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灸球(生物陶瓷)隔姜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材料生物陶瓷[1]制成的温灸球隔姜灸治疗变性鼻炎88例,同时设立对照组用中西药口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统计,显效率分别为80.7%和25.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生物陶瓷温灸球隔姜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明显优于中西药口服疗法.  相似文献   

2.
王树贤  申琪  柳普照 《光明中医》2022,(13):2454-2457
变应性鼻炎近年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变应性鼻炎病性多属虚寒,治宜温经散寒;隔姜灸性属温热,刺激温和,适宜治疗虚寒性疾病,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治疗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隔姜灸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研究中隔姜灸治疗选穴及体位、隔姜灸的改良方法等,分析其治疗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隔姜灸治疗目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临床有待对隔姜灸进一步规范其操作,促进隔姜灸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采用命门穴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隔姜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笔者用隔姜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58例,并设立针刺组46例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4例中,男性60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20余年。腰痛多为逐渐出现并日渐增重,早期腰部僵硬,酸痛,活动后减轻,其发作与劳累及受寒有关;随之由酸痛至钝痛,伴有腰部  相似文献   

5.
隔姜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祥官 《江苏中医》1995,16(8):34-34
  相似文献   

6.
隔姜灸至阴穴矫正胎位臀先露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灶金 《新中医》2003,35(8):59-59
目的:观察隔姜灸至阴穴矫正胎位臀先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胎位臀先露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疗组每晚睡前隔姜灸至阴穴、对照组白天隔姜灸至阴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睡前隔姜灸至阴穴可以明显提高矫正胎位臀先露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背俞穴隔药灸配合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采用背俞穴隔药灸配合天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鼻伴随症状总分(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TNNSS)、症状体征总分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TNSS、TNNSS、症状体征总分和RQL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SS、TNNSS、症状体征总分和RQL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背俞穴隔药灸配合天灸可以有效改善变应鼻炎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口服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究竹筒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门诊、住院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竹筒隔姜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对其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竹筒隔姜灸组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西药组;竹筒隔姜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西药组的80.00%(24/30)(P <0.05)。结论 竹筒隔姜灸在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治疗中可温阳补脾,健肾和胃,从而起到改善患者各种不良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隔姜灸治疗鼻窒32例疗效观察53002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杜碧燕鼻窒主要指慢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耳鼻喉科的顽固病证。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隔姜灸治疗鼻窒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相似文献   

11.
隔姜灸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以鼻流清涕、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3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10~56岁,病程3个月~12年,每年发作次数均在5次以上。就诊前均接受过多种治疗效不显  相似文献   

12.
杨红 《北京中医药》2009,28(9):705-706
目的 观察自拟鼻炎固本方治疗脾肾阳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鼻炎固本方口服,对照组30例以西药布地奈得鼻喷雾剂加氯雷他定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停药2个月后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炎固本方治疗脾肾阳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隔姜灸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喘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肺俞穴隔姜灸进行辅助治疗,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析和探讨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痊愈2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6.0%,对照组患者复发7例,复发率为14.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价格较便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隔姜灸心俞为主治疗不寐45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符晓敏 《北京中医》1998,17(3):37-37
一、临床资料本组45例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4岁;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为3年。治疗前均有严重的失眠,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入睡,或时睡时醒,或整夜难以入睡。伴随症状可见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烦躁易怒,食少纳呆,记忆力减退,...  相似文献   

16.
痛经是指女性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腰骶疼痛甚至晕厥,属于中医学“经行腹痛”的范畴,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指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的痛经,多见于青年女性。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生率为33.11%,其中原发性者占36.06%。  相似文献   

17.
隔姜灸药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30例临床报告哈尔滨市第六医院王柏学,李冬琴泄泻俗称腹泻,是指大便稀泄,次数增多,甚至水样,谓Z泄泻。泄:有泄漏之意,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其病势较缓慢者,为之泄。泻:有倾泻之意、其势直下而不能阻挡,如水之倾注,其势较急,为之泻。所以内经日:“湿胜则儒泄”。“感寒则肠鸣洞泻”。泄泻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或为时气所侵,或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不由口腹,必各有因,若泄泻日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则多由脾肾不足而导致脾、胃、肠功能障碍而发生泄泻。本文就我科M年来收治的30例脾肾阳虚型泄泻病人,临床应用隔姜药灸法‘治疗,每获良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男19例,女11例。年今最小21岁,最大年令5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8年。全部资料均经市级医院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确诊为结肠炎者。2治疗方法2.1取穴:中院、神阀、气海、天枢、足三里、肾俞、脾俞。2.2处方:艾绒500克、小茵香20克、干姜20克、木香10克、故纸10克,碾面。2.8方法:将生姜切成约M毫米左右的薄片,用三棱针在美片上刺几个小孔,再将碾碎的药面和于艾绒里,做成约中指肤大小的艾住,安放在姜片上,置  相似文献   

18.
隔姜灸治疗冻疮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道钰 《中国针灸》1992,12(6):9-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虚寒型胃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隔姜灸疗法于神阙、中脘、双足三里穴,均连续治疗10天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虚寒型胃痛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0.
隔姜灸治疗慢性腹泻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腹泻,又称久泻,系指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或混有少量脓血粘液,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是临床常见病。大多由于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肠结核等病所引起。鉴于上述病症反复迁延之顽固性,在中西药服之无效或少效的情况下,笔者自1989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