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托洛尔 (Metoprolol)是一种选择性的第二代 β 受体阻滞剂 ,而卡维地洛 (Carvediolo)是一种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非选择性的第三代 β 受体阻滞剂 ,同时具有α受体的阻滞作用 ,并且是一种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卡维地洛已在一些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 ,试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治疗 ,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药物。本文重点介绍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对比研究进展。1 β 受体阻滞剂用于CHF的治疗现状近年的研究发现 ,心力衰竭时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儿茶酚胺 (CA)的浓度增高 ,心肌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目标剂量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已经得到肯定.CIBIS Ⅱ、MERIT-HF和COPERNICUS三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利尿剂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或卡维地洛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死亡率进一步降低34%~35%[1~3].因此,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必须从上述3种β受体阻滞剂中选用一种[4~6].β受体阻滞剂的用法是"从极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剂量,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后长期维持使用".  相似文献   

3.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OMET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β受体阻滞药物治疗是目前处理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而最为重要的手段。当前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接受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可加用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还须接受醛固酮拮抗剂的治疗。由于三个重要的随机临床试验CIBIS Ⅱ、MERIT HF和COPERNICUS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因此,目前医学界公认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美托洛尔(Metoprolol)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Carvedilol)应作为抗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最近发表的COMET研究结果显…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已被大量临床观察证实。本文通过对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观察了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培朵普利和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培朵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CHF患者 34例 ,并与单用培朵普利治疗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4 1%和 70 % (P <0 0 5 )。结论 ACEI及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中最常用和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的药物之一,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基石或一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不仅有助于改善症状,而且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和降低总死亡率。但各种β受体阻滞剂不尽相同,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适应证选择适当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4种药物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及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4种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 CHF患者 85例 ,根据治疗情况分成两组 :对照组 (39例 )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 ;观察组 (46例 )在常规 2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4.8%、5 9.0 % (P <0 .0 5 ) ;即 4种药物疗法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 2种药物疗法。结论 :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 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 CHF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 肾上腺素受体密度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112例心衰患者及 4 1例正常人单个核细胞 (含 90 %淋巴细胞 ) ,制备淋巴细胞膜 ,进行受体结合分析 ,求得平衡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量Bmax。受体密度以Bmax表示。结果 心衰组 β 受体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 P <0 0 1)。心功能Ⅱ级患者 β 受体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重度心衰心功能Ⅲ、Ⅳ级患者β 受体密度下调更明显 (P <0 0 1)。冠心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两组之间Bmax无显著性差异 (P =0 99)。心衰患者中 ,美托洛尔治疗组 β 受体密度明显高于非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组 ( P <0 0 5 ) ,卡维地洛治疗组β 受体密度与非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4 0 )。结论 心衰时出现了外周血淋巴细胞β 受体密度下调的现象。心衰时外周血淋巴细胞 β 受体密度下调与病因无关 ,下调的幅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应用美托洛尔能明显上调β 受体密度  相似文献   

9.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的启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经过 2 0多年的临床研究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地位已获得充分肯定。各种CHF治疗指南陆续将其列为心功能稳定时CHF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从CHF治疗实际应用来看 ,β受体阻滞剂仍远未达到预期的程度 ,临床医生对应用中的一些顾虑挥之不去。一、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充分依据历时 2 0多年完成的众多小规模临床试验表明 ,β受体阻滞剂有利于提高CHF患者的运动耐量 ,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较大规模的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MDC)和比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试验 (CIBIS)虽未证实β受体阻滞剂对CH…  相似文献   

10.
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近年来采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 ,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β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取得了重大进展 ,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并改善长期预后 ,但是应用这些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临床试验 ,均未将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 ,因此 ,没有证据表明上述治疗可以改变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自然病史或提高存活率。瓣膜性心脏病患者 ,主要问题是瓣膜本身有机械性损害 ,而任何内科治疗或药物均不能使其消除或缓解 ,更不能用来替代已有肯定疗效的介入或手术治疗。实验研究表明 ,单纯的心肌…  相似文献   

11.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已获得惊人的成就,随着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的发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已经确定,且成为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本文就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CHF),CHF也是现代社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1].临床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降低CHF患者病死率,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在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CHF,进一步阐述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随着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这种曾禁用于心力衰竭的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逐渐被认可.本研究以美托洛尔为例,旨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该药物后对心功能、住院率、病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心力衰竭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接收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总体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心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索他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他洛尔是一种非选择性 β受体阻滞剂 ,且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性。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已验证该药对多种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 ,ESVEM试验比较索他洛尔与6种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Deed wania比较索他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 (室早 )的疗效 ,均提示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独特效果 ,本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来比较索他洛尔与另一种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室早的临床疗效。资料和方法 选择窦性心律伴需药物治疗的室早患者 ,动态心电图记录平均室早≥ 30次 /h。排除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相似文献   

16.
β-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β 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  1975年瑞典Waagstein[1 ] 最早发表了 7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运用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观察报道 ,疗程为 2~ 12个月 ,所有病人临床情况改善 ,心功能好转 ,心脏缩小。随后 ,陆续有一些类似研究也获得了肯定的结论 ,荟萃的病例数已超过 3 0 0 0例 ,但这些观察的样本普遍较小 ,其中不少未设对照组 ,且观察时间也不够长。为了使这一治疗方向得到进一步确认 ,90年代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几个大规模、长期的多中心研究 (表 1)。 1996之前的MDC(TheMetoprololinD…  相似文献   

17.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期或失代偿期需要积极改善血液动力学,缓解症状;在稳定期,从防止、延缓和逆转心肌重构的机制出发,口服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1].2012年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纳入了一些基于循证医学的新的药物治疗观点[2].图l显示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策略,其中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成为关键的神经激素受体阻滞剂之一[2].此外,在有症状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对经最佳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心率仍≥70次/分的患者,建议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MRA的基础上加用超极化激活通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3].我们对目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β阻滞剂 )在心血管病临床应用已达 4 0年 ,在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及某些心律失常等方面效果肯定 ,是临床常用药物。由于 β阻滞剂是具有负性变时及变力的药物 ,所以心力衰竭曾被认为是使用 β阻滞剂的禁忌证。但是 ,多年来临床上经常试图应用 β阻滞剂减慢心率的特点 ,来改善临床症状 ,引入个别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 1975年 ,哥德堡大学的瑞典学者Waagstein等开创了用 β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大样本临床研究的先例。Waagstein应用美托洛尔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 12~ 18个月的多…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常规治疗药物包括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可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改善其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ng 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利尿剂,地高辛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2例高龄老人CHF患者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2年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治疗1年,并以18例高龄CHF患者单一药物治疗1年作对照。两组比较包括实验室检查及生活质量表调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P<0.05),心脏收缩功能(LVEF)改善明显(P<0.05),生活质量总体提高,其中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明显(P<0.01)、社会交往功能增强(P<0.05)。结论: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联合治疗远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