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选国 《天府新论》2014,(2):126-132
四川灾后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由防备、试探向互动、合作演化。现实中,四川灾后社会工作体现了三大独特生成机制,即移植性、嵌入性、融合性,但是,这三种机制不足以指导和解释当前及今后四川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四川灾害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机制应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这种生成机制及其演变趋势,不仅为四川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架构和理论视角,也为今后四川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进程提供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将有效地补充政府管理框架下的救灾体制,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不仅涉及到构建原则、构建内容,还涉及构建内容之间的内在衔接机制。构建内容不仅要确定介入主体、明确介入时间和领域、完善介入途径和技巧、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协调各方关系和加强多方合作尤其是与政府的相互支持,还包括协调平台的搭建。机制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不仅涉及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准入机制的构建,还包括监管机制、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的构建,唯有此,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才有其完整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东省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为例,从国家—社会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反思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准市场化异化问题。通过系统阐述“国家办社会”与“市场办社会”两种发展模式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基于“政府归位”的“双百”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可能的发展道路——国家直聘社会工作者且将社工站(点)建设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事业单位,以确保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社会管理变迁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管理的本质是构建以社会自主性为基础、社会自主与国家自主合作互动的社会秩序.我国在从全能型国家—总体性社会过渡为转型国家—分化性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过于依赖国家,社会自主性不足,国家又兼具自主性过度和不足的问题,难以较好协调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因此,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构社会自主性的基础;二是修正国家自主性过度与不足.国家应致力于建构创新的社会基础、民主形式、行政环境和组织条件,应把自身建设成为规范和规则的实践领域,形成社会管理组织化的秩序环境,同时应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坚持行政分权的改革,从基层汲取社会自治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曹胜 《浙江社会科学》2012,(8):34-39,156
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式中,基于社会政治生活中组织特质的差异而确立的国家相对于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国家回归理论在承接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国家是具有独立行动能力的组织实体,其行为活动依循自身的政治逻辑,而不是"社会冲突的舞台",也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普遍存在的国家自主性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呈现出差异性的变动状态。斯考克波、诺德凌格尔等人在宏观结构和政策过程研究视域下对国家自主性展开具体分析,开放出国家中心理论范式的研究进路,从而实现对传统政治学在国家研究领域中哲学演绎知识传统的超越,开启了国家研究的政治科学化时代。  相似文献   

6.
刘永明 《兰州学刊》2015,(1):186-192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社会工作机构的三种类型,即公益基金会支持型、政府与企业合作服务型和政府购买服务型的社会工作机构。公益基金会支持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面窄但服务深度广;政府与企业合作服务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于政府指定的养老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面广但深度不够,主要提供普及型服务。社会工作机构行动目标越接近资方目标,越容易获得资源,不同服务项目的运作机制不同。文章认为,未来应建立健全政府购买软服务的公共制度,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7.
《精神现象学》论“社会关系”和人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山 《学术研究》2002,2(11):47-51
实现人的生成是《精神现象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黑格尔通过对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 ,以抽象的、逻辑的和思辨的形式表达了人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自我生成的深刻思想。认为自我借助于和他人之间形成的“互主体性”关系 ,最终实现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世界历史个人”。这一思想与马克思关于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诞生和社会关系理论有着逻辑上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工作在解决学生多种问题方面面临困境,学校社会工作则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服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校学生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社会工作之间的联系,已经呈现出学校社会工作的可能介入途径.文章认为,依托目前学生工作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宿区建设和广泛的师生交流互助发展传统治疗式、社区学校式、社会互动式学校社会工作,积极应对学生需要,可实现从学生工作向社会工作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1928至1937年的南京火灾具有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在时间分布上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特点。究其原因,既与南京城市的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更是市民防火意识淡薄,城市建筑不良,城市消防能力低下等人为因素合力作用的后果。当局为此采取了诸如提高市民消防意识,整顿消防组织,规范城市建筑防火要求,严格火灾救护程序,救济灾民,法究火头等一整套措施积极予以应对。但是,因财力拮据,制度执行不力,市政建设难于短期内根本改观,成效往往十分有限。南京火灾总体上依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俨然已成为当时南京城市安全的最重要威胁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不能囿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分析框架,而应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去考察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所有政治问题的核心,要从根本上理解国家行为,就必须从国家的本质入手;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都被打上了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烙印,具有本质一致性,但在形式上又有显著区另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就必须要处理好国家治理中阶级性与社会性、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提升社会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独立性,实现“国家-社会”的正和博弈,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新型关系模式;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既不能落入国家全能主义的陷阱,轻视市民社会的培育,也不能片面强调弱化国家力量,消解国家权威.应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下,努力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李树文 《理论界》2014,(1):72-75
近三十年来,美国和英国等社会工作发达地区开始流行以证据为本的研究方法,其实质还是在实证主义研究指导下,通过已有的研究文献,找到相关证据,比较介入效果,选出最优介入方式,开展专业的助人活动。本文通过对以证据为本实践的文献回顾整理和其涵义理解,以作者参与过的几个社会服务项目为例,根据实务中亲身感受探讨其会出现的争议并进行专业反思。针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实际情况,对正确理解和运用以证据为本的实践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观念—结构—行为”制度范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有效分析路径.以此制度范式为分析主线,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包括现代观念嵌入的内在动力、制度供求非均衡的外在动力、利益驱使下理性选择的直接动力.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阻力包括观念变革滞后的思想阻力、制度式微及其路径依赖的结构阻力、既得利益者抵制的行为阻力.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技术,国家荣誉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形式,具有多方面的现实功能。社会建构主义从社会多元主体及其互动关系的角度理解社会事实,提供了分析国家荣誉实践的良好视角。国家荣誉是党和政府等权威性机构与公民、社会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等主体共同建构的。每一个主体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相互作用,发挥不同性质的功能,追求各自的利益,这也使国家荣誉的治理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汪锦军  张振威 《浙江社会科学》2023,(4):40-48+157-158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社会面临着社会秩序现代化转型的挑战。如何建立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需要重新构建适应治理现代化需求的社会内生性秩序。近年来,基层的创新实践为建设内生性秩序提供了案例样本。通过对D镇“信用+社会治理”的创新案例分析,发现基层社会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嵌入,从而将传统社区的自发秩序和国家建构的制度秩序要求整合到基层社会生活实践中,推动了现代化转型中基层社会内生性秩序的生成和发展。这既拓展了微观层面的社会秩序解释框架,也为实现“强国家、强社会”的秩序格局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但是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互动关系,构建适用于中国的"市民社会"概念,形成中国本土化"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析性理论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把"历史"作为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这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又是一项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理论课题。在对"历史"的理解中,把握住其内蕴的"实践"与"社会关系"两大范畴的一体化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把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阿尔都塞等人"历史无主体"的思想区别开来,以及把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解释原则区别开来的基本立足点。而要把握住"实践"与"社会关系"的一体性,首先需要我们返本开新,回到马克思恩格斯对这种一体化关系原始发生的解释——人类学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18.
电力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计算四川电力工业CO2和SO2排放量,结果表明四川电力工业(火电)的节能减排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依据GDP、总发电量、国家电力"十二五"规划以及四川省电力政策等,设计了3种情景,预测电力工业的减排潜力,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高龄失能老人快速增加和老年人家庭独居化空巢化日益严重等特点,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和康复护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本文通过探究SQ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以社会工作者的视角观察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服务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中产阶层比较弱小仍然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如何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已经成为中产阶层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学者们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扩大主要有三条渠道,即教育渠道、专业技术渠道和市场渠道。在这三条渠道的基础上,运用北京、上海、广州开展的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的数据,从市场化与市场能力的视角分析我国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结果显示:1)教育渠道仍然是中产阶层最为主要的生成渠道;2)在市场化部门方面,单位类型和行业类型对中产阶层的生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在市场化地区方面,所在城市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个人越容易成为中产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