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8,(2):192-194
近年来,中药抗病毒作用以其低毒、高效等优势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中药所用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分别从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两方面对解表类中药抗病毒研究现状进行整理阐述,以期为后期进一步研究解表类中药抗病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病原体。具有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抗病毒西药,而作为天然物品的中药,有很多种类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从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病毒的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角度出发,阐明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抗病毒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临床筛选抗病毒中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叶常青  陈怡禄 《医药导报》2007,26(12):1472-1473
[摘要]中药制剂的抗病毒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概述临床上常用中药制剂如注射用炎琥宁、金叶败毒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路边青注射液、清肺透毒颗粒、金平感颗粒、荆杏止咳颗粒、芪黄颗粒、连翘病毒清胶囊的抗病毒作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王三虎 《首都医药》2013,20(4):24-25
目的阐述中医中药在治疗晚期肺癌方面的作用,为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参考方案。方法结合经笔者应用中医中药方案治疗的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金龙胶囊配合中药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给予金龙胶囊配合中药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均取得一定疗效,且未见副作用发生。结论金龙胶囊配合中药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肯定,鉴于此,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可以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辨证施治,借鉴中医药在治疗肺癌中发挥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红胶囊(QH)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并探讨芪红胶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在HeLa细胞水平研究芪红胶囊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以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细胞活性测定(XTT)实验和空斑形成实验确定芪红胶囊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以及半数毒性剂量(CC50)。在病毒感染后的不同时间段加入芪红胶囊或利巴韦林,观察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时间点。通过黏附实验和穿入实验观察芪红胶囊是否对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芪红胶囊具有显著抗病毒作用,XTT实验和空斑形成实验结果显示:芪红胶囊的IC50值分别是:(7.2±0.8)μg/ml和(2.6±0.5)μg/ml;芪红胶囊细胞毒性是利巴韦林的16倍(芪红胶囊的CC50值为:(1648±219)μg/ml,利巴韦林CC50值:(103±14)μg/ml。病毒抑制时程实验提示芪红胶囊主要在病毒感染后0~4h内发挥作用;黏附实验和穿入实验证实芪红胶囊的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吸附和穿入发挥作用。结论芪红胶囊能够在体外有效抑制病毒对细胞的入侵,且毒性较低,其抗病毒作用主要源于对病毒吸附和穿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感咳双清胶囊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郝晓锋  郭礼新  李崇前 《中国药房》2005,16(24):1859-1860
目的:观察感咳双清胶囊对病毒感染模型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流感病毒液给予小鼠滴鼻建立病毒感染模型,灌胃给予其感咳双清胶囊,通过病毒性肺炎及病毒增殖量实验观察其抗病毒作用。结果:感咳双清胶囊可明显降低小鼠肺指数值,明显减轻其肺组织病变程度;对小鼠肺内流感病毒增殖量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感咳双清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全面、系统地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虽然目前还十分困难,却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现代鲜药“金龙胶囊”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尝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以期与中医药界同仁一道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概况,对抗病毒中药针对引起疾病的症状及病理特点进行分类,分别从抗呼吸道病毒、抗疱疹病毒、抗肝炎病毒、抗柯萨奇B3病毒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唐广辉 《今日药学》2005,15(6):69-71
本文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概况,对抗病毒中药针对引起疾病的症状及病理特点进行分类,分别从抗呼吸道病毒、抗疱疹病毒、抗肝炎病毒、抗柯萨奇B3病毒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大,证实一些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目前,已从中草药中筛选和寻找到了一些高效抗病毒药物,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发挥着独特的疗效优势。本文阐述抗病毒中药在病毒性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并探讨临床疗效优势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家诊疗方案、各省治疗方案推荐的中成药。从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来总结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抗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抗病毒作用的研究现状有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推进其抗病毒的深入研究,更加合理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检测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在VERO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细胞形态变化CPE法、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作用。实验分一次用药组和三次用药组,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最小有效浓度MIC及治疗指数TI。体外抑制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牛黄清感胶囊"具有抑制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内抗病毒中药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广辉 《广东药学》2005,15(6):69-71
本文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概况,对抗病毒中药针对引起疾病的症状及病理特点进行分类,分别从抗呼吸道病毒、抗疱疹病毒、抗肝炎病毒、抗柯萨奇B3病毒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药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分别从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复方和单味中药提取物2个方面,总结中药对RSV的实验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期待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中药抗病毒成分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指出了单味中药提取物虽然可以较为清晰地说明治疗机制和作用靶点,但目前多数尚停留在物质分析、鉴定和少数动物细胞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5.
紫草为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含有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多糖等多种成分,对人乳头瘤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良好抑制作用,且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本文对近年来紫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抑菌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紫草抗病毒、抑菌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祛毒增宁胶囊抗艾滋病毒体外药效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现代医学为基础, 结合中医辨症的原则, 特别是经过体外抗病毒实验的筛选, 选择既具有抗病毒作用, 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符合中医辨症原则, 以黄芩等4味中药组成复方, 经过正交设计, 优选提取溶剂和工艺, 制成胶囊, 暂定名为祛毒增宁胶囊 (ZL-1)。体外药效学研究表明, 祛毒增宁胶囊可有效抑制病毒在MT4、HeLa和PBMC中的复制, IC50分别为105.2、70.7及77.4 μg·mL−1。祛毒增宁胶囊中主要成分JH与齐多夫定 (AZT) 不同剂量配伍, 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同时, 对蛋白酶抑制剂抗性株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0.12 mg·mL−1质量浓度下抑制率为100%。此制剂已完成临床前研究, 并获批准进入临床观察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肺炎宁颗粒剂对抗流感病毒和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 以利巴韦林抗病毒胶囊为对照,采用鸡胚中和法和Hep—2细胞体外培养法进行抗流感病毒FM,株和合胞病毒Long株试验。结果 体外中和试验中,肺炎宁抗流感病毒作用是抗病毒胶囊的3.02倍,是利巴韦林的9.15倍。结论 肺炎宁颗粒剂的对抗二种病毒作用明显优于两种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18.
青蒿素提取于传统中药黄花蒿,具有强大的抗疟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被发现对疱疹病毒科、黄病毒科和冠状病毒科等不同病毒科的多种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并可以抑制病毒诱导的炎症反应.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病毒的可能机制是烷基化宿主核因子κB(NF-κB)p65亚基的DNA结合域、抑制NF-κB p65的质核转运或产...  相似文献   

19.
高山红景天酪醇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中性红染料摄入、细胞病变效应和扫描电镜等几种不同实验方法观察了高山红景天酪醇对柯萨奇B_s病毒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毒剂量范围内.高山红景天酪醇对病毒感染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以病毒和红景天酪醇同时加入组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为探讨中药抗病毒作用机理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金龙解郁胶囊对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失眠症的120例患者给予金龙解郁胶囊口服,4~6粒/晚,对治疗前和治疗2、4周末患者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估,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前SRSS为(424-5)分,治疗2周末为(28±4)分,4周末为(14±3)分,治疗2、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696,t=59.501,均P〈0.01)。治疗结束后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金龙解郁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明显,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患者眼药依从一件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