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坛紫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度酸雨(pH值分别为5.6、4.5、4.0、3.5)对坛紫菜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中测定了坛紫菜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以比较适当干出和完全浸泡、黑暗和光照条件下酸雨胁迫对坛紫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不同方式处理的模拟酸雨处理后,适当干出处理的坛紫菜...  相似文献   

2.
濒危植物夏蜡梅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采用遮荫的方式设置3个光照梯度:全光照(CK)、37%全光照(37%RI)和10%全光照(10%RI),于2007年7月中旬,对上述光环境中的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CK和37%RI光环境下,午休现象明显;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是37%RI>CK>10%RI;日均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是37%RI>10%RI>CK.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表明,10%RI光环境下光抑制现象不明显;37%RI光环境下在午间发生了明显的光抑制,但是光合机构可以恢复.全光照环境下发生了长期的光抑制,光合机构受到不可恢复的伤害.在夏蜡梅自然群落中,于2006年7月、10月和2007年4月下旬的晴朗天气,测定了群落冠层和林下2种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并与其主要伴生植物进行比较.7月夏蜡梅冠层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林下夏蜡梅则表现为“单峰”曲线;在4月和10月夏蜡梅及其伴生植物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均呈“单峰”曲线.夏蜡梅3个季节的日均净光合速率的平均值比其它伴生植物低,在群落内种间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零价铁(Fe0)修复Ni2+污染水体的效果及同步修复Ni2+和有机氯的可能性,考察了Fe0对水中Ni2+的去除效果及Ni2+对有机氯脱氯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Fe0除镍反应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obs)随铁粉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铁粉颗粒粒径由2.000~0.425,0.425~0.150,0.150~0.075减小到<0.075 mm时,kobs值相应由0.022 3,0.053 8,0.104 8增加到0.155 0 min-1;在考察的pH范围(2.5~10.0)内,零价铁对Ni2+保持着较高的反应速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Fe0同步修复Ni2+和含氯有机物时,含氯有机物的存在并没有对Ni2+的去除产生很大影响,但镍的存在对Fe0脱氯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同时,在考察的280 h内铁粉填充柱对水中的Ni2+保持着较高的去除效率(>80%),这为Fe0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溶性壳聚糖浸种对小麦幼苗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0.5 g/L的5 种水溶性壳聚糖分别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在幼苗发育的5 个时期对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壳聚糖处理降低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初期酶活性较对照高,随幼苗发育先降后升.壳聚糖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叶内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5种分子量中以10×103的壳聚糖C浸种处理小麦幼苗叶内抗性相关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说明模拟自然界温度渐降低温胁迫的冷害作用的机理,以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试材,以直降低温胁迫(昼温/夜温=(10±0.5)℃/(5±0.5)℃)为对照CK,常温(昼温/夜温=(25±0.5)℃/(18±0.5)℃)为对照CK1,研究渐降低温胁迫(即以1 ℃·h-1的平均降温速度进行降温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绿体膜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Ca2+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低温胁迫的进程,渐降低温胁迫下2种酶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低于直降低温胁迫.(2)经过低温胁迫,冷害指数、叶绿体膜蛋白质量浓度和叶绿素质量浓度显著下降.(3)处理T的冷害指数、膜蛋白和叶绿素质量浓度、Ca2+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CK.总之,渐降低温胁迫可以减少叶绿体膜的损伤,增强抵御低温逆境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11年7月下旬的晴朗天气条件下,对浙江省天台山林窗、林缘、林下生境华东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var. formosana)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并比较林窗生境中华东野核桃与其伴生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玉兰(Magnolia denudata)、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光合日进程的差异. 结果表明:夏季,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及主要伴生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午休”的原因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林下、林缘的Pn日进程均呈“单峰”曲线.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与林缘、林下相比,其光补偿点(LCP)低,光饱和点(LSP)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并且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暗呼吸速率(Rd)低,日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说明林窗生境适合其生长. 3种生境华东野核桃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 Fm)均呈现出“V”型曲线. 林窗生境中华东野核桃的日均Pn均比其他伴生植物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华东野核桃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品种“清风103”青花菜为试验材料,研究青花菜绿体春化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春化促进了青花菜的光合作用,青花菜植株叶片中总叶绿素质量比、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摩尔比(Ci)均随着春化的进程而增加,说明春化可以积累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为春化结束后的花芽分化提供更多的能量.  相似文献   

8.
以蛋白核小球藻820为实验材料,研究了3种盐度(15、30、45)对其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两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了解该小球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820的生长随盐度增加而变慢;而油脂含量随盐度增加而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盐度升高下降,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随盐度升高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大致趋势是低盐和高盐下活性较高,碳酸酐酶(CA)活性则随盐度升高而降低,第5 d时45盐度是30盐度培养的0.43倍.因此,认为高盐一定程度地抑制了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和CA活性,但是促进了总脂含量和抗氧化酶SOD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设Tb 为与Calderón-Zygmund型相关的Toeplitz算子,通过建立Toeplitz算子的sharp极大函数的点态估计并应用该估计证明了当b∈BMO(Rn)时,Tb 分别在加权Lp(ω)空间, Morrey空间Lp,λ(Rn)和加权Morrey空间Lp,λ(ω)上有界.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重金属离子对褶纹冠Cu/ZnSOD基因mRNA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采用Cd2+,Cu2+和Pb2+单一胁迫褶纹冠蚌72h,检测0,6,12,24,48和72h,Cu/ZnSODmRNA表达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d2+胁迫下,Cu/ZnSODmRNA表达量及酶活性均随暴露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72h达到峰值,且48和72h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在Cu2+胁迫下,Cu/ZnSOD mRNA表达量及酶活性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2h两者达到峰值,其中,Cu/ZnSOD mRNA表达量在12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u/ZnSOD酶活性在6,24,48和72h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b2+胁迫与Cu2+胁迫趋势相似,Cu/ZnSODmRNA表达量及酶活性均在48h达到峰值,Cu/ZnSODmRNA表达量在24,48和72h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Cu/ZnSOD酶活性在48和72h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褶纹冠蚌内脏团中Cu/ZnSODmRNA和酶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同时测定有机膦酸类阻垢缓蚀剂羟基亚乙基叉二膦酸(HEDP)、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和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以Shodex IC NI-424为阴离子交换柱,4 mmol·L-1 H2SO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非抑制电导进行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200 mg·L-1,HEDP、ATMP和EDTMP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15%、95.48%和92.41%,检出限分别为0.80、4.30和4.27 mg·L-1;对50 mg·L-1标准溶液分别进行8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3,1.91和1.18.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抗干扰等优点,用于HEDP、ATMP和EDTMPS的质量监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硫肥和淹水时间段对污染水稻土中铜活性和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肥种类和淹水时间段显著改变了水稻土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土壤的铜硫有效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硫酸铵(AS)主要在淹水前期显著降低土壤溶液的pH值,抑制土壤有效态铜硫的释放,提高水稻土氧化性;硫包膜尿素(SCU)则在淹水后期显著提高土壤溶液的pH值、还原性及土壤有效态硫的含量,并明显抑制土壤有效态铜的释放.采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μXRF)分析发现,土壤中铜硫呈非均相分布,结合元素的荧光计量数回归分析表明,AS促进土壤中铜硫的协同迁移,而SCU的影响与淹水时间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介质中稀土离子(Ⅲ)能形成水杨酸盐。水杨?肟酸与水杨酸很相似,在酸性介质(pH=3.5~4.5)中也能与稀土离子(Ⅲ)形成稳定性更大的配合物。水杨羟肟酸同La(Ⅲ)、Ce(Ⅲ)、Pr(Ⅲ)、Nd(Ⅲ)和Tm(Ⅲ)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组成为RE(SHA)3·2H2O,而同Tb(Ⅲ)及y(Ⅲ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sp.)一般营养成分,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原绿球藻含水分80.56%,干品中含有蛋白质42.32%,碳水化合物15.11%,粗脂肪11.47%,灰分17.48%;氨基酸35.88%,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37.54%)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62.46%);13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41.74%),8种不饱和脂肪酸(54.43%).在光照20μmol·(m^2s)^-1,温度20℃,pH 8.16,盐度20.2‰的条件下藻液蓝绿色,叶绿素a、b的比值为5.24.实验表明:原绿球藻可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有望作为直接投喂的饲料或作为饲料中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以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叶绿体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氰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15℃低温处理后,两种沙冬青的初始荧光(Fo)、Chla/Chlb比值和Car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Chla和Chlb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下降趋势;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随温度降低旱上升趋势,0℃、-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升高,-1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与-5℃时相比活性下降.这说明低温对两种沙冬青的光化学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光合机构通过增加过剩光能的热耗散来抵御低温对比合系统的破坏,另外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保证了两种沙冬青在低温下能够维持一定的光合作用,保护光合系统免遭活性氧的损伤.比较分析两种沙冬青幼苗光合生理受低温的影响,初步说明蒙古沙冬青比新疆沙冬青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水泥池养殖管角螺幼体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初孵稚螺早期壳高与螺重的生长速度都很快,旬增长率最高时分别达到186.7%、313.2%,以后生长逐渐减慢.壳高呈对数生长L=21.494lnd+2.0343(R2=0.9783);螺重呈幂形生长W=0.0388d2.5069(R2=0.962);稚螺螺重与壳高之间呈幂函数W=0.0001L2.770 8(R2=0.9569).不同时期稚螺成活率达到80%以上,壳高长至21.9mm以上,幼螺死亡逐渐减少,成活率均保持在91.6%~99.7%.不同时期的出肉率差别不显著,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电流型CMOS显性脉冲触发器设计   总被引:30,自引:30,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以电流信号表示逻辑值的电流型CMOS显性脉冲触发器的设计用于低功耗高性能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中,以减少存储单元开关噪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所提出的电流型CMOS显性脉冲触发器较以往文献中电流型CMOS主从触发器和电流型CMOS边沿触发器晶体管数量分别减少11个和4个,采用TSMC 0.18 μm COMS工艺参数的HSPICE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流型脉冲触发器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平均延时分别减少了48.8%和57%,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和速度快的特性,同时该触发器可方便应用于单边沿和双边沿触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