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9)
<正>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内在内容和法律效应截然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则属于民事合同,是指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企业劳动用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有效应对企业劳动用工合同过程中的风险,规范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是促进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工使用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然后由派遣单位将派遣工派往用工单位从事工作的一种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和劳动用工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派遣单位雇佣派遣工但不使用派遣工,而用工单位使用派遣工却不直接与派遣工签订劳动合同,实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本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签订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者劳动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一种基本方式和要求,其目的在于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劳动者存在对劳动合同条款误读的现象,致使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人资管理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预算》2014,(5):124-13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0)
《劳动合同法》质疑者认为该法某些制度僵化了企业用工体制,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适度保护、分类保护应成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立场,保护不足和过度保护都有失公允,平衡点的选择成为关键。劳动者实力有强有弱,一体保护的粗放式立法模式已不适应实践要求。具体建议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条件中,连续签订两次的条件可增加为三次;劳动者预告辞职权应以工资为标准区分不同劳动者,适用不同规则;劳动者即时辞职制度应在程序上设置催告程序,只有经催告用人单位仍不改正时,劳动者才享有即时辞职权;经济补偿的补偿标准最高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并废除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也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律师热线     
《建筑》2006,(10)
用工企业雇用农民工,是否应与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答:应当签订。根据国家《劳动法》、《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文件的精神,用工企业在招用农民工时,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其中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应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形式以及支付时间等内容。企业与农民工解除劳动合同,应符合法律规定,并依法支付农民工经济补偿金。发包人可以拒绝支付…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转企建制,改革原用工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院与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以法律形式确定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并依法按照劳动合同条款约束双方的行为,有序地进行生产、工作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8):153-154
随着中国法律体制越来越完善,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也越来越完备,在劳动关系中,往往有很多法律限制、约束着企业的行为,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如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会面临极大的风险,这时该采取何种方法应对?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有关条文和条例出发,为企业在面对风险时该如何应对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9.
鞠洪芬 《建筑》2013,(7):36-3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活跃,用人形式多元化,员工构成复杂,企事业单位劳资纠纷案件多发。其中的突出问题是:用人单位没有认真履行相关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签订劳动合同利于用人单位的发展和规范管理一是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正常优化组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劳动关系的期限将被视为长期的劳动合同",此条款可能会给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正常优化组合造成影响。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的产生逐渐增多,如何避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存在的法律风险,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试图通过对劳动关系双方分别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简单的分析、阐释,并提出防范劳动合同双方法律风险的些许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