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延长钛钯合金设备的使用寿命,对发生氢脆的钛钯合金进行了热处理消氢研究。分析了氢脆钛钯合金的DSC曲线、热处理消氢前后钛钯合金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氢含量。结果表明:经过850℃、4 h热处理消氢,可以使得钛钯合金的含氢量从2100μg/g降低到65μg/g。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BertramsAB公司新近开发成功一种既耐腐蚀又耐氧化燃烧的合金,它含Ti55%和Nb45%,特别适合在运用湿式氧化方法处理污水的废水处理设备上使用。在湿式氧化法污水处理过程中预处理的污水是不可生物降解的。这样的处理系统是在高达300℃的温度和高达18MPa(180bar)的压力下运行,大多是在低pH值并且使用空气或纯氧气作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工作的,同时还有氯和氟之类腐蚀性物质存在,因此,使得所用材料之选择变得很复杂。作为在该系统中使用的氧气喷射器,既要求耐苛刻的腐蚀介质也要耐燃抗氧化。(…  相似文献   

3.
电解低钛ZL108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电解低钛ZL108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并通过验证试验检验了正交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固溶温度545℃、固溶时间7h、时效温度175℃和时效时间10h时,热处理效果最好,抗拉强度达到385MPa。在确定固溶温度为535℃的条件下,分析了硅相随固溶时间的变化,研究发现:固溶时间为7h时。硅相形态圆整,未发生明显粗化,对合金的强化作用较好,与正交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并分析了固溶及时效工艺对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和工艺对比,得出了理想的固溶和时效工艺参数范围。试验数据表明,加工率对时效Cu-Cr-Zr合金电导率有一定影响,75%左右的塑性加工率,会使Cu-Cr-Zr合金电导率下降3% ̄5%IACS,因此要合理安排时效处理前后的塑性变形量。试验数据显示,时效前后分别采用30% ̄40%和>50%的塑性加工率可以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Pandat软件模拟建立了Al-x Si-4.0Cu-2Ni-0.5Mg系合金的平衡凝固相图,测量其DSC曲线,并观察不同固溶处理后的组织特征,结合DSC曲线以及显微组织观察对铸态Al-Si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相图计算软件计算平衡相图,并结合DSC曲线以及金相图来确定Al-12Si-4.0Cu-2Ni-0.5Mg合金热处理工艺的方法是可行的,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00±5)℃固溶6 h+淬火+(230±5)℃时效2.5 h,热处理后,合金在350℃时的抗拉强度为112MPa、伸长率4.8%;在420℃时,抗拉强度为58.51 MPa、伸长率12.48%。高温下合金的抗拉强度较低,但伸长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对CuNiSiCr合金固溶和时效处理过程进行研究。确定该合金较佳热处理工艺为900℃×1h水冷+500℃×4h炉冷,并测定该合金在软态及硬态的时效动力学曲线以及该合金的软化温度,为根据不同性能要求正确制定合金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并分析了固溶及时效工艺对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和工艺对比.得出了理想的固溶和时效工艺参数范围。试验数据表明,加工率对时效Cu-Cr-Zr合金电导率有一定影响,75%左右的塑性加工率,会使Cu-Cr-Zr合金电导率下降3%~5%IACS,因此要合理安排时效处理前后的塑性变形量。试验数据显示.时效前后分别采用30%-40%和〉50%的塑性加工率可以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Cu-Cr-La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对Cu-0.3Cr-0.3La合金组织、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0.3Cr-0.3La合金铸态组织粗大,950 ℃保温1 h固溶处理后,晶粒变得细小,富铬第二相明显减少,电导率和硬度较铸态都有所降低;经过950 ℃保温1 h固溶处理Cu-0.3Cr-0.3La合金,在400、450、500、550、600 ℃分别保温2 h时效处理后,硬度和电导率都有很大提高.在500 ℃保温2 h时效处理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其电导率和硬度分别可达96.3%IACS和99 HV.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6,(1):27-29
研究了Al-Cu合金在535±5℃保温14 h固溶处理后,在175℃下时效时间对其强度、塑性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伸长率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对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试样在时效5 h时具有较好的强度(485 MPa)和硬度(123 HB),对应的伸长率为3.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热处理对一种HRS定向凝固技术制备Nb/Nb5Si3原位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手段对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演变进行了分析:铸态合金主要由Nbss、γ-(Nb,Ti)_5Si_3、β-(Nb,Ti)_5Si_3以及初生碳化物组成;热处理后,铸态组织中部分β-(Nb,Ti)_5Si_3向α-(Nb,Ti)_5Si_3转变以及二次碳化物析出,同时硅化物相逐渐溶解或破碎成小块并发生球化;1150℃时效可促进(Nb,Ti)_5Si_3向(Ti,Nb)5Si3转变。热处理后,合金压缩以及室温拉伸强度提高,而1000℃拉伸强度变化不明显;温度对断裂方式有明显影响,低温下为脆性解理断裂,高温下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铌合金注射成形的低残碳粘结剂体系,为68%PW-5%LDPE-22%PMMA-5%SA(质量分数),并研究其脱脂工艺。结果表明:脱脂时间、温度及样品厚度对溶剂脱脂率影响显著。采用三氯乙烯为溶剂,在脱脂温度为40℃,溶剂脱脂6h,即可使粘结剂脱除率达到52.8%,使后继热脱脂时间缩短至7.5h。以粘结剂的DSC差热分析结果为指导,可快速制定合理的热脱脂工艺,在真空热脱脂气氛条件下可使脱脂坯残余碳、氧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分别为0.18%.0.25%.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整轧制工艺研究了不同钼铌合金板烧结坯的密度、氧含量、坯料开轧温度和变形量等因素对其轧制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铌合金的氧含量在0.100%~0.126%时,氧元素不是引起晶界表面能下降的主要因素;烧结坯中大量孔洞、裂纹等缺陷导致轧制中轧板容易出现分层、开裂、起皮甚至断裂。  相似文献   

13.
含铌锆合金熔炼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新锆合金,并对成分设计、熔炼、铸态锗合金组织与硬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准确得到预期的化学成分,且Nb均匀分布在锆合金内;随着铌含量的增加,铸锭的硬度增大,组织变得细小,铌具有细化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Nd2Fe23B3合金材料,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速度为25m/s时所制备的Nd-Fe-B非晶态物质,在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磁性能无明显提高;当温度达650℃、保温10min时,Nd2Fe23B3合金磁性达到最佳,但随热处理时间及温度的增加,材料磁综合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退火、淬火、双级时效工艺参数对A-Zn-Mg-Cu合金薄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确定了“O”、“T62”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即退火温度360-380℃,淬火温度470℃,双级时效制度(75℃,12h)+(150℃,12h),试验结果表明,该薄板具有良好的抗应腐蚀性能,其技术指标达到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热变形高铌Ti-Al合金获取全片层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及转变机理,提出了新的热处理工艺为:1480℃×10min→1345℃×20min→900℃×2h,空冷。采用新工艺热处理时可使高铌Ti-Al合金中在β相与α相区两次重新形核长大,破坏了原始变形组织中晶粒间的取向关系,从而得到了均匀的α相,因而新工艺热处理后得到较为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两种循环热处理工艺对钛硅共晶合金微观组织和室温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Si原子在β-Ti和α-Ti中的溶解度不同,使热处理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压缩性能发生明显变化;与铸态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相比(σ=1224MPa,εc=2.4%),经过9次1050℃×30m in+水冷循环热处理后,合金的压缩强度和塑性都得到了显著改善(σ=1740MPa,εc=19.6%)。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溶时效方法,对轧制态新型铜基合金Cu-29Mn-0.5Ni-0.5Y进行了热处理。在进行XRD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测试后发现:固溶时效使得新型铜基合金Cu-29Mn-0.5Ni-0.5Y组织均匀、细小,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14.9%、28.9%和8.5%;0.2 Hz阻尼性能提高210%。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淬火介质对ZL208合金的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固溶温度保温6 h后在20℃的自来水中淬火再在200℃×10 h时效,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ZL208合金的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535℃淬火时具有最大值。当ZL208合金在535℃淬火,采用聚氧化乙烯水溶液作为冷却介质时,随浓度从0%增加到0.8%,其力学性能和畸变量下降,浓度为0.25%时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此时ZL208合金淬火后的显微组织是α固溶体上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和共晶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Al-Mg-Si-Cu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以及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对一种新型A l-Mg-Si-Cu合金(A l-1.2%Mg-0.9%Si-0.6%Cu)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较为理想的热处理制度是550℃×2h固溶处理后水淬,人工时效制度为双级时效185℃×2h+200℃×1h。热处理后,试样抗拉强度可达到340MPa以上,硬度可达到105HB以上,伸长率在12%以上,析出相呈细小弥散状分布,对合金有很高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