温阳以散寒、活血以化瘀之效,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5,(7):790-79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所致继发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慢性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经期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比较两组继发不孕症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疗效、输卵管造影结果以及妊娠率有无差别。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输卵管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通而不畅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持续妊娠比例高达25.00%,高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茯苓丸对慢性盆腔炎所致不孕症的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输卵管通畅度,从而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俞丁丁  费冬 《新中医》2019,51(7):63-65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胚宝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胚宝胶囊,2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腹胀、痛经、腰酸、白带异常等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炎症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因子-β1 (TGF-β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等指标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腹胀、痛经、腰酸、白带异常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腹胀、痛经、腰酸、白带异常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为8.8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胚宝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反应,复发率较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