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RIP钢热变形中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道次压缩试验,对A.B两种TRIP钢进行了软化率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A.B钢软化率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间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B钢因含有微合金元素,在变形过程中应变诱导析出,奥氏体再结晶得到抑制。A.B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分别在910℃和980℃左右。通过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的测定,能够合理制定TRIP钢变形工艺制度,改善其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Gleeble模拟双道次压缩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过程,研究了未再结晶区变形对X80级管线钢相变及组织的影响。试样在未再结晶区以不同变形量变形并以一定冷速冷却,记录冷却过程中膨胀量变化曲线,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X80管线钢双道次变形后显微组织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低碳贝氏体等构成;变形提高了试验钢相变温度,当变形量从0%增加到40%时,相变开始温度提高35℃;变形促进了针状铁素体转变,抑制了粗大粒状贝氏体组织形成,明显细化了组织;采用双道次控轧,在一定冷速及压下量配合下可获得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低碳高铌钢在未再结晶区控轧下的组织变化,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变形,并观察了微观组织。结果表明:低碳高铌钢在大变形量、小晶粒尺寸下易产生均匀变形带;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Nb(C,N)析出数量显著增加,且尺寸也更加细小,在4~8 nm。这些析出物可为铁素体的形核提供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4.
利用差分膨胀仪、金相及透射电镜研究了675装甲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相变过程及产物.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在3℃/min~2000℃/min范围内,随冷速的增大,675装甲钢中发生的组织转变变化很大,相变产物依次出现粒状贝氏体(粒B)、上贝氏体(上B)、下贝氏体(下B)以及片状和板条混合马氏体(M).此外,675装甲钢具有相当好的淬透性,临界淬火速度为25℃/min,Ms点为320℃.  相似文献   

5.
利用差分膨胀仪、金相及透射电镜研究了675装甲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相变过程及产物。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在3℃/min-2000℃/min范围内,随冷速的增大,675装甲钢中发生的组织转变变化很大,相变产物依次蹦现粒状贝氏体(粒B)、上贝氏体(上B)、下贝氏体(下B)以及片状和板条混合马氏体(M)。此外,675装甲钢具有相当好的淬透性,临界淬火速度为25℃/min,Ms点为32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5种不同未再结晶区压缩比(变形量)方案对X120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晶界宽度的降低,板条束有效晶粒尺寸得到细化,材料强韧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当扁平奥氏体晶粒宽度小于5μm时,X120管线钢具有优良的性能;奥氏体晶界宽度与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呈近线性比例关系,随未再结晶区变形量的增加,奥氏体晶界宽度相应降低,板条宽度减小,板条束取向呈多元化,组织相应细化,并且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增加对板条宽度的细化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钢坯轧制过程中低温未再结晶区压下量对含Ti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低温未再结晶区压下量,使钢的组织细化,马氏体板块等轴化;析出相TiC含量增加到0.103%,且尺寸细小;在细晶强化、析出相沉淀析出强化及位错强化作用下,钢的屈服强度和冲击吸收能量分别提升了52 MPa和16 J,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一种Cr-Mo双相钢进行了奥氏体未变形和变形两种条件下的连续冷却相变测定试验,获得了两种试验条件下的连续冷却相变CCT曲线。对比分析了两种试验条件下获得的组织和连续冷却相变曲线,探讨了奥氏体变形对Cr-Mo双相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奥氏体区变形明显提升了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和珠光体相变临界冷却速度,使CCT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同时,奥氏体区变形促进了贝氏体及马氏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薛云  于昆 《热加工工艺》2007,36(12):40-41
采用DSC法研究了变形对低合金钢组织中珠光体→奥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可降低低合金钢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激活能,缩短相变时间,有利于该低合金钢的相变。  相似文献   

10.
董毅  孙浩  宋振官  许云波  吴迪 《轧钢》2009,26(6):1-4
通过单道次压缩及冷却试验,研究了低温区变形温度对具有超细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含Nb钢组织的 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试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出现峰值,且峰值应力随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组织中铁素体晶粒得到细化;在低于Ar3温度下变形时,铁素体晶粒尺寸差异增大,铁素体硬度值分布较分散。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形变温度与形变速率对其σ-ε曲线以及相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峰值应力逐渐增加,形变抗力在很大的应变范围内开始下降或保持不变,曲线由奥氏体再结晶型转变为动态回复型;在低温奥氏体区,当形变温度为700℃时,奥氏体是非稳态的,压下率达到65%左右时,则有可能引起形变诱导铁素体析出,导致形变抗力下降,反映在曲线上,为第二个弱峰值应力的出现;室温组织中观察到的类似于形变铁素体的组织,并非真正的形变铁素体,实际上是在冷却的过程中,铁素体沿形变带晶界析出并长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Q235钢为研究对象,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奥氏体临界温度(Ar3)附近不同变形温度和变形后不同冷却速度对Q235钢显微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变形温度降低,冷却速度的增加,铁素体晶粒越细,但当变形温度低于Ar3时,会形成混晶组织;变形后较慢冷却还会产生带状组织,临界奥氏体区变形有利于避免魏氏组织。试验结果显示,在奥氏体临界温度(Ar3)附近轧制、轧后快冷可在Q235钢中获得超细晶粒。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热模拟实验、光学金相及SEM观察,研究了变形、奥氏体变形状态以及Mn元素对于盾构机轴承用钢42CrMo的连续冷却相变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对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显著得抑制低冷速下退化珠光体的产生;此外变形促进了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对组织有明显的细化作用。不同的变形状态下,相比未再结晶区变形后冷却,再结晶区变形后冷却可以促进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对组织细化作用明显。40CrMnMo相比42CrMo中Mn含量提高,将大大促进其在静态连续冷却转变中低冷速段退化珠光体的产生;同时大幅扩大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区间,使淬透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4.
设计及冶炼了一种Fe-Mn-Si系超级贝氏体钢,在Gleeb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奥氏体变形对该低温贝氏体相变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变形对超级贝氏体组织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奥氏体高温变形缩短贝氏体相变孕育期,但阻滞贝氏体相变体积分数;奥氏体低温变形大大缩短了贝氏体相变孕育期,明显促进贝氏体相变过程,转变后贝氏体组织呈明显的纤维状变形组织。  相似文献   

15.
P20钢变形奥氏体连续冷却时的相变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分析建立了P20钢的CCT曲线,根据动态CCT曲线,提出了P20钢轧后控冷预硬化工艺。与常规热处理条件相比,形变热处理条件下的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变形后以0.2-0.02℃/s连续冷却时,主要发生贝氏体相变,而多边形铁素体相变被抵制,变形可使奥氏体机械稳定化,贝氏体相变推迟至较低温度下完成。P20钢轧后在贝氏体相变区缓冷获得粒状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6.
奥氏体预变形影响后续贝氏体相变,采用SEM、膨胀法和XRD衍射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奥氏体预变形对等温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00℃变形25%加速贝氏体相变,且贝氏体最终转量增多,室温组织中残留奥氏体量与贝氏体转变量相关,随贝氏体转变量增大而增多,变形对等温贝氏体相变的影响与变形温度和变形程度有关。此外,首次提出了变形条件下贝氏体相变动力学Avrami修正模型,为下一步系统建立变形条件下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参考。本文的结果为缩短高强塑积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生产时间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以低碳Si-Mn-Nb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变仪进行贝氏体区等温实验。通过对热膨胀曲线的分析,获得了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对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及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贝氏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晶粒尺寸的细化,贝氏体相变动力学进程减缓,且相同等温温度下对应的贝氏体体积分数降低;随着贝氏体区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板条宽度增加,马氏体/奥氏体混合组织体积分数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定量考虑热变形对普碳钢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影响,计算了热变形的C-Mn钢中的位错密度和变形储存能。在计算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的平衡转变温度时,将计算所得变形储存能加在母相γ的能量项中,从而使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平衡转变温度Ae3提高,在本工作的热变形条件下,变形储存能为10-20J/mol,使平衡转变温度Ae3提高10K左右,因而相同的冷却条件下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实际温度Ar3也会提高。从γ/α界面移动速度控制铁素体生长速度角度的计算表明,奥氏体中储存能ΔGdef使相变驱动力ΔG^γ→α增加,使铁素体的长大速度增加,加速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过程,但长大速度并未发生数量级的变化。在连续冷却相变模拟的过程中,利用超组元模型计算相变的平衡参数,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回归设计实验方法,分析了20钢一次淬火温度和二次淬火温度对奥氏体逆相变淬火后硬度的影响,建立了硬度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二次淬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逐渐降低:20钢奥氏体逆相变淬火后的硬度最大可达49 H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