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光纤光栅的偏振模色散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偏振模色散。研究表明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偏振模色散主要由光栅的双折射系数、色散量决定,提出了制作低偏振模色散的色散补偿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均匀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均匀光纤光栅的透射色散特性进行色散补偿的机理 ,对其色散补偿效率作了数值模拟 ,并进行了利用均匀光纤光栅补偿色散的实验。通过与传统的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方案比较 ,得知利用均匀光纤光栅的透射色散特性进行色散补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色散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3.
光纤有两个重要性质 ,即损耗和色散。损耗关系到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和中继站间隔距离的选择 ,是首要的特性。损耗的波谱曲线关系到光波波长的选择。而色散会使输入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展宽 ,产生码间干扰 ,增加误码率 ,从而限制通信容量。因此 ,研究光纤的色散 ,合理设计光纤的剖面结构 ,改善其传输特性 ,制造优质的、色散小的光纤 ,对增加通信系统的容量 ,加大传输距离 ,发展新型光纤通信技术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研究如何减小色散 ,需要了解色散的概念、来源、表示方法及色散对通信系统传输信号的影响 ,以便在设计、生产及实际应用中采取…  相似文献   

4.
沈旷轶  宁提纲 《光子技术》2006,(2):78-82,87
本文介绍了在各种结构参数下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总结了实现光子晶体色散补偿光纤和光子晶体色散平坦光纤的各种设计方法。利用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设计的灵活性,可以设计出具有各种色散曲线的光子晶体光纤,而这些光纤大略可以分成两类:空气孔直径大小一致的普通光子晶体光纤和空气孔直径大小变化的光子晶体光纤。从数值仿真的结果来看,如果选择适当的空气孔分布结构,空气孔直径大小变化的光子晶体光纤可以具有非常优异的色散补偿和色散平坦特性。这些数值仿真为实际的光子晶体的制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光子晶体光纤与光通信相关的奇异色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光予晶体光纤奇异色散特性的物理成因和理论研究方法,然后重点说明和光通信系统应用领域相关的3种色散特性:短波零色散、近零超平坦色散和能够高效地补偿标准单模光纤正色散的高负色散。  相似文献   

6.
光纤色散效应对脉冲展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扬  王丽 《激光技术》2008,32(6):568-571
为了研究光通信系统中光纤色散特性对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基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色散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脉冲展宽、光纤内部的偏振模色散、色度色散、波导色散和模间色散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到了折射率n=1.516和n=1.458的标准单模光纤经过10km传输距离后色散导致脉冲展宽的结果,比较了传输波长在850nm和1310nm时多模光纤的色散效应,通过对不同光源LD(Δλ=1nm)和LED(Δλ=70nm)的比较,分析了光谱宽度对脉冲展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石英光纤在系统传输波长为1.27μm处群速度色散等于0;折射率渐变多模光纤工作在常见的850nm以及1310nm通信窗口时,其模内色散表现为负色散;色度色散和模间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随光纤的数值孔径、材料折射率和光源光谱线宽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于多极法的数值模拟软件包对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发现通过改变包层空气孔直径d和空气孔间距A可以有效地调节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即短波长零色散、近零超平坦色散和大负色散,得到了三种色散特性随光纤结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从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出发介绍了光子晶体光纤的各种奇异色散特性,包括可见光波长的零色散,近零超平坦色散和高负色散,及其潜在的应用,并介绍了目前色散测量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光纤光栅的基本性质 ,介绍了均匀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机理以及作者在这方面进行的工作 ,并与传统的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做了比较。从而得知 ,利用均匀光纤光栅的传输色散特性进行色散补偿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色散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0.
Bragg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光纤的色散即脉冲的展宽这一基本概念;从光的波动理论出发,导出了Bragg光纤光栅色散的基本方程;讨论了Bragg光纤光栅的色散补偿特性和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光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光纤色散的产生及其对传输系统影响的介绍,引出了色散补偿技术.在多种色散补偿方法中,侧重探讨了应用比较普遍的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工程,具体阐述了光纤色散补偿模块大小在工程中如何计算、如何配备、如何放置等,获得了一些对实际色散补偿系统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色散管理孤子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琼  王晶 《激光技术》2002,26(5):367-369,372
论述了色散管理孤子的传输原理,并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了色散管理孤子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中的传输,研究了色散管理孤子特性及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色散管理孤子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尤其采用平均路径色散为0的模型传输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震 《电光与控制》2003,10(2):51-54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和极化模色散补偿是提高信噪比、改善系统性能的必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商用传输光纤及其色散特性,分析了相应的色散补偿技术,重点分析了其中普遍采用的色散补偿光纤技术。  相似文献   

14.
对常规色散管理孤子系统(DMS)、密集色散管理孤子系统(DDMS)、色散渐减光纤(DDF)孤子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对三种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它们的适用范围给出了一个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杨秋杰  秦侠格  何志平  舒嵘 《红外》2017,38(5):12-18
作为传统的分光器件,棱镜的非线性色散缺陷限制了其在精密光谱仪器中的应用。从分析棱镜非线性色散产生的本质出发,建立了材料的色散模型,提出了一种线性色散组合棱镜设计方法。使用非线性系数T1和T2相近、线性系数V相异的两种材料,通过控制组合棱镜的参数和光线入射角可获得线性色散。最后通过建立线性色散组合棱镜的评价指标,对设计结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研究发现,组合棱镜能够有效改善棱镜的非线性色散缺陷,其改善程度依赖于两种材料的绝对非线性系数P。当P<0.01时,组合棱镜可获得线性色散,其色散曲线的非线性(Nonlinear, NL)优于5%。  相似文献   

16.
单模光纤反常色散区零色散波长附近的啁啾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单模光纤的反常色散区二阶,三阶色散同时存在时,首次推出了群速度色散致啁啾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啁啾演变过程。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零色散波长附近群速度色散效应与自相位调制效应共同作用时啁啾的演变。结果表明,三阶色散会导致脉冲铅的畸变。  相似文献   

17.
对于高比特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由温度或功率变化导致的色散波动高于系统的色散容限。因此,色散补偿单元必须具备动态可调谐功能才能适应下一代光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动态可调谐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情况,其中包括啁啾光纤光栅法、虚像相位阵列法、G-T干涉仪法、阵列光纤光栅法和平面光波导法,并且简要讨论了可调谐色散补偿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实用化的光通信系统在光时分复用(OTDM)和DWDM技术的推动下,其容量正有条不紊的向Tbit/s级发展。但是限制光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由衰耗限制转变到色散限制、非线性限制。将来可能非线性的矛盾会更突出。文章分析了色散的产生,色散的种类,以及克服光通信系统的色散限制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高速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重秀  贾信东   《激光杂志》1999,20(4):40-42
本文研究了光纤通信网中的色散及其补偿方法,对主要的几种色散补偿技术的机制,特点及春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讨论了光纤的色散补偿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采用周期色散补偿的光波分复用系统中入纤功率对系统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色散补偿后剩余色散对系统性能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当入纤功率增大到一定的数值时,光纤中存在的自相位调制(SPM)等非线性效应使得系统的误码率随入纤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系统中色散补偿后的剩余反常色散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随人纤功率增大而增强的非线性效应,对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