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甲状腺结节内钙化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彩超影像资料、术后手术病理结果评价甲状腺结节钙化类型对鉴别良恶性的结节的临床意义。结果术前经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性病变符合率为95.24%,恶性结节符合率为82.61%。甲状腺良性病变钙化率为32.50%,恶性结节钙化率13.04%(P0.05);甲状腺良性病变微小钙化率为15.38%,甲状腺恶性结节微小钙化率80.00%(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结节内钙化回声特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成像联合高频彩超在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初诊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8例,均接受阴道高频彩超检查,并经三维容积成像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维容积成像联合高频彩超在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12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53例;良性病变75例;高频彩超、三维容积成像及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金标准一致性分别为0.624、0.657、0.842;以联合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最高,三维容积成像次之,高频彩超最低(P<0.05).结论:三维容积成像与高频彩超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良、恶性肿瘤程度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良性组47例,恶性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分级,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结果良性肿瘤患者的RI、PI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超声血流分级大多数为I级和Ⅱ级,恶性组超声血流分级较集中在Ⅲ、Ⅳ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7.25%(89/102)、灵敏度为89.09%(49/55)、特异度为85.11%(40/4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显示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对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性质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德兴市中医院超声科接收的14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子宫内膜活检为"金标准",比较阴道超声、宫腔镜以及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度差异,并统计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子宫内膜活检80例患者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78.75%,特异度为87.88%,准确度为82.87%.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3.94%,准确度为91.78%.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8.48%,准确度为97.94%.阴道超声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宫腔镜检查和联合检查(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能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在绝经期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病变子宫内膜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图像、血流分布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结果79例研究对象中,59例子宫内膜病变良性组三维能量多普勒表现:血管分布多呈“短棒状”、“分枝状”或无血流;子宫内膜形态均规则,与肌层界限清晰或欠清晰。20例恶性组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表现:病变内膜中血管除高分化腺癌以不丰富为主外,余均较丰富,呈“网格状”,子宫内膜血流与子宫肌层血流相延续;子宫内膜不规则,边界呈虫蚀样浸润肌层,与肌层界限不清。定量分析血流参数:内膜容积V(m1)、VI%、FI、VFI,良、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6、3.436、2.594、2.668,P均〈0.05);ROC曲线VI、FI、VF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6、0.913、0.973,其中VF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VFI截值0.814时,敏感性:95%,特异性:91.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能量化病变子宫内膜血管分布及密度情况,对鉴别绝经期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率及声像图特点。结果病理诊断68例为良性肿瘤,占比85.00%, 12例为恶性肿瘤,占比15.00%。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病变检出率为98.53%,恶性病变检出率为83.33%,均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病变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度较高,可判断肿瘤良恶性,值得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绝经期子宮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绝经后子宮内膜癌患者及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各50例为两组研究。均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下VI、FI、VFI、V4个参数值,以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①子宫内膜癌组患者VI、VFI及V3个参数值均明显大于内膜良性病变组(P0.05);②子宫内膜癌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多为Ⅲ级(76.0%),内膜良性病变组为Ⅱ级(82.0%)。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绝经期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6例,将其经阴道超声检查跟病理诊断结果给予比较分析。结果与患者术后的病理诊断对比,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总符合率是81.6%。经阴道超声诊断显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血流显示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血流显示率(<0.01),且动脉阻力指数(RI)明显小于子宫内膜癌(P<0.05)。结论子宫内膜病变运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病变血流信号,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异位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分别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择期手术,以手术病理结果为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异位妊娠的金指标.对比分析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的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96例疑似病例中确诊为异位妊娠共90例,其中55例为输卵管妊娠、1例为子宫瘢痕妊娠、3例为卵巢妊娠、5例为角部妊娠、25例为保守治疗;6例为非异位妊娠(炎性包块).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经Kappa一致性度量,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00,P=0.024),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95,P<0.001).经腹部超声诊断的异位妊娠灵敏度77.78%(77/90)、准确度83.33%(80/96)均低于经阴道超声诊断灵敏度94.44%(85/90)、准确度92.71%(8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度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腹部超声诊断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更适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更多有效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良性肿块25例,恶性肿块15例。使用Siemens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造影剂采用SonoVue,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检查。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增强方式不同,良性肿块以整体不同程度地均匀型增强改变为主(80%,20/25),恶性肿块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或周边增强(86.7%,13/15)。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同,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各种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通过超声造影,提高宫腔病变的鉴别诊断率,为临床针对性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内膜恶性病变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对子宫不规则出血64例患者进行宫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后扫查,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64例宫腔造影患者,子宫内膜息肉29例,粘膜下肌瘤19例,子宫内膜增重14例,子宫内膜癌2例。结论宫腔超声造影,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声像图为内膜增厚、光点回声中等或稍增高、边缘不光滑、不同时期见肌层有浸润改变及周边积液情况,彩色多普勒测得杂乱点状或管状血流信号呈低阻形.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率为62%,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图像.超声诊断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不算高,但只要熟练掌握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技巧和图像特点,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癌还是有很大价值,亦可以与其它如子宫内膜增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作出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吴永梅 《医学信息》2010,23(6):1746-1747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对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肌层侵润的估测.方法 对10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内部回声状态及血流情况. 结果 TVS测量内膜呈线样或厚度<5mm者可以不做诊断性刮宫,定期观察.内膜异常增厚,分布不均匀者进行临床诊刮,并判断是否向肌层侵润.结论 TVS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杜丽 《医学信息》2018,(5):162-16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在此之前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分布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性度。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良性肿瘤37例(61.67%)、恶性肿瘤17例(28.33%)、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5.00%),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血流分布高于良性肿瘤血流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96.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诊断效果显著,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增高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TRUS),采用SonoVue造影剂行超声造影(CEUS),观察病灶造影增强方式,对其中57个良、恶性结节患者用ACQ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造影参数,比较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造影结束同时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结果9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良性病变55例,其中结节性病变22例共29个结节,前列腺增生33例;恶性病变35例,结节病灶28例28个,弥漫性病变7例。良性结节超声造影以均匀增强为主,结节边界清晰;恶性结节早于正常外腺组织增强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结节(<0.05),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结节(<0.05),到达时间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高于TRUS(<0.05)。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均高于TRUS(<0.05)。结论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及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26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及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共检出314个肿块,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良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7.3%,误诊率为2.7%;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恶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7.1%。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形态、边缘、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超声影像学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并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纳入患者均行术中快速病理切片检查、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将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术中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良性30例,恶性50例;高频超声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差(Kappa=0.600),超声成像技术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16),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0.842).结论: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可显著提高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效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诊断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集到的306例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进行彩色经腹与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探查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腹超声诊断结果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与阴道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与单纯经腹或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病灶在血流分布特点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运用确诊率极高,可有效降低误诊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肉瘤的声像图征各有差异,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子宫肉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特点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子宫肉瘤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分为四类:子宫肌层实性占位(4例);子宫肌层囊实性占位(9例);子宫内膜占位(4例);宫颈占位(2例).血流特点是肿瘤表面和内部以血流丰富型为主(15/19),动脉阻力指数较低,15例RI平均值0.66.结论 子宫肉瘤的声像图和血流多普勒显示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对子宫肉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能为临床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TVS)检查,观察其子宫内膜改变,并与相对应的子宫内膜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围绝经期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总符合率为94.2%,其中生理性内膜改变、良性内膜改变、内膜癌及非典型增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1%、94.8%及85%。以子宫内膜的正常厚度(10mm)为预测临界值,经阴道超声诊断围绝经期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66.2%,阳性预测值为83.5%,阴性预测值为89.2%,假阳性为36.5%,假阴性为4.95%。结论阴道超声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