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或普遍规律。其理论根据归纳起来是:(1)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卢优先增长;(2)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也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3)马克思、列宁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假设计算出来的公式结论是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增长更快。我认为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成为客观规律,更不是普遍规律。相反,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才是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等等。我认为,文章的这些基本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吗? 朱文断言,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非是物质技术进步所必然的结果,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朱家桢同志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真的如此吗?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经济条件,列宁曾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这个结  相似文献   

4.
科学政治經济学創立者馬克思,是将社会物質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生产資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并且認为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的生产必須优先增长,这是保証扩大再生产能够在新的技术基础上順利进行的根本条件。但是,在第一部类优先增长的同时,也必須以第二部类生产得到相应发展为条件。因为第一部类的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第二部类生产的需要,如果第二部类的生产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经济学家们是这样来表述的: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社会扩大再生产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而所谓增长速度,按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的意思,是指生产的增长率。按照这样的规定,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究竟存在不存在呢?本文下面的论证将表明:这个所谓“规律”,是不成其为规律的。此外,本文还将针对近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就论证方法和论证逻辑方面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以求教于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資料生产优先增長是怎样的經济規律? 生产資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发展速度的对比关系上,生产資料生产(第一部类)的增长速度必須快于消费資料生产(第二部类)的增长速度。生产資料生产优先增长是客观經济規律,还是某些时期的一种趋势?是适用于一切社会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保持两大部类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方针。还指出:“这是我国建国三十二年,特别是近三年来的经验积累。” (一) 如何理解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最近一二年我国经济学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对两大部类对比关系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不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问题,我国经济学界有着很大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不是客观经济规律,我国多年来没完没了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已经造成和加剧了严重的比例失调。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不能因为我们主观认识和计划工  相似文献   

8.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原理之一。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缜密深刻的论证和阐述,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也不断得到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普遍的经济规律。那末,在当前的经济调整中,应怎样看待这一重要规律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认识调整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关系。有人认为,调整就是优先发展消费资料,似乎它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相对  相似文献   

9.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原理之一,也是迄今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从理论上弄清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有关问题,对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开发大西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四化”建设中,要不要坚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搞“四化”建设必须坚持生产资科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马克思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两大部类之间产品交换的平衡关系;二是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图式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社会生产按照一定速度增长的基础和出发点,而恰当地确定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又是实现两大部类之间平衡、协调的必要条件,如果两大部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的不恰当,那必然会使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不仅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交换的平衡条件,而且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有人承认,有人否认。承认者,把它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联系在一起。否认者,有的认为两大部类或平衡增长,或交替优先增长;有的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有的认为它建筑在根据一些假设数字所进行的推算上。看起来,否认者、承认者根据都不充分。用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来说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至少有两点疑问:(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只表示推动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减少,而不表  相似文献   

12.
一、各个社会形态有其所固有的第一与第二部类对比关系的规律马列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中指出:一切社会形态的社会再生产都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而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必须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是因为要维持和扩大社会的再生产,第一部类或第二部类各部门之间,以及两大部类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交换,形成社会产品的不断对流运动:第一部类所生产出来的年生产物中,一部份用以补偿部份或全部消耗掉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保证简单再生产;另一部份则作为劳动  相似文献   

13.
<正>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讨论以来,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再生产的实际情况表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并不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生产,根本否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这两种观点都值得研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否定它是不对的。但是,那种将这个规律表述为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增长模型阐述了商品经济中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均衡增长关系,通过借鉴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均衡增长模型而构建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两部类分析模型,可更加深化对实体经济商品流通过程以及虚拟经济货币流动机制的认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探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扩大再生产,要从第一部类的积累讲起从理论上阐明社会再生产问题,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先弄清简单再生产,才能懂得扩大再生产。在研究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时,就必须先阐明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的各种关系,才便于进一步研究在技术进步、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的诸特点。就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以及两大部类之间积累规模的基本关系来说,它对于有机构成不变或提高条件下都是适用的。当然,在有机构成提高时,情况会复杂些,其具体关系也有一定变化。本文是以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也不变为条件,来研究两大部类之间积累规模的关系,以及它对于两部类增长速度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社会资本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般规律,但在两大部类增长的关系问题上,后人众说不一。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生产价格规律作用条件下,对两大部类生产的增长方式略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7.
去冬今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周建明同志和湖北财经学院政治经济系七九级王东京同志先后来文指出,我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刊载的《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究竟是否存在的探索》一文中的论证所设条件有误,现发表于下。  相似文献   

18.
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即第二部类这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二部类的产品用于个人的消费。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工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一部类,轻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从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看,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一般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从研究个体记忆增长的角度出发,利用数学理论导出一个描述个体记忆增长规律的拟线性微分方程,为个体记忆增长与记忆创新的研究提供其数学模型,并由此从理论上论证了个体在记忆遗忘问题上,同实验心理学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再生产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运动过程。要揭示现代社会再生产的全貌,就需要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部门即第Ⅲ部类的分析。现代社会的总产品既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也包括服务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总劳动和社会总资本按照社会需要在三大部类之间进行分配。在社会生产发展中,三大部类的生产存在着各自优先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