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型期中国社会利益群体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十几年前不同 ,如今政治民主化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市民社会研究 ,这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现象。它一方面表明学界在经过反思后的冷静与成熟 ,民主由政治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 ,与此相应的研究亦随之深入和更具基础性 ;但另一方面 ,改造社会却比改造政治体系更加困难 ,其可操作性和直接现实性进一步降低 (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是等社会完成了民主化之后再开始政治民主进程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市民社会形成的关键——以利益为纽带聚合起来的利益群体的分析 ,重新赋予社会层面的民主化以现实的政治含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政治发展视野中的利益群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制改革中 ,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化、组合 ,利益群体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 ,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一方面 ,利益群体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有力地促进了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 ;另一方面 ,利益群体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非正常现象和行为也有可能诱发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造成社会对国家政权合法性认同的流失 ,成为政治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因此 ,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应积极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利益群体的整合协调机制和利益制衡原则 ,并辅之以行政和道德的手段 ,以促进利益群体在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袁峰 《兰州学刊》2006,(3):105-108
执政党在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执政党的角色定位有着密切关系。角色定位关系到执政党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介入社会利益结构调整。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政党的角色定位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对政党的阶级定位;另外一个方面是对政党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定位。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执政党的重要政治目标,内含着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在当前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对我们党作出了重要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包围着每一个国家。我国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最深刻、最迅速。它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及执政建设都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有必要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网络问政改变了传统的意见表达主体和内容构成及信息的传输模式,对执政党利益整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了新挑战。执政党在利益整合的信息输入过程中,应积极扩大网络问政的渠道,以增加民众利益表达的机会,实现网络问政的规范化,以求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基层民意,同时提高执政党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过滤和综合的能力。在利益整合的信息输出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党内程序民主建设,确保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平等地享有成为重大政策选择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杨炼 《兰州学刊》2008,(10):90-93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存在主体自我意识发育程度不高、体制性的利益表达机制渠道不畅通、非体制性利益表达方式频繁发生、利益表达客体的回应机制效率低下等弊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路径包括提高弱势群体的表达意识扩大其政治参与、完善体制内利益表达机制规范体制外表达机制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利益表达客体的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执政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 ,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利益结构的单一整体性 ,呈现出利益单元的多元化、利益观念的多元化和利益意识的觉醒。由此对执政党的高度认同、高度服从、高度信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群体分化组合是一种客观现象.从政治道德的视角看,社会利益群体的合理分化将加快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利益群体的过度分化则会削弱中共执政的道德基础,挫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道德动力,危及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 ,将当今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区分为四个主要社会群体 ,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 ,都会造成物质利益的得失。本文证明大多数中国人在 2 0年的改革中还是获得了利益的。然而 ,利益获得的多寡是有差异的。本文分析了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获得和利益相对受损。只有了解了此种情况 ,我们在将改革向前推进时 ,才会使其每一项措施能够尽可能地对于多数人有利 ,尽可能减少改革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表达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之一,社会转型时期这一功能显得异常突出。实际上,我国转型期利益表达渠道常常受阻,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其原因在于体制性、政策性以及程序性组织渠道被阻塞。为使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充分发挥,应该培育社会下层的利益表达机制,再造执政党政治结构体系的利益表达功能,提升执政党的政治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诞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开始就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又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保持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同时 ,本文还就当前少数人对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所产生的模糊认识 ,提出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入手,分析了构成其执政基础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回顾了党在历史上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基本做法。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党的执政基础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肖素娟 《河北学刊》2007,27(1):227-229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对党派的排斥、不信任到部分肯定,从对其中间党派的称呼到改称民主党派,从对其政治作用的肯定到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共对党派的认识轨迹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演变,这一演变实质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认识完成了三次飞跃.这反映出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赵炎才 《晋阳学刊》2013,(6):97-104,127
运用底线思维审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可谓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思维方法.总体而言,其基本特征甚多,其中最主要者有四:外在形态由局部具体到整体抽象交替发展,思维理路勇对过去、直面现实与憧憬未来递进,具体内涵继承、善用与创新密切结合,内在实质具体合理与目标合理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是贯穿执政党建设始终的重大问题。党的各方面建设 ,最终都要体现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来。党的执政能力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程度。因此 ,应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统一于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 ,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达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1921年到2011年的90年里,中国政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变迁中,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政治历史的舞台,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活动也在这样的转变中经历了变化和调整。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为何必要、如何可能、怎样运行"的分析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逻辑分析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研究,意在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系统论等方法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黎族人民才能翻身作主人 ,得到彻底解放 ;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黎族社会才能摆脱贫困落后 ,走上繁荣和飞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对日政策上经历了执政前和执政后两大时期。在执政前,中共对日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动员一切力量,坚决反对、抵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党政策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成为执政党,对日政策既体现在政党外交方面,又体现在政府外交方面。中共和政府通过以民间促政府,实现了中日邦交。实行改革开放后,又积极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经济支持,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促进了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冷战结束后,面对纷纭变换的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又适应时代变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的定位和发展,使中日关系不断深化,形成了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处于被领导和参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这种领导关系的确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艰辛探索,共同作出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理论基础;带领被领导者取得革命的胜利,并给予被领导者物质利益和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现实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沿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轨迹,阐明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不同的表现.只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同时也证明,我们党在制定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时候,总是把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