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易遭受雷击事故,雷击容易造成输电线路故障,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而在雷击事故中,杆塔反击的概率较高,对电力系统的威胁最大,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杆塔反击耐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以南方电网江门供电局110 kV输电线路为例,采用ATP-EMTP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接地电阻、杆塔呼高、绝缘子模型对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给工程实践中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以及雷击跳闸的特点,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研究了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计算了反击情况下和绕击情况下的耐雷水平,并分别利用规程法和电气几何模型法(EGM法)分析了线路的反击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研究结果表明反击耐雷水平较高,降低电阻对于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绕击耐雷水平较低,且坡度越大,绕击闪络率越高。因此,线路立塔时应当避免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立塔,并且保证接地电阻在7Ω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3.
提高10kV架空绝缘线路耐雷水平综合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雷电定位系统(LLS)对2001~2007年重庆市江北区雷电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EMTP)建立仿真计算模型,比较、分析了线路避雷器不同安装方案对线路耐雷水平的改善效果,分析了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及雷击导线位置对耐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装设线路避雷器能够有效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通过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安装串联外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安装穿刺型防弧金具能够有效降低10kV架空绝缘线路雷击跳闸及断线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35 kV油莲线频繁遭雷害故障跳闸的问题,分析了近年故障杆塔的分布及线路周边雷电地闪密度情况,进一步与常规防雷措施进行逐条对照分析,发现加装避雷线、降低接地电阻、加强绝缘、加装接闪器等措施的防雷效果不明显,提出了在"易击段"推广使用线路避雷器的改造方法,以提升35 kV线路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5.
谢柳俊 《机电信息》2014,(15):128-129
相关规程规定,输电线路杆塔位于居民区时,其接地装置应敷设成环形。而当居民区土壤电阻率较高时,如何使杆塔工频接地电阻降低至合理范围,使输电线路具有足够的耐雷水平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对此进行详细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6.
对计算高压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的击距法进行了简单优化,对利用规程法计算雷电反击耐雷水平和跳闸率在特高压线路中的运用进行了部分参数的补充。利用改进的击距法和规程法分别计算了某1 000 k 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反击耐雷水平、跳闸率和不同地面倾角时雷电绕击的跳闸率。通过反击跳闸率、绕击跳闸率以及总跳闸率的合规性分析,得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远高于反击跳闸率,山地的雷电绕击跳闸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地面倾角对线路绕击率影响较大等结论,最后提出了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闸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35kV配电线路广泛采用的防雷措施进行了阐述,调研、测试某地35kV线路的防雷现状,分析了该线路耐雷水平不高的原因,并结合已有的防雷措施对其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措施防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山区架设输电线路时,往往要经过山峰顶部、山谷及山坡等复杂地形,较高的土壤电阻率造成了山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当地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以山区110 k 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山区110 k V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影响因素和绕击耐雷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防雷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杆塔接地电阻偏高是导致输电线路反击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现提出一种降低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的方法,通过理论及试验验证其降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接地装置总长度一定的条件下,多辐射状分支结构可起到降低冲击接地电阻的作用。该结论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杆塔接地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尚博 《机电信息》2011,(21):14-15,17
雷击是导致35kV配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线路安全运行考核的重点。随着线路型避雷器的研发并应用加装到架空线路上,大大提高了架空线路的耐雷水平,因此,线路型避雷器在35kV及110kV线路的防雷设计及防雷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对某条35kV线路5年来所记录的雷击事故进行分析,计算如何在线路上加装线路型避雷器。  相似文献   

11.
接地是输电线路杆塔防雷措施中比较常见的安全措施,也是降低输电线路杆塔遭受雷击概率的重要手段。在具有良好接地的输电线路杆塔系统的情况下,架设避雷线和降低杆塔脚电阻对整个电力线路的防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地网接地电阻值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其对输电杆塔防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概述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针对部分杆塔接地电阻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对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造成的威胁,从雷电绕击机理入手,通过分析输电线路受雷击的危害及影响耐雷性能的因素,分别从地面倾角、工作相位、塔型和塔高、保护角等方面对±800 kV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特性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地面倾角、工作相位选择90°~270°、地线采用负保护角等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该研究可为今后电力输电设备的防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惠涛  马啸  吴帅 《机电信息》2015,(6):128-129
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出现,线路的杆塔、金具、附件等设计强度、外形尺寸均比原有的超高压线路有大幅提升,1 000kV线路的耐张绝缘子由于其吨位大、自身重量明显增加,在更换耐张绝缘子单片时沿用500kV线路直接用绳索绑扎的方法进行传递难度极大。基于此,研制专用的耐张绝缘子串绝缘起吊支架,用于更换耐张绝缘子单片,该工具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安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系统电力输送网络的扩大,输电线路不断的增加,为了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就尤为突出。我们通过三极法测量杆塔接地电阻了解其变化,总结经验要点,目的是为了得出杆塔真实的接地电阻值,防止由于出现阻抗过大而导致接地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四林 《机电信息》2014,(30):21+23-21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35 kV输电线路大量用于电力传输,为了顺利开展35 kV输电线路的施工工作,需要遵守一定的施工原则,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输电线路勘测、架线施工、杆塔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保障35 kV输电线路施工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7.
廖勤文  郭程 《机电信息》2023,(13):81-84
首先介绍了热电厂35 kV供电系统运行现状,对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更新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随后结合接地选线保护装置的线路选择原理,制定了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的更新改造方案,最后分析了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更新改造后的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阐述了风电场35kV侧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结合相关规程规范以及国家电网相关条文的要求,论述了风电场35kV系统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最优选择方案,为风电场接地方式的选择及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输电线路的振动特性分析对杆塔设计及线路舞动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以典型的500kV交流双回路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使用悬链线法对导线和地线进行几何找形,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耐张塔及三塔四档塔-线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铁塔及塔-线体系的耦合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耐张塔横向和纵向的刚度相近,但纵向刚度略高于横向;在塔-线体系导地线和杆塔发生耦合振动时,会出现不同的共振振型,塔-线体系中单塔发生共振的频率比单塔单独分析时的共振频率值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三极法和钳表法测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原理、优缺点,通过跟踪测量实例,比较了两种方法测量杆塔接地电阻的误差,提出了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效指导了基层输电班组开展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