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输卵管复通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受孕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输卵管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受孕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同证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近期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滞3个证型。试验组采用中医标本同治法,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术后行宫腔通液术和中医内外合治(内服、外敷、灌肠);对照组采用FTR和宫腔通液术治疗,灌注药物为常规西药组。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组间均衡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通畅度的对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失访病例疗效进行意图治疗分析。结果:两组介入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两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随访期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瘀结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瘀滞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医标本同治法对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湿热瘀滞和寒湿瘀滞证型的疗效是否与治疗疗程或治疗方案有关还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针刺配合口服膈下逐瘀冲剂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对照组口服膈下逐瘀冲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2.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受孕率为24.00%,观察组受孕率为48.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孕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96-2098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大法对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法的不同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输卵管通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膈下逐瘀汤加减。结果:(1)输卵管通畅度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6.3%,对照组总有效率37.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两组治疗前后自身中医症状的比较,经检验符合中医"气滞血瘀"证型的症状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大法辅以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34-1435
目的:探讨四联外治法结合理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理气活血汤治疗;治疗组采用四联外治法结合理气活血汤。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随访治疗后半年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宫内妊娠率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外治法结合理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能够明显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宫内妊娠率及改善临床症状及局部体征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自拟通阻方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湿热瘀阻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湿热瘀阻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通阻方浓煎100 mL保留灌肠,15 d为1疗程,连续行3疗程。对照组将上述中药1剂经浓煎后的药渣装入白色棉织布袋中,外敷于患侧腹部及腰骶部,15 d为1疗程,连续行3疗程。用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中药灌肠组的输卵管通畅程度明显优于中药外敷组(P<0.05)。中药灌肠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与中药外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阻方灌肠或外敷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湿热瘀阻型是有效的,且灌肠治疗优于外敷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草药口服加保留灌肠以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对照组30例予桂枝茯苓胶囊加理疗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2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草药口服加灌肠以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联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温针灸治疗,实验组接受针药并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5%,综合疗效为90%,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为75%,综合疗效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针药并用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段孝勤 《陕西中医》2002,23(12):1093-109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对照组用西医方法输卵管通液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 (当归、赤芍、乳香、没药、路路通、桑寄生等 )治疗。结果 :治疗组输卵管再通率为 95.3 4%。受孕率82 .1 4% ;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 75.6 1 % ,受孕率 6 0 .87%。两组通液次数、再通率及受孕率比较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提示 :中药灌肠配合西医输卵管通液治疗 ,能加强局部破瘀通闭之功 ,能吸收炎症 ,分解粘连  相似文献   

10.
吴晓婷  王思慧 《新中医》2020,52(1):119-121
目的:观察何氏红藤汤联合中药灌肠辅助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炎性梗阻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炎性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均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每月1次,共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何氏红藤汤内服及妇外Ⅳ号灌肠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2组气滞血瘀证证候评分、输卵管畅通率、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下腹胀痛、胸胁胀闷、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精神抑郁、心烦易怒、面色晦暗等气滞血瘀证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妊娠率分别为95.83%、79.17%,对照组分别为79.17%、5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08%,对照组为1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氏红藤汤联合中药灌肠辅助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炎性梗阻,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输卵管畅通率和妊娠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和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安全性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血脂指标和相关临床指标(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安全性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针刺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可改善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且无肝肾损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基础上,观察温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任脉穴,两组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受孕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的效果。方法: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用电针治疗,观察组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14.89±2.31)分、对照组(17.45±2.5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30%、对照组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观察组(68.46±6.91)分、对照组(63.54±6.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能更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成自霞  聂婷  程晓嫚 《世界中医药》2020,15(9):1351-1354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艾灸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抗炎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可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炎性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治疗气滞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气滞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治疗的治疗组和采用卡泊三醇治疗的对照组各40例。观察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治疗气滞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使用安全有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闻迎春 《河南中医》2020,40(2):247-25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血瘀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McKenzie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6.36%,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血瘀型LDH,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蛭通络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芪蛭通络胶囊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灌肠治疗。[结果]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改善,治疗组通畅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通络胶囊配合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辨证属于血瘀证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对肾虚血瘀型不孕的调经促孕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点刺组(47例)和西药组(53例)。火针点刺组予穴位火针点刺,西药组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监测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卵泡直径和排卵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过程中,火针点刺组脱落3例,西药组脱落3例,故最终纳入统计为火针点刺组44例、西药组50例。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火针点刺组治疗后均优于西药组(P<0.05)。火针点刺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火针点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子宫内膜及促进卵泡发育,临床疗效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丹参注射液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3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5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n=6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率、1年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1年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妊娠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宫腔镜下丹参注射液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炎作用,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