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确诊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组和住院期间无不良预后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43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组185例,无不良预后组25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不良顸后组比较,不良预后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吸烟者比例更低,体重更轻,心率更快,收缩压和舒张压更低,心肌酶、肌酐和血糖更高,血红蛋白、LVEF更低,前壁梗死、Killip 2 ~4级、既往患糖尿病比例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 2~4级、既往患糖尿病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LVEF升高则是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三者比值比分别为3.1090、2.552 0和0.960 8(P <0.05).结论 心功能差、既往患糖尿病患者发生住院期间不良预后风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STEMI患者224例,根据患者并发症分成心力衰竭组(n=94)及非心力衰竭组(n=130),对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心绞痛、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i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舒张压、收缩压、白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局部室壁运动障碍、肌酐清除率、病变支数均与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i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及糖尿病均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糖尿病与患者舒张压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需要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于急诊抢救过程中的AKI患者研究资料鲜有报道.文中分析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271例AKI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229)和死亡组(n=42).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合并新发心房纤颤(NOA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278例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8例住院期间发生NOAF(观察组),190例未发生NOAF(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心脏彩超检测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用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ASTEMI合并NOAF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心泵功能分级≥Ⅱ级是ASTEMI合并NOAF的危险因素,而使用β受体抑制剂是ASTEMI合并NOAF的保护因素(均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加重、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龄、心泵功能分级≥Ⅱ级的ASTEMI患者易发生NOAF,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NOAF发生风险;ASTEMI合并NOAF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相应因素进行及早干预,以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8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为分组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血压(OR=6.314)、C-TnI(OR=12.932)、BNP(OR=3.523)、广泛前壁心肌梗死(OR=17.241)、冠脉多支血管病变(OR=5.039)、前降支病变(OR=9.955)、左室射血分数(OR=10.022)、室性心律失常(OR=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心率、心肌酶(CK-MB)、心肌标志物(C-Tn)I、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史、房颤、左束支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关键在于尽早对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采取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7例急性STEMI患者,依据入院有无并发CS分为CS组(21例)和非CS组(5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发生CS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  相似文献   

8.
李文涛  刘蕊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290-1291
目的:观察入院血糖升高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43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血糖>11 mmol/L,55例)和血塘正常组(血糖≤11 mmol/L,188例),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率较血糖正常组患者显著增加(14.5%比5.3%.P=0.009),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多(32.7%比20.7%,P=0.026).结论:急性STEMI高血糖患者院内死亡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入院血糖正常者.  相似文献   

9.
探讨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患者60 例作为观察组,感染性休克不伴急性肾损伤患者6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死亡组14 例和存活组46 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造影剂、输血史、升血压药≥2 种、肾小球滤过率、中心静脉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血尿素氮、血pH值、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血史[OR=5.431(95%CI:1.892,13.265)]、肾小球滤过率[OR=0.965(95%CI:0.784,0.985)]、APACHE Ⅱ评分[OR=3.896(95%CI:1.576,9.784)]为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与存活组高血压、糖尿病、机械通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物、升压药≥2 种、白蛋白、血 pH 值、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OR=3.224(95%CI:1.187,7.856)]、升压药≥2 种[OR=5.365(95%CI:1.535,16.758)]、白蛋白水平[OR=2.904(95%CI:1.102,6.869)]为影响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输血史、肾小球滤过率、APACHE Ⅱ评分为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ACEI 药物、升压药≥2 种、白蛋白水平为影响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不同地区9家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蜂蜇伤病例,采集患者一般信息、就诊时病情及就诊后接受治疗的情况,并随访患者预后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蜂蜇伤后AKI发生危险因素;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发生AKI对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1)本组蜂蜇伤患者AKI发生率为10.1%,AKI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2)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的年龄较大,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和蜂蜇伤史,此次为多处蜇伤和蜇伤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比率更高,蜇伤到就诊时间更长,就诊时平均动脉压(MAP)更高(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多处蜇伤、既往有蜂蜇伤史、蜇伤到就诊时间长、就诊时MAP高以及出现过敏反应为患者蜂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处蜇伤、既往有蜂蜇伤史、蜇伤到就诊时间长、就诊时MAP高以及出现过敏反应均为患者蜂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CSA-AK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连续筛选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 041例成年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并发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预后情况,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 041例成年患者CSA-AKI有397例(19.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肌酐水平增高(OR=1.04,95%CI:1.02~1.07)、血尿酸水平增高(OR=1.01,95%CI:1.00~1.02)、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NGAL)增高(OR=1.02, 95%CI:1.01~1.02)和血红蛋白降低(OR=0.98,95%CI:0.96~1.00),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增多(OR=1.97,95%CI:1.42~2.73),术后24 h内血乳酸水平增高(OR=1.88,95%CI:1.56~2.27)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增高(OR=1.30,95%CI:1.24~1.37)与术后AKI显著相关。在CSA-AKI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比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例、住院病死率以及ICU病死率均显著升高。结论 CSA-AKI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血肌酐、血尿酸、血红蛋白及NGAL水平、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后血乳酸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而且该类患者病死率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3.
张虹  张宇  苏震 《浙江医学》2018,40(2):159-162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38例,筛选出所有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以未发生AKI的患者为对照,按1:3配对。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共71例,发生率为2.2%。高龄(OR=1.055,95%CI:1.014~1.098)、BMI高(OR=1.384,95%CI:1.147~1.670)、高血压(OR=6.646,95%CI:3.251~13.587)、术前肾功能异常(OR=8.594,95%CI:2.934~25.168)、围术期输血(OR=4.458,95%CI:1.578~12.597)是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高BMI、高血压、术前肾功能异常、围术期输血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应警惕发生AKI,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纤颤(AF)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410例AMI住院患者中,52例有新出现的AF(AF组),358例无AF出现(非AF组),根据AF发生的时间将AF组又分为AF早发亚组(AF发生于AMI24小时内)和AF迟发亚组(AF发生于AMI发病24小时后),比较两组及两亚组间的年龄、肌酸磷酸肌酶(CPK)峰值、心功能、梗死部位等,分析并发AF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比较,AF组年龄较大,CPK峰值高,心功能差(P<0.05)。两亚组间比较,AF早发亚组以下壁梗死为主(P<0.05),而AF迟发亚组以前壁梗死为主(P<0.01)。结论AMI并发AF与高龄、CPK峰值高、心功能差等有关,AMI后AF出现时间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宋磊  周春华 《北京医学》2016,(2):97-100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a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资料,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推荐的AKI定义筛选出AKI患者,比较AKI患者、非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的138例重症肺炎患者中87例(63%)发生AKI,其中AKI 1期41例(29.7%),AKI 2期23例(16.7%),AKI 3期23例(16.7%).AKI组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较非AKI组高(P< 0.001),AKI的分级越高,死亡的风险增加(P< 0.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疾病史[相对比值比(OR)=65.759,95%可信区间(CI):6.555~659.661,P<0.001]、机械通气史(O R=6.165,95%CI:2.137~17.788,P=0.001)、APACHE-Ⅱ评分(OR=1.192,95%CI:1.070~1.329,P=0.001)、肾外器官衰竭数(OR=2.918,95%CI:1.261~6.751,P=0.012)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住院期间发生AKI的风险高,肾损伤程度重,预后差.慢性肾脏疾病史、机械通气史、APACHEⅡ评分、肾外器官衰竭数目是罹患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PCI、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的65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直接PCI的65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结果在TIMI 3级、ST段回落50%、再灌注心律失常等近期预后指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50%例数等远期预后指标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LVEF>50%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STEMI患者行PCI的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但是对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值等远期预后的影响较小,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糖水平对其心功能、预后及1年后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2008年10月问所有符合STEMI患者217例.根据入院后即刻随机血糖分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10.9)mmol/L],C组(血糖≥11.0mmol/L)三组。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心因性死亡、再次心梗、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心功能等级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三组血糖水平、有糖尿病史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STEMI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死亡、心绞痛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伴高血糖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NSTEMI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N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及6个月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自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初次因NSTEMI住院的患者116例,以适合我国人群的改良简化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60 mE/(min·1.73 m2)和/或有3个月的慢性肾损害证据者定义为肾功能不全患者组(n=34),记录临床资料并评价院内死亡及6个月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占29.3%(34/116),与肾功能止常的患者相比,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组中年龄大、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绞痛史者更为常见;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Ⅳ级者较多,入院时血浆纤维蛋白原高,左室射血分数低;肾功能不全患者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例数相对较少,冠状动脉钙化的比例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的病例少,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入院时心功能高killip分级(OR=13.12,P=0.000)是NSTEMI院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入院时高killip分级(OR=6.265,P=0.002)、合并肾功能不全(OR=3.545,P=0.007)是NSTEMI患者6个月不良事件发牛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肾功能不会的患者组中,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有心绞痛史者更为常见;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Ⅳ级者较多;冠状动脉钙化的比例高.入院时心功能高killip分级是NSTEMI院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入院时高killip分级、合并肾功能不全是NSTEMI患者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29-31+3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根据术后48 h患者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74例)与观察组(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6例)。比较两组间相关资料,并筛查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影响单因素,然后对单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入院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和心功能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时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钾水平下降、血糖水平升高及心功能Ⅳ级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需对高危型患者加以关注和干预,以避免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年龄≤40岁青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发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按年龄段分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岁且≤59岁组),老年组(≥60岁).分析各组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PCI治疗情况,并随访患者12个月的预后.结果 接受直接PCI的青年STEMI患者占所有STEMI患者的2.2%.青年组的男性构成比最高(95.0%);青年组的吸烟构成比为85.0%,显著高于老年组的64.8%(P<0.05);青年组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家族史的构成比也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值均<0.05).青年组单支病变构成比为65.0%,显著高于中年组的24.8%和老年组的20.6%(P值均<0.05);罪犯血管以左前降支最为多见,在青年组达到70.0%,显著高于中年组的57.5%和老年组的45.1%(P值均<0.05).3组间PCI治疗成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年组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时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老年组;虽然3组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12个月时青年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中、老年组(P值均<0.05).结论 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预后与老年患者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心脏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等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